出自《飛鳥集》。
壹、《飛鳥集》簡介:
《飛鳥集》創作於1913年,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詩集之壹。
《飛鳥集》乍眼看來,內容似乎包羅萬象,涉及的面也比較廣,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壹。然而,就是在這種對自然、對人生的點點思緒的抒發之中,詩人以抒情的彩筆,寫下了他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他的詩像珍珠壹般閃耀著深邃的哲理光芒,不僅喚起對大自然、對人類、對世界上壹切美好事物的愛心,而且也啟示著人們如何執著於現實人生的理想追求,讓整個人生充滿歡樂與光明。泰戈爾在他的詩歌創作中,以壹顆赤子之心,謳歌的是對人民的真摯的愛,抒發出對整個大自然、整個人類,以及整個宇宙間的美好事物的贊頌。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十分註重對自然的描寫,壹只鳥兒、壹朵花、壹顆星、壹個雨滴、也都具有人性與生命力。他熱愛整個大自然。他認為人類情感和自然力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或自然融入人類的感情,或人類的感情融入自然。只有融入自然才能凈化自己的生命。自然不僅提供了暗示的形象,而且還積極的協助我們抹去人類生活中壹切分離的痕跡;情人可能會分離,而這種分離將淹沒與在陽光裏歡笑的綠草和繁花之下。讀了他的作品,便令人覺得宇宙的活動和人生的變化是有意義的,是快樂的,便給人以無窮的勇氣。
在詩裏他還賦予了“晨的意義”。“每日清晨的到來,並不是壹件以無休止的單調重復著的瑣碎小事,而是壹種永恒的驚奇。因為它在光明戰勝黑暗,自由戰勝束縛的生命的戲劇中是壹支重要的插曲。如第235首“不要說‘這是早晨’,並以昨天的名義將它打發掉,象初次看到的壹個新生的,尚未取名的嬰孩那樣看待它吧。”又如第32首“神自己的清晨,在他自己看來也是新奇的。”
詩人並不是為了自然而寫自然,這裏的自然是和人相契合的。抒寫廣闊博大的自然世界實際上是為了給人性極大的自由。鳥兒在天上地飛行,這就暗示這人類理想望卻又不可企及的巨大的自由。然而暮色中歸巢飛鳥的翅膀,又使詩人想起人類情愛的不可阻擋的力量。“星星也是自由,愛情和歡樂地象征;它們就像天庭盛開地花朵,它們又似乎在默誦著神自己地美妙樂章。”
《飛鳥集》基本題材多為極其常見植物,不外乎小草,流螢,落葉,飛鳥,山水,河流等等。讀這些小詩時就像在暴雨後初夏的早晨,推開臥房的窗戶,看到壹個淡泊清亮的晨。平時孱弱的小溪無端的雄壯起來,加快了前行的腳步,哼唱著嘹亮的歌;陽光撒落在掛著水珠的樹葉上,那水珠顯得特別的明亮,這明亮把樹葉襯托成壹種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像是吸足了油彩,當心那跳躍著的小松鼠是否也會染上這亮綠的油彩;天邊有幾朵白雲在倘翔,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歡;壹切都是那樣地清新,亮麗,可是其中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用輕松的語句卻道出了深沈的哲理,這正是《飛鳥集》吸引人的原因。
《飛鳥集》中表現了深層的精神追求——愛與和諧的宇宙終極原則或神,描繪自然萬物的靈性相通,有機壹體,展現人與自然、愛與神的親密無間、交互融溶,歌贊生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從而生成了豐富雋永的人生哲理。在這裏神、自然、人與愛的界限已經模糊不清了。詩人追求人與神的合壹、愛與神的關系、以及神與自然的統壹,渴望與神“完全合壹的形象顯現”,也就是要達到有限生命與無限生命的統壹,就是要達到人的最高的理想境界。為此,詩中揭示,人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在“思想中摒除虛偽”,要驅走心中“壹切的醜惡”,並且只能在“愛”中,在“愛的服務”中與神結合。詩人在詩篇中表達了生命的運動,生命的歡樂,人生的奉獻與人生意義的追求,使詩篇充滿著生機,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由於詩人的生命哲學並不完善,在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生命最終統壹問題上,顯得無能為力,只好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泛愛論”來求得統壹,求得人生的圓滿,求得社會理想的實現。讀《飛鳥集》時,就會產生妳是壹只飛鳥遨遊藍天的感覺,盡情享受海洋般天空的自由遼闊,又從大地中擷英咀華,品嘗著造物主的精美,人生的真諦。詩人對人類最美情感、最高理想的不懈探索與執著的追求。
《飛鳥集》的譯者鄭振鐸在譯完泰戈爾的這部散文詩集後,曾深情地稱它“包含著深邃的大道理”,並形象地指出,泰戈爾的這部散文詩集“像山坡草地上的壹叢叢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地伸出頭來。隨妳喜愛什麽吧,那顏色和香味是多種多樣的”。
二、詩人簡介:
拉賓德拉納特 · 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壹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壹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他的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階級,是婆羅門種姓,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財運亨通,成為柴明達地主。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社會活動家,在當時積極贊成孟加拉的啟蒙運動,支持社會改革。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研究,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為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員小的壹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壹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壹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
由於是父母最小的兒子,拉賓德拉納特被家人親呢地叫做“拉比”,成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鐘愛的孩子,但大家對他並不溺愛。小拉比在加爾各答先後進過四所學校,雖然他對這四所學校都不喜歡,但他在長兄和姐姐的監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泰戈爾在文學方面的修養首先來自家庭環境的熏陶。他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院和孟加拉學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厭惡刻扳的學校生活,沒有完成學校的正規學習課程。他的知識主要來源於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廣泛閱讀。他從小就醉心於詩歌創作,從十三歲起就開始寫詩,詩中洋溢著反對殖民主義和熱愛祖國的情緒。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競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但他不喜歡法律,於是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884年,他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的佃戶。他在這裏熟悉下層人民的生活,觀察祖國故土和自然。1901年,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了壹所學校.這所學校後來發展成為有名的國際大學。
1905年以後,民族運動進入高潮時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來反對孟加拉分裂的決定,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毅然投身於這個運動,充滿激情的愛國營人義憤填庸,寫出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但是,沒有多久,泰戈爾就同運動的其他領袖們發生了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到農村去發展自己的工業,消滅貧困與愚昧等等.但部分群眾不接受他的意見,由於失望,他便退出運動。從此以後,在壹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他過著遠離現實鬥爭的遲隱生活,埋頭於文學創作。
1915年,他結識了甘地。這是印度歷史上兩位巨人的會面。他同印度國大黨早就有聯系,還出席過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但是,他同國大黨的關系始終是若即若離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摯的私人友誼。但是,他對甘地的壹些做法並不贊同。這兩個非凡的人物並不試圖掩蓋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同時從道義上和在社會活動中,他們總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1916年,泰戈爾來到日本,他對日本這樣充滿生機的壹個新興國家,頗多感慨。後來他從日本又到了美國,以:“國家主義”為題,作了許多報告.他譴責東方和西方的“國家主義”。他對美國壹向沒有好感,那裏的民族歧視使他深惡痛絕。美國的報紙和偵探機關從輿論上和行動上也常常給他添些麻煩。他以後幾次訪問英國,都是不暢快的。1929年,他訪問了加拿大之後到了美國,又遭到美國移民官員扣留和盤問。
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非常氣憤,挺身而出,寫了壹封義正辭嚴的信給印度總督,提出抗議,並聲明放棄英國國王給他的“爵士”稱號。1924年,他訪問了中國。他從年幼時起就向往這個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並且十分同情中國人民的處境,寫文怒斥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鴉片貿易。這次訪問終於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
1930年,泰戈爾訪問了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在那裏看到了壹個神奇的世界,使他極為振奮,興之所至,寫成了歌頌蘇聯的《俄羅斯書簡》壹書。雖然他對社會主義不能充分了解,但是他向往這個嶄新社會,想把這個神奇的世界搬到印度人民中間去。他對世界上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向往始終如壹,在80歲生日述懷的文章中,還特別強調和贊揚蘇聯的成就.別人的攻擊並沒有影響他心目中蘇聯的美好形象。
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軍隊侵略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泰戈爾立即嚴厲譴責。1936年,西班牙爆發了反對***和國政府的叛亂,他站在***和國政府壹邊,明確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國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寫信給在那兒的朋友,表示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關懷和聲援。1939年,德國法西斯悍然發動世界大戰,他又應歐洲朋友之道,撰文怒斥德國“領袖”的不義行徑。泰戈爾壹貫痛恨法西斯。但是對被欺壓的弱小民族,他則表示無限同情。特別是對中國,他更是始終抱有好感與希望。他始終是中國人民的真正的忠實的朋友。
1941年8月6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祖居宅第裏平靜地離開人世,成千上萬的市民為他送葬。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沖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壹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在創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學的營養,又借鑒西方文化的優點,藝術成就頗高。特別是他的詩歌格調清新、詩句秀麗、想像奇特、韻律優美、抒情氣息濃郁,同時又飽含深邃的哲學與宗教思想、社會與人生理想,扣動著讀者的心弦。某些詩作,因受到《吠陀》與《奧義書》中宗教思想的影響而顯得神秘,但仍具獨特的藝術神韻。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夠大膽創新,別具壹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為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作品中的女性來自各種不同的種姓和階層,也有著不同的身份。如童養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婦、被騙失身的幼女、印度傳統家庭婦女、受過高等教育的名媛、擁有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等,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單壹呈現,或揉合紛雜,往往被塑造成傳統陋習的犧牲品、美滿愛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印度婦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慘處境是政、族、神、夫四權束縛的結果,是印度宗教社會造成的種種弊端的反映。泰戈爾以寡婦們獨特經歷的關註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鮮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筆刀,直接指向了充斥著童婚制、包辦婚姻、少女守寡、寡婦殉夫、嫁妝制度等種種不合理、不人道、歧視婦女的印度教傳統陋習,表現她們境遇的淒苦、經歷的曲折和反抗的無助,控訴這些傳統陋習的積弊和給廣大印度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其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誌摩、謝婉瑩等壹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讓她在文學界上邁出了壹大步。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話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詠他的詩歌的。然而他的詩是在他自己把它們譯成英文之後才獲得了世界性的贊揚;
壹九壹三年十壹月泰戈爾因《吉檀迦利》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得獎之前,瑞典科學院是經過壹番爭論的。當時瑞典詩人瓦爾納-馮·海登斯塔姆大力推薦:“我讀了這些詩歌,深受感動。我不記得過去二十多年我是否讀過如此優美的抒情詩歌,我從中真不知道得到多麽久遠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飲著壹股清涼而新鮮的泉水。在它們的每壹思想和感情所顯示的熾熱和愛的純潔性中,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壹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壹種完整的、深刻的、罕見的精神美。他的作品沒有爭執、尖銳的東西,沒有偽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時候詩人能夠擁有這些品質,那麽他就有權得到諾貝爾獎金。他就是這位泰戈爾詩人。”泰戈爾獲獎時,冰島小說家拉克斯奈斯才十五歲,這位到了壹九五五年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追述當年泰戈爾的影響道:“這個奇異的、細膩的和遙遠的聲音立即進入了我年輕的精神耳朵的深處。從那時起,我時時刻刻在自己心靈的深處體會它的存在。吉爾伯特·默裏教授是泰戈爾生前的朋友,他年過九十時還給《死亡之翼》的英譯本寫了個“前言”。教授在“前言”中追憶當年《吉檀迦利》、《新月集》等震動西歐詩壇的盛況,稱贊泰戈爾“是個真正的詩人,而且是個新型的詩人,他能使東方和西方的想象互相理解。他的天才是抒情的”。
泰戈爾自己曾經說過:“我覺得我不能說我自己是壹個純粹的詩人,這是顯然的。詩人在我的中間已變換了式樣,同時取得了傳道者的性格。我創立了壹種人生哲學,而在哲學中間,又是含有強烈的情緒質素,所以我的哲學能歌詠,也能說教。我的哲學像天際的雲,能化成壹陣時雨,同時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裝點天上的筵宴。”
季羨林先生在他的研究著作中指出:盡管泰戈爾也受到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但他的思想的基調,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壹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泛神論的思想。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壹體,這個壹體就叫做“梵”。“梵”是宇宙萬有的統壹體,世界的本質。人與“梵”也是統壹體。“‘我’是‘梵’的異名,‘梵’是最高之‘我’。”“人的實質同自然實質沒有差別,兩者都是世界本質‘梵’的壹個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關聯。”泰戈爾以神或“梵”為壹方,稱之為“無限”,以自然或現象世界以及個人的靈魂為壹方,稱之為“有限”,無限和有限之間的關系,是他哲學探索的中心問題,也是他詩歌中經常觸及的問題。泰戈爾跟印度傳統哲學不同的地方是:他把重點放在“人”上面,主張人固然需要神,神也需要人,甚至認為只有在人中才能見到神。
季羨林先生還指出:“既然梵我合壹,我與非我合壹,人與自然合壹,其間的關系,也就是宇宙萬有的關系,就只能是和諧與協調。和諧與協調可以說是泰戈爾思想的核心。”泰戈爾認為“完全的自由在於關系之完全的和諧”。泰戈爾從這種哲學觀點出發,宣傳愛的福音,認為“真正增強文明的力量,使它真正進步的是協作和愛,是互信和互助”。不過,泰戈爾也並不否認矛盾的存在,他的思想裏多少有些辯證法的因素,他承認自然、社會、人的思想都是在流轉變化的。在泰戈爾的思想中,‘韻律’占極高的地位,這是他的最高理想,最根本的原理,是打開宇宙奧秘的金鑰匙。”
泰戈爾是壹位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人,從詩歌創作的角度看,他特別關註詩與詩人的關系。1903年,泰戈爾讀了英國詩人丁尼生的傳記之後寫了“詩人的傳記”壹文,主要討論詩人和他的作品的關系問題。他認為,由於詩人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了他的作品,詩人的作品能夠給我們壹個他的真實形象,而詩人的傳記只是記錄了詩人的外部活動,因此,通過研究詩人的傳記不能真正認識詩人。他指出:“詩人不是用創作詩歌那樣的方式,創造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不是詩”(第22卷:37)。泰戈爾並不否認詩人的生活與他的詩歌有著內在的聯系,但他認為只有但丁那樣的超凡出眾的詩人,才能同時在詩歌和生活實踐中展現自己的天才,“但丁的詩凝結著但丁的生活,如果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讀,那麽我們將會更清己而不是他的客體對象”;“藝術的主要目的是表現人格,而不是抽象的和分析性的事物”。在“旅洲紀行”壹文中,他認為只有作為藝術客體的創造者,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主體,指出:“只有在文學中人才是主體。也就是說,人是文學的標誌和目的。……正是人與人交往的本性及其結果,才使得人成為文學的主體,因此,文學的標誌和目的只能是作為人的‘我’,絕不是被我看到了的壹切外在的事物”(第19卷:270壹72)。可見,具有主體性的人是泰戈爾詩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所謂主體性詩學就是在文學的性質和文學的各種關系中特別強調文學與人的關系,特別強調文學創作中作者的主體地位。主體性文學理論在東西方都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但在西方,對文學主體性的認識和強調是從浪漫主義開始的。深受西方浪漫主義影響並具有浪漫主義氣質的詩人泰戈爾,在詩歌創作和詩歌理論中體現出鮮明的主體性特征,“詩人的傳記”壹文可以說是他主體性文論思想的前奏。
泰戈爾認為詩的基礎或關鍵不是詩人的才學和詩人的外部活動,他指出:“日常談吐、書信、交往、活動和教育不是詩的基礎,它的基礎是壹個偉大感情沖動的傳播,好像它是偶然的,非人為而產生的——它是超越詩人的知識的”(泰戈爾第22卷:39)。這裏強調了兩個因素,壹是情感,二是靈感;也否定了兩個因素,壹是知識,二是刻意的努力。類似於我國古代詩學家嚴滄浪所謂:“詩有別裁,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不同的是,嚴羽是在詩歌品評鑒賞基礎上的理論感悟,而泰戈爾是在長期、豐富的創作基礎上的經驗之談。
泰戈爾認為傳記作家很少在意詩人豐富多彩的人格和內心世界,而詩人在他的詩中表現的比他的實際生活更真實,“瓦爾米基的讀者從瓦爾米基的詩裏創造著詩人的生活傳記,那個生活傳記與瓦爾米基的實際生活相比更為真實”(第22卷:38)。總之,他認為詩人的生活傳記不如其作品更能表現詩人的自我,也就是說,詩歌是詩人的人格的表現,而不是詩人的生活的再現。這樣的具有主體性的詩學思想在他中後期的論著中有更深刻的表述。
泰戈爾對死亡有著超乎尋常的認識,他說:“生命作為壹個整體永遠不會把死亡看得很嚴重,在死亡面前它歡笑、舞蹈和遊戲,它建設、貯藏並相愛。只有當我們把個別死亡的事實同生命整體分離時,我們才會看到它的空虛並變得沮喪。我們忘記了生命的整體,死亡只是它的壹部分,就好橡是從顯微鏡中看壹塊布,它看起來像壹張網,我們註視著那些大大的洞,由於想像而顫抖。但事實是,死亡並不是最終的真實,它看起來是黑暗的,有如天空看上去是藍色的,但是死亡並不是變黑了的實體,正像天空並不在鳥的翅膀上留下它的顏色壹樣。”“在泰戈爾筆下,死亡充滿著詩情畫意,令人心向往之。他在《吉檀迦利》的最後階段,用了20余首詩歌贊死亡,抒寫在死亡中與神同壹的過程。
泰戈爾是個樂觀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朝著絕對的善發展的,堅信惡最終將轉化為善。詩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有痛苦,是因為我們感受到有限,但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並不是最終的,歡樂亦是如此。因此,善惡且不是絕對的存在,但對於有限的我們來說卻是真實的,必須通過《薄伽贊歌》中的業溶血,也就是通過無私善行的實踐而與無限者的活動統壹起來,以獲得宇宙生命或道德生命。
他說,“生活在完全的善中就是在無限中證悟了人生,這就是最全面、最深刻的人生觀,也就是我們通過內在的道德力量所能具有的對整個人生的看法。佛陀的教義是要把這種道德力量修煉至最高程度,要懂得我們的行動範圍不應束縛於狹小的自我領域內。”“當佛陀沈思使人類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的途徑時,他已經達到了這種真理:即當人類通過把個別融合於普遍而獲得最高的目標時,人類就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正由於如此,泰戈爾對佛陀推薦備至,詩作無處不體現著這種從壹切處去體會個體和整體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