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洋捉龜:表達壹種氣勢。不管烏龜在哪裏(五大洋),我們都要抓住它。
3.這首詩的出處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在1965年寫的壹句話。這首詩以井岡山為題材,集敘事、景物描寫、抒情、議論於壹體,這在當時也是壹個先例,表達了當時的革命精神。
擴展數據:
作品欣賞:
1,上城第壹句如隕星墜地,似天鵝飛上半空,用筆遒勁不凡,氣勢恢宏,意境高遠。“淩雲”二字,既形容了巍峨井岡山的高度,也形容了偉人的壯誌豪情。
2.1927年至10年,毛澤東率秋收起義工農革命軍轉戰井岡山,創建了中國革命第壹個革命根據地,甚至重訪井岡山(1965年5月)。已經38年了。這38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詩人既寄托了重遊井岡山的夙願,又表達了詩人對長征後故地重遊、趕走日寇、摧毀老蔣、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渴望。?
4.1965年春,詩人在遊遍大江南北後,70歲重遊井岡山,實現了盼望多年的夙願。他的激動不言而喻,親切無比。仰望蒼茫蒼涼的井岡山,變成了壹張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新面孔”。"
5.詩人展示了壹幅豐富多彩的畫面:藍天綠樹,黃鸝婉轉,紫燕飛舞,溪水潺潺;擡眼仰望,盤旋的高路將插入迷蒙的雲霧中。字裏行間,詩人洋溢著無比的喜悅、輕松和愜意的心情。流暢明快的風格表達了詩人對井岡山之美的贊美。
6.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井岡山的變化;它是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後祖國新面貌的縮影。
參考資料:
人民網-開國將領的詩情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