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壹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王國維強調詩詞要寫真景物、真感情,這才叫有境界。
有壹個例子。有這樣兩句詩:魚躍練川拋百尺,鶯穿絲柳織金梭。這個詩句很美,也很有畫面感。壹條魚躍出水面,河流水光閃動,如同白色的匹練。黃鶯鳥在如同絲線垂下般的柳條間穿梭,仿佛壹個黃金的梭在絲線中編制壹樣。
雖然很美,但是這個詩句就好像照相機照下的圖片壹樣,是對真實畫面的描繪和美化,刻板平白,缺少感發,沒有蘊含作者的感情。
另外壹個例子來自杜甫: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蝴蝶在濃密的花叢中上下飛舞,仿佛隱藏在花叢深處,蜻蜓點水,飛舞的姿態是?款款?的,是輕盈的、靈動的。這就給客觀的畫面註入了主觀的感情,傾註了作者面對春天的生機的欣賞、喜愛。
張載有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和我聯系相依,萬事萬物我也要去接觸、感懷。壹個好的詩歌創作者,能寫出高境界詩歌的詩人,應該懷著對世間人事細膩真誠的情感,並把這種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這樣,詩歌就不僅是對景物的再現,而充滿了生命的感發,情感的寄托。
也只有這樣的詩歌,才能讓讀者產生***情,獲得壹種感發和感動。就像?漫卷詩書喜欲狂?仍然能讓我們感同身受地感到源於對國家的關切的狂喜,?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仍然能讓我們感覺到內心的寧靜舒曠,?高堂明鏡悲白發?仍然能讓我們為生命的流逝、歲月的更叠產生悲戚。
高境界的詩歌能夠穿越千載與我們相遇,讓我們的生命和詩人的生命對話,受到感動和感發。
但是我還要說,最高境界、最偉大的作品裏應該蘊含著高尚的情懷,偉大的人格。
真感情有很多種,每個人的感情都不壹樣,甚至可能稀奇古怪。但是最高境界的詩歌裏,壹定有著博大的生命,有容納蒼生的情懷,能喚起更多讀者的***鳴。篤誌?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杜甫,就是這樣的詩人。他的詩歌包含著深切真摯的情感,還有始終沒有被現實挫磨掉的對國家、百姓的熱忱。所以我們讀到他的詩,會有更深切的感想,更深沈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