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範仲淹貶謫到哪裏寫嶽陽樓?

範仲淹貶謫到哪裏寫嶽陽樓?

範仲淹被貶登州,寫下了嶽陽樓的故事。

《嶽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於2006年9月15日,應嶽州郡摯友滕宗良之請,為重修嶽陽樓而寫的壹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及雨天和晴天帶來的不同感受,揭示了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內心。

創作背景:本文寫於李青六年(1046)。範仲淹生活在北宋內憂外患的時代,內部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來的契丹、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種局面,以範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後來被稱為“慶歷新政”。但改革侵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皇帝改革的決心不堅定,在以太皇後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慶歷新政”失敗後,範仲淹得罪了宰相呂夷簡,範仲淹貶謫河南鄧州。這篇文章寫的是鄧州,不是嶽陽樓。

這篇文章表明,作者雖然生活在江湖中,憂國憂民,備受迫害,但仍不放棄不屈不撓的意誌。同時也是對自己被降職戰友的壹種鼓勵和安慰。嶽陽樓因其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聞名。與他同時代的另壹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對世界感興趣,他經常對自己背誦:“讀書人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見《嶽陽樓記》結尾提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仲淹的人生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