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蘇軾《給吳德仁和簡·陳季常的壹封信》。
擴展數據:
《給吳德仁和簡·陳季常的壹封信》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詩作之壹。這首詩寫於元豐八年(1085)。陳季常、、蘇軾為他寫了《房山子傳》。吳德仁,吳英,本名德仁,周琦蘄春人。他的父親是仁宗時的朝臣。德仁四十六歲時下筆做官。詩人以寫吳德仁為主,寫陳季常和自我為輔。敘事自由,在敘事中插入景物描寫,經典脫俗,渾渾噩噩,整個故事會淋漓盡致。
“河東獅怒吼”指的是妻子的吼聲。
河東這兩句話是對他的朋友龍秋居士(陳季常飾)的憐憫的玩笑。他整天只談“空”“有”的玄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又兇又嫉妒。龍秋居士有壹次突然聽到她在河東像獅子壹樣吼叫。人壹呆,就覺得拄著拐杖的手都掉了,整顆心都是空白的。
“河東獅吼”常用來形容女人的傲慢;“拄著棍子走,落在手心裏”常用來形容突然遇到特殊情況或打擊時不知所措。
這首詩寫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蘇軾已從黃州歸來。吳德仁,蘄春人,是當時有名的人物。黃州離蘄春很近。蘇軾曾在蘄春遊覽蘭溪,未能見到吳德仁,頗為可惜。蘇軾在詩中表達了對吳閑適生活的向往。無論他如何學道,如何念佛,都不如吳灑脫。他喝酒吃肉,保管東西,在家裏學會了忘年交。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送吳德仁和簡·陳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