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詩詞歷史

中國詩詞歷史

壹、

最早的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如《斷竹》歌、《南風歌》等,東漢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

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太陽出來去耕田,太陽落山就休息。鑿井可以有水喝,種出莊稼不會餓,管妳什麽天王老子......

二、

到了前秦時,最有名的是詩經與楚辭。《詩經·采蘩》: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三、

漢朝五言詩漸漸占據了主流, 如著名的《古詩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四、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格律詩的雛形。齊梁時的永明體是早期的格律詩,到了南北朝後期有很多詩人寫出了標準的格律詩。不過大多數詩有失粘的現象:

《戰城南》(南北朝·張正見)

薊北馳胡騎,城南接短兵。雲屯兩陣合,劍聚七星明。

旗交無復影,角憤有餘聲。戰罷披軍策,還嗟李少卿 。

五、

在隋朝出現了影響巨大的《切韻》,隨後詩人作詩押韻有了標準。唐朝人使用官方認可的韻書,在科舉中開始考格律詩。另外,七言詩開始與五言詩分庭抗禮。詞這種形式也開始在詩人筆下出現。

五言律詩《遊崔監丞城南別業》(唐·劉得仁):

門與青山近,青山復幾重。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經冬草,林無未老松。竹寒溪隔寺,晴日直聞鐘。

六、

宋朝人根據隋唐的切韻、唐韻,繼承改編成集韻、廣韻,到後來的平水韻,成為以後詩人作詩的標準用韻方式。壹直到今天。

宋朝的詩詞都有極高的水準,而詞這種形式,在宋朝達到了高峰。

詞的押韻,有些像格律詩壹樣,按照詩韻壹韻到底。有的像古體詩壹樣,使用鄰韻通押。

《驀山溪》(宋·史可堂) 

危闌看月,番做聽秋雨。壹滴壹聲愁,似相伴,離人悲苦。籠香袖冷,獨立倚西風,紅葉落,菊花殘,都是關情處。

如何排遣,賴有高陽侶。長嘯酒壚邊,且同賦、秋娘詞句。山翁醉矣,壹笛小樓空,思往事,看孤雲,目斷征鴻去。

七、

元曲在押韻上與詩詞開始有了壹些區別,古韻中的入聲開始派入其他三聲。但是文人的詩詞,還是使用唐宋人的格律與押韻標準。

《朝中措 寄雲中完顏公》(元·耶律履) 

何年仙節弭人寰。玉立紫雲間。氣吐虹霓千丈,辭源江漢翻瀾。

金門大隱,管中誰見,位列清班。看取酒酣風味,何如明月緱山。

八、

明朝時,因為唐宋時期的曲譜漸漸遺失,於是出現了詞譜。

明朝有個叫做張綖的人,他參照唐宋詞編寫了《詩餘圖譜》三卷, 從此詞人們可以按照詞譜來填詞。

《訴衷情 次荊公》(明·夏言) 

龍樓鳳閣五雲間。每日壹登攀。自念平生遭際,敢忘卻、寸心丹。

年漸老,性貪閑。鳥知還。琵琶千仞,靈峰萬疊,夢在家山。

九、

清朝詩詞中興,湧現出了大批的優秀詩人與作品。

另外清朝人戈載根據唐宋詞的押韻習慣,編制了《詞林正韻》。

《虞美人 胡蝶》(清·張惠言) 

斜陽誰遣來花徑,春色三分定。遊絲無力系花腰,忙煞枝頭相送亂紅飄。

尋春莫向花間去,花外遊蜂聚。南園芳草不會空,收拾春魂歸去繞香叢。

十、

民國時的舊體詩人們依然堅持傳統,他們創作的舊體詩詞依然古風古韻。

《虞美人》(近現代·朱自清)  

三年相別還相見。乍見翻難辨。殷勤執手語絲長。人世白雲蒼狗兩茫茫。

君看我已非年少。馬足關河老。與君意氣壹時深。惜取眼前光景莫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