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關雎》的內容很單純,寫壹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心裏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
作品中人物身份:“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生活。
另外,說它是情愛詩固然不錯,但恐怕並不是壹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壹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贊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詩經·國風》中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壹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麽用處後人不清楚,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
《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與在壹般婚姻關系中男方是主動的壹方有關。
就是在現代,壹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歡喜。然後在壹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婚姻就從這裏開了頭。
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壹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原詩:
《關雎》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釋義: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擴展資料: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
首先,它所寫的愛情,壹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壹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
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壹種與美德相聯系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裏“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壹種婚姻理想。
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註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麽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裏“輾轉反側”,什麽攀墻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
這樣壹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壹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
而孔子從中看到了壹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壹致之處。
百度百科——國風·周南·關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