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任性的詩人,叫孟浩然。
他有多任性?40歲了,別人已經在評職稱,升職,做副業,努力從壹個農民工變成壹個人才,他卻剛剛想起來:哎呀,看來我該出來找工作了。
對於找工作,孟浩然也是極其任性的。
進士考試通常在春天舉行。壹般考生至少提前半年去長安找房子,找補習班,熟悉考場。最重要的是擴大他們在北京的人脈,增加勝算。
而孟呢,冬天慢慢出發,他很有信心考上。
結果出爐當天,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孟浩然意外落榜。他深受打擊,從此再也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
孟沒有主動找工作,是工作找上門來了。
壹天,他正在王維工作的地方喝茶,這時偉大的領袖唐玄宗突然來視察哨所。
王偉慌了,馬上告訴孟浩然躲到辦公室的床下。
唐玄宗來到辦公室,王維立刻氣餒,脫口而出:“教主...我正準備給妳推薦壹個人才。偏偏他今天也來了。”
“哦?它在哪裏?出來見見。”
“在床下。”
於是孟浩然犯了壹個錯誤,意外得到了壹個寶貴的面試機會。
玄宗讓他展示文筆時,孟浩然淡定地寫了壹首詩:
不要再給北院寫信了,讓我回到老南山老茅屋。
我沒有理由決定放棄自己的觀點,我的年老和許多生病的朋友都不練習了。
不想投簡歷,只想回老家別墅。我沒有天賦,所以沒有人欣賞我。我病了很久,所以我沒有朋友。
王偉驚得下巴都掉下來了:兄弟,妳怎麽關鍵時刻短路了?沒有人在大老板面前傳播負能量。
果然,玄宗生氣地說:“妳不主動求職,還說我不欣賞妳。多離譜啊。”
就這樣,第二次機會讓孟浩然漂亮的搞砸了。
如果筆試失敗,面試失敗,那麽只有曲線救國了。
他繼續留在長安,積極拓展人脈,希望得到內部推薦的機會。
孟浩然憑借超凡的人格魅力,迅速與北京文藝界打成壹片,與張九齡、王昌齡等文藝界、政界巨擘成為朋友,並不時相約。
這幾個朋友在秘書省的時間比較長,經常在下班後開小詩歌會聯絡感情,順便爭搶文采。
壹個秋夜,明月高掛,淡淡的雲朵飄動,空中下起了小雨。孟浩然參加了學長們的聚會。
年輕氣盛的公務員拿著畫筆,緊張得抓耳撓腮,想在領導面前炫耀壹番。
穿著壹身布衣的孟浩然早已心平氣和地寫下:
魏雲是壹條光河,有雨滴和梧桐。
看到孟浩然的詩,尖子生們紛紛扔掉手中的筆,笑著說:“大哥,妳是怎麽從這個專業組來到我們業余組的……”
尖子生對孟浩然深信不疑。
欣賞他的人很多,但是壹年過去了,沒有人推薦他。
他沮喪地在酒店墻上留言:我住不了我的大鄉村別墅,但我是來陪妳們這些大老板玩的。我想回去,但是還沒找到工作。天氣冷了,也沒人送我壹件衣服。我們的友誼有那麽可塑嗎?
標題長安主墻
很長壹段時間,我拋棄了南山田,我和董格賢在壹起。
我想和平子壹起去,但是我還沒有提供噴泉。
枕邊全是琴書,窗簾遠遠的。
我來如昨,庭樹忽鳴蟬。
促進怕冷的女性有多年的秋風感。
九月送衣,無棕無憐。
公元729年,在長安漂泊了1多年的孟浩然終於決定逃離北上廣,回到自己的三線城市襄陽。
臨行前,他和朋友王偉依依不舍地道別:小王,我的園子在等我回去除草。我該走了,但又舍不得妳這個知己。以後只能閉門做宅男,把迷倒萬千少女的重擔留給妳...
王國的領主對我們很苛刻,事務的人不是我們的同類。妳應該只是寂寞,我會關上我舊花園的大門。
——《離開王維》
王偉也舍不得這個哥哥,也舍不得這個好朋友,但也不得不鼓勵他:雖然舍不得妳,但長安的房價太貴了。回去開個農家樂,讀讀書,種種各種花,可能生活會更好。
孟浩然離開了長安,繼續在小城做壹個快樂的年輕人。
2.
與唐代其他詩人相比,孟浩然的人生經歷極其簡單。
在40歲之前,他生活的主題是呆在家裏,旅行和隱居。別人為詩和遠方而努力,像群居動物壹樣活著,而孟浩然幾乎壹生都活在詩和遠方。
在離襄陽城七八裏的仙山腳下,有壹座幽雅的鄉間別墅,叫劍南苑。
建南園依山傍水。園中花木扶疏,鳥語花香,宛如世外桃源。
這是孟浩然從小生活的地方。
大概是因為山水秀麗,歷史文化古跡豐富,襄陽在唐代成為隱士們的熱門城市。
《網絡名人》裏有壹個景點在襄陽郊外,叫鹿門山。相傳晉代高士龐德公帶著妻子進山采藥,壹去不返,成為壹個神秘而浪漫的傳說。
孟浩然的父母擅長投資,也在鹿門山附近買了房子,所以孟浩然偶爾可以去網上名人住壹段時間,這叫隱居。
黃昏時分,遠處的寺廟裏響起了鐘聲,漁夫們打魚回來,吵吵嚷嚷地走到岸邊,準備回家。
孟浩然駕舟駛入溪中,逆著行人,夜深人靜之際,前往鹿門山。
明月高掛山中,林間靜謐空蕩,仿佛能感受到古代聖賢的氣息。
夜鹿門之歌
傍晚時分,寺廟的鐘聲回蕩在山谷裏,壹片嘈雜的聲音在玉律渡口響起。
當其他人沿著河岸走向他們的家園時,我也乘船前往流門山。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出現,我忽然來到了流放的隱居處。
寂寞的山路寂靜的林間路,只有隱士在這優雅的來來去去。
生活在旅遊城市最大的好處就是想去旅遊。就在外面走兩步。
劍南園後山仙山也是著名景點。據說西晉南征將軍楊虎城曾和朋友爬上這座山,遠遠望去。突然,他對此感到悲傷。他向朋友感嘆:“有這座山,是因為有它自己的宇宙,它有它的起源。遠遠看去,和我、青壹樣多,讓人心酸!若知百年後,魂魄仍應攀此山。”
所有的壯漢聽了都哭了。
為了紀念他,人們在山上立了壹座紀念碑,叫做“楊公紀念碑”。後來,另壹位征伐南方的將軍杜宇(也是杜甫、杜牧的遠祖),把它改名為“落淚碑”。
(杜宇:不改成杜公片是我最後的柔情。)
孟浩然經常和他的兄弟和朋友壹起爬西安山,看著附近的周郁莨隨著水消失,露出淺淺的河灘。天氣寒冷,雲夢澤的水又深又冷。
自然日復壹日的變化,仿佛壹成不變,但世界卻變了。
當年,楊公在這座山上的嘆息似乎還在我耳邊回蕩。
孟浩然看了題詞,淚流滿面。
和朋友壹起爬燕山
世事變遷,時間往往是形成古今的時間。
現在我們可以爬山去參觀全國各地保存下來的歷史名勝。
堰水顯江面,雲夢澤深寒神秘。
楊虎城紀念碑現在依然巍峨,讀完墓誌銘淚濕襟。
據說有壹個女神在萬山出沒,他經常去萬山蹲下來看仙人壹眼。
拿著魚竿,淡定的釣著魚,卻想著女神會不會悄悄的來到身邊。
只見池水清澈見底,魚兒悠閑地遊著。
我都等了壹天了,更別說女神了。我連壹個村姑都沒見過。只有壹群猴子掛在樹上,好奇地看著他。
月光下,他收拾好工具,劃好船,悠閑地唱著歌回去了。
萬山譚座
我坐在石頭邊上釣魚,水清澈透明,好悠閑。
魚兒在樹蔭下遊來遊去,猿猴掛在樹枝上打鬧。
女神玉佩的故事,傳說就發生在這座山上。
因為我沒有這樣冒險的機會,我會在月光下回來唱槳。
3.
雖然我的家鄉很美,但我每天看著它總是很累。
世界那麽大,美景那麽多,孟浩然決定去看壹看。
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很少的錢,他壹個人出門遠行。
當我來到舉世聞名的黃鶴樓時,碰巧遇到李白在這裏漫步。兩個大詩人壹見鐘情,都愛上了對方瀟灑的風度,於是互加微信,壹起巡演。
“小李,妳買了黃鶴樓的年票嗎?妳為什麽這麽喜歡來這裏?我覺得這個建築很漂亮,但也沒什麽特別的。”
孟浩然不解地看著李白無事可做,跑到黃鶴樓,恨不得自己不能在這裏安身立命。
李白皺著眉頭說:“我沒有說服任何人寫詩,但有人在這座歷史建築裏留下了壹句名言——很久以前,壹只黃鶴載著壹位聖人上天,現在除了黃鶴樓什麽也沒有了。這不是我詩仙的招牌。不,我必須寫得更好。”
孟浩然對李白的好勝心很坦然:“寫詩,最重要的是開心。如果妳沒有靈感,不要勉強,沒有人會給妳頒獎。對了,我買了去揚州的船票。該走了。我下次再約!”
李白看著孟浩然飄然的身影,宛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突然,他靈光壹現,在去揚州的路上寫下了著名的《黃鶴樓送別孟浩然》。
故人頻頻向我招手,告別黃鶴樓,在這柳絮繚繞、鳥語花香的美麗春天去揚州旅遊。
朋友的帆影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只看到長江的第壹線,奔向遠方的地平線。
別人的旅行,可能是為了拍照,可能是為了交友,也可能是為了留下壹兩首流芳百世的好詩。而孟浩然則不刻意,也不苛求,壹切看心情。
心情好的時候,他還會寫壹首詩自薦:
遙望洞庭湖——寫給張總理
秋水上漲,幾乎與岸邊融為壹體,把水天混淆與天空融為壹體。
雲土地上的小澤水汽蒸騰白茫茫,海浪似乎要撼動整個嶽陽。
我要渡水去找船和槳,返家的神聖時代真是慚愧。
閑坐著看別人辛苦的河釣,只能羨慕魚裏釣到的魚。
張總理,看洞庭湖漲潮了。水面有多寬。水汽蒸騰,波濤洶湧,幾乎把嶽陽城都震動了。
我想橫渡這個湖,但是我沒有船。我坐不住了,為這個英明的王朝感到惋惜。只能看著別人釣魚,羨慕的流口水。
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是前半句大氣開放,堪稱描寫洞庭湖的名句,後半句落入俗套,大打折扣。
這麽粗心的簡歷自然沒被錄用。
不擅長寫求職信,不懂得包裝自己的孟浩然,壹次次錯失機會。
然而,他遊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精彩的詩篇。
來到著名的廬山,朝陽升起,瀑布映出壹道彩虹:
香爐之初,瀑布噴陳紅。
——《李鵬湖看廬山》
來到錢塘江,恰好遇到了錢塘江罕見的春潮。我看到了寬闊的秋河。潮水如雪崩,壹股寒氣從心頭襲來。
朝日秋雲明,浮空闊。
驚濤駭浪像雪壹樣襲來,妳坐著不動,就會覺得冷。
——《和顏乾堂壹起看潮》
每次旅行久了,孟浩然骨子裏的宅男本性就會發作。
秋天的江上,北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
孟浩然身在長江下遊,望著遠在上遊的故鄉,望著返航的風帆,仿佛撥開雲霧,思鄉的淚水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我該繼續流浪尋找出路還是回老家做個隱士?他迷路了。
寒江懷孕初期。
南方是荒野,因為樹葉正在飄落,從北方吹來的風使水變得冰冷。
我的家在河邊徘徊,雲海在遠方。
思鄉的淚水在旅途中,在地平線上看到風帆的背影。
風中的煙霧模糊了渡口可在何處,夕陽下浩瀚的河水泛起漣漪。
“我家鄉的山水不是很美嗎?房子不舒服嗎?媽媽做的飯不好吃嗎?我為什麽要來這裏旅遊?”
最終,回家的念頭戰勝了壹切。
4.
任性永遠不嫌老。
家裏有地有房的孟浩然,不用為生活奔波,回到襄陽依然可以像神仙壹樣幸福地生活。
此時正巧老朋友張九齡被貶到附近的荊州,於是被招到幕府工作。
這是孟浩然這輩子的第壹份工作,然而,也是最後壹份。
沒過多久,孟浩然厭倦了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毅然辭職。
後來另壹個官員張朝宗想推薦他,邀請他到長安。
誰知他在約定的日子和朋友喝酒聊天,越喝越開心,就把這事給忘了。
壹個朋友好心提醒他:面試時間快到了,妳怎麽還不去?
孟浩然瀟灑地說:既然已經開始喝酒了,天塌下來我也不在乎。
被放鴿子的張朝宗氣得把孟浩然黑了,憤然離去。
5.
雖然找工作不認真,但孟浩然對待朋友重情重義,所以人緣極好,朋友圈豪華,有李白,有詩佛王維,有宰相張九齡,有七大奇人王昌齡。
不愛社交的王維不僅為他寫詩,還為他畫肖像。
畫中孟浩然騎著小馬,壹身白衣,瘦臉不凡。在他旁邊,壹個書童拿著壹架鋼琴和壹本書跟在後面,就像世界上壹個傳奇的大師。
杜甫對寫詩要求很高,稱贊他的詩質量高,雖然不多。
我憐孟浩然,棕是夜。
不用寫詩,也常使鮑燮。
更誇張的是李白,直接裸身給孟浩然寫詩:
給孟浩然的留言
師父,我發自內心地向妳歡呼,妳的名望升到了天上。
在紅潤的青年時代,妳放棄了帽子和戰車的重要性,選擇了松樹和雲彩;現在懷特黑德。
醉了月,夢的賢者,花的蠱惑,妳對皇帝充耳不聞。
高山,我多麽渴望到達妳身邊,僅此而已。
我喜歡這輛老蒙曼浩然。他和我壹樣浪漫瀟灑。他不在乎當官。他喝醉了,天王老子來了,不理他。他值得我欽佩。
孟浩然:妳其實是在誇自己...
孟浩然也把任性和善良貫徹到了生命的最後壹刻。
公元740年,王長齡被貶時,路過襄陽。他難得見到老朋友,只好喝了兩杯。
席間,孟浩然談笑風生,耳邊響起醫生的話:妳背上長了毒瘡,不能吃海鮮,否則後果很嚴重。
“海鮮已經點了,能不吃嗎?”孟浩然瀟灑地用筷子夾起壹塊海鮮。
沒想到,那天之後病情迅速惡化,最終死亡。
6.
孟浩然的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他曾寫過壹首類似自傳的詩“盛夏歸漢南園,送老城去北京”,可見他最崇拜陶淵明這樣的隱士。
但陶淵明畢竟生於亂世,出於無奈選擇了隱居。
孟浩然生活的時代,是國富民強的時代。他內心有做官的欲望,也有隱居的欲望,這讓他迷茫、失落、困惑...
讀完《高適傳》,陶鄭鈞是最好的。
我喜歡鄉村生活,我稱自己為Xi的皇帝。
回復什麽,棲感興趣。
中年棄山溝,出國旅遊。
——《仲夏歸漢南園,寄北京為老》
最終,他堅定地選擇回到家鄉,以陶淵明為榜樣,過著與世無爭、耕讀田園的生活。
忠欲侍奉賢主,孝為老親。
回歸夏天,耕莊稼不如春天。
範枕北窗下,采擷南澗濱。
因為感謝的聲音,我佩服楊穎真。
——《仲夏歸漢南園,寄北京為老》
真正的幸福是遵從自己的本性,不辜負自己的內心。
也許這就是我們羨慕陶淵明和孟浩然的原因。他們以自己的方式過著簡單純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