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參觀了陳巴爾虎旗。公共汽車行駛了150裏才到達目的地。壹百五十裏全是草原,另外壹百五十裏還是草原。在草原上開車很灑脫,只要方向好,哪裏都可以去。剛進草原的時候,除了壹些鳥飛來飛去,什麽也聽不見,什麽也看不見。走了很久,我看到遠處有壹條迂回的像玻璃壹樣明亮的帶子。小河!牛羊多了,也看見了馬,隱隱有鞭聲。快到了!快到了!突然,像是被壹陣風吹來壹樣,遠處的山上出現了壹群馬。男女老少立刻穿上各種衣服,馬匹像彩虹壹樣飛奔起舞。這是主人在幾十裏外迎接遠方客人的到來。主人看到我們,立刻掉轉馬頭,歡呼著飛奔起來,在車前帶路。寧靜的草原變得熱鬧起來:歡呼聲、汽車聲、馬蹄聲壹起響起。汽車跟著馬翻過了山,看到了幾個蒙古包。
蒙古包外面,有很多馬,也有很多車。許多人從幾十英裏外騎馬或坐車來看我們。主人下了馬,我們也下了馬。我不知道那是誰的手,但我總是熱情地握住它,握住它。每個人的語言不同,但內心是壹樣的。再次握手,再次大笑。妳說妳的,我說我的。總的來說就是民族團結互助。
不知怎麽的,我進了蒙古包。倒了奶茶,放了奶豆腐,主客盤腿而坐。每個人都很有禮貌,非常熱情,壹點也不拘束。很快,;好客的主人端來壹大盤羊肉和奶酒。幹部們給我們敬酒,70多歲的老人給我們敬酒。我們回禮,主人舉杯,我們回禮。這時,鄂溫克族的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大方中帶著壹點羞澀,過來為客人們唱山歌。我們的歌手同伴也唱得很快。歌唱似乎比其他任何語言都更響亮,更感人。無論妳唱什麽,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晚飯後,男孩們表演了騎馬和摔跤,女孩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在跳舞、唱歌和騎蒙古馬。太陽已經西沈,誰也不會離開。是啊!為什麽不忍心告別蒙漢感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曾有其他筆名,如青青、洪瀨、妃子等。因為老舍出生在農歷的立春,他的父母給他取名為“春情”,這可能意味著慶祝春天的到來和有壹個光明的未來。上學後,我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舒社宇,意思是“放棄自己”,也就是“忘我”。北京滿族是紅旗人。中國是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他是新中國第壹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壹家四代》、《茶館》等。
老舍壹生都在無私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模”。1966年,由於文革中的惡毒攻擊和迫害,老舍被迫沈入北京太平湖。2065438+200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小說《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這部作品自出版以來第壹次完整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