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以江南的風景寫作文

以江南的風景寫作文

1. 描寫江南美景的作文

春風綠江南

“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妳來了。妳帶著暖人的溫熱,帶著沁人的濕潤,帶著勃勃的生機,帶著春天的信息來了。春風,妳來了。妳吹綠了江南的大地,吹綠了小草,吹開了鮮花,吹化了塞北的冰雪,吹笑了玉門關外人們的心。

春風染紅了桃花。既像壹片絢麗的朝霞,又像是春姑娘的羞澀的臉。壹朵朵桃花綻開,像壹張張笑臉。帶走了冬天的寒冷,帶來了春天的溫暖。春天還喚醒了雪白的梨花、大紅的杜鵑花、粉紅的櫻花、黃澄澄的迎春花等。

春風喚醒了青蛙。隨著哇哇聲,動物結束了冬眠,動物世界變的熱鬧起來。歡快的鴨子嘎嘎的歡笑;美麗的蝴蝶自由的舞蹈;勤勞的蜜蜂趕著回去報告。春天來了!

春天綠了柳樹,它的嫩葉經過冬天的孕育,終於發出了新芽。頑皮的小草從泥土裏鉆了出來,綠油油的臉蛋上還帶著清晨的露珠。翠綠的小樹苗們渡過了漫長的冬天,迎來了壹個嶄新的春天。

和煦的春風,輕撫大地,像是慈母,撫摸孩子的臉頰。春風,帶給我們春天的氣息。春天,不同於夏天熱情,秋的感傷,冬的滄桑。春天的溫暖,吸引著每壹個人每壹個生物的加入。

2. 寫江南風景的作文 不少於100字 初中

美麗的春天我愛春天,我愛看周圍生物欣欣向榮的景象,愛聽小河潺潺的流水聲和鳥兒嘰嘰喳喳的唱歌聲,愛嗅各種植物的清香。

轉眼間,春天終於回來了,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人間,給大地披上了綠裝,撒下蒙蒙的細雨為大地輕輕地洗滌。我們來到郊外,到處的花草樹木長出了嫩葉、嫩芽,開出了鮮花,大地上出現了星星點點的嫩草。

小燕子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空氣真清新,我愛這裏的春天。”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偶爾用尾尖沾了壹下水面,波紋壹圈壹圈地蕩漾開去。

河裏的小魚兒在綠波中嬉戲,不時嘴裏還冒出幾個泡泡,小鴨子在水面上歡快地遊動。許多五顏六色的小蝴蝶在美麗的花頭上站著,好象在贊美花朵的美麗。

鮮艷的花引來的許許多多的蜜蜂,他們在五顏六色的花朵上向大地展示著他們優美的舞姿,花兒陶醉了,也輕輕地舞動著。壹陣清涼的微風習習吹過,陣陣襲來的芬芳使我不由得駐足細細品味。

那些帶有淡黃色的柳絲被輕輕的微風吹過都不自覺地扭動著她那纖細的腰肢。處在春季盎然的環境中,我倍感心曠神怡。

真想變成壹只小鳥,飛到九霄雲外俯視大地,痛痛快快地欣賞春天所創造的各種奇跡。春姑娘到來帶給大地壹片新的景象,到處都充滿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壹切美的融合,壹切色彩的總會。

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

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麽好啊!但又何止是“綠”?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壹朵、兩朵,壹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

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麽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

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麽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但是,如果妳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妳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妳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妳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妳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裏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麽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妳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麽?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壹切美的融合,壹切色彩的總會。

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

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麽好啊!但又何止是“綠”?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壹朵、兩朵,壹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

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麽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

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麽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但是,如果妳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妳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妳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妳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妳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裏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麽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

3. 描寫江南美景的文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與陳伯之書》)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早春》)

柳永《望海潮》詞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遊)

王安石《桂枝香》詞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周邦彥《清平樂》)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辛棄疾《清平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4. 求描寫江南景物的作文,作文水平大概在5六年級

壹轉彎,綠中帶些氤氳的水氣撲面映入眼來。

藏書樓,小蓮莊,壹文氣,壹清雅,紫藤長廊簇著書香,荷香四溢映著廳堂;還有曾做過蔣介石媒人的張靜江故居,二十年代就有了西洋跳舞廳的張石銘故居。徜徉其間,想 象著當年大綺華,感嘆著……南潯,讓人著迷。

蜿蜒的廊棚,長千余米。沿河廊下,是壹幅幅小鎮民居圖。

門,大開著,繡花的,做畫的,悠閑吸著煙閑坐的,還有人把桌子搬到了外邊,臨河小酌,或者泡杯茶,優哉遊哉。有小船搖過石橋,滑向遠處……。

石皮弄,奔壹回吧,在那窄窄的深巷,依稀聽履聲倥侗;八珍糕,養人呢,帶上幾包回來……。西塘,壹幅江南水鄉水墨畫,讓人去了還想去。

茅盾先生,故居在烏鎮。《林家鋪子》《春蠶》《子夜》,想必大家都熟知吧?先生已作古,文章長流傳。

來先生故居看看吧,或許,收獲能出乎想象。烏鎮,大手筆,高起點開發了旅遊,民俗文化遊的特色頗吸引了不少遊客。

烏鎮的小吃姑嫂餅還有段故事呢,烏色的建築也有傳說。其實,姑嫂餅並不比上海的桃酥味道更好,綠水上的烏色房屋也不見得多少肅殺。

可是,因了有傳說,有故事,就顯了獨特的魅力。哦,還有,別忘了帶些菊花回來,這裏可是杭白菊的產地呢。

同裏,水鄉,橋鄉,魚米之鄉。曾經的“江南四大米市”之壹。

兩堂三橋作標誌,婚娶、孩子滿月,走三橋圖吉利,是這裏的習俗;退思園是古典園林中貼水園的經典之作,漫步園中,移步景換,更妙的是,沿池無欄桿,水近岸齊,微風吹來,仿若行於綠波上,不覺的就輕盈了起來。難怪,這裏做過4數十部影視劇的外景地。

這裏還出了1狀元,38進士,80舉人,壹個小鎮,出了如許多的名人、士子,深宅大院不會少,現存仍有明代建築10余座,清代建築數十處呢。《珍珠塔》的故事,就源於此地。

周莊,因了陳逸飛的雙橋,名氣早已飛出了國界。卻也因此,周莊成了壹個大市場。

初識周莊,是18年前,名氣尚無,雙橋宛然,靜靜的迎著人,載著人,它,只是交通之用。如今的雙橋,成了景點,附加值高了,卻也鬧了,不知是值得喜?還是憂?沈廳的樓板,不知可經得日復壹日眾多遊客的踩踏?花生糕,也不如當年的美味了,泛濫的萬三蹄,也讓遊客倒了胃口。

據聞,周莊 *** 正在調整周莊旅遊發展的格局,期望著能在不遠的將來,還遊客壹個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鎮。 錦溪----陳幕----錦溪,古鎮名字的變化,訴說著歷史的腳步。

從皇帝的陳姓妃子病勢葬於此,錦溪改名為陳幕,到旅遊開發,古鎮發展,回歸為錦溪,其實,也是古鎮人生活的期望吧。鎮外湖中的陳妃墓見證著古鎮的進程。

今日的錦溪,遊人如織,而古鎮,卻依然保留了清幽。街頭,也有店鋪,可,仍多為自家所制的土特產:蝦幹,馬蘭頭幹,南瓜糕,襪底酥。

廊檐下,沿著河,擺著小桌,木質的,看去有年月了,已經看不出漆色,卻就是茶館的延伸,花上幾元,坐上半天,看著水中的漣漪,,和鎮上老者隨意聊著,壹時間,仿佛就穿越了時空 ,俗世,浮躁,是那麽遙遠…… 靈巖山下,有古鎮,名木瀆。為了當年的吳王銷魂,有了館娃宮,有了木瀆名。

古鎮上閑逛逛吧,畢竟開發日子不長,遊客尚不很多,可以從容的在嚴家花園賞花,可以從容的在虹飲山房看看皇帝聖旨的模樣,可以從容的欣賞著蘇繡的精美,可以從容的拍照不必擔心背景裏有很多遊客壹起“合影”。再去爬爬近在咫尺的靈巖山吧,每個毛孔都張開吸著山風的清涼,那叫爽! 江南雨如夢 壹直以來,都在做著壹個同樣的夢。

夢裏,妳撐著紅色的繡傘,踱步在充滿春意的花叢間。細風中,雨飄忽如霧,單薄的倩影,讓我生出“楚楚可憐”的愁緒。

春草如洗,調皮的阻絆著妳閑逸的腳步,打濕了粉紅的絲邊褲腳,也濕透了妳寂寞的心情。遠眺著雨中的青山,臉上的憂郁訴說著妳的落寞。

“和風細雨不思歸',妳就站在那裏,望穿了千山,望穿了秋水,望穿了前世輪回。 夢醒後才知道,這只是壹個夢,壹個只有在江南才有的夢境。

我居然與李商隱做著同樣的夢,他在千百年前就說“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我能感受到他在千年前,那個夜涼如水的清宵,他無比落寞的愁緒。

幽人獨居,懷念的自然是佳人。而我,卻是念念不忘壹直以來在我夢境中縈繞不去的江南春雨。

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十分美麗的遺憾。 北方的春雨,給人壹種蕭索的感覺。

粗野的雨滴,打落了滿地的梧桐花。歸來的燕子不敢在雨中嘗試那種翩纖的飛舞,因為那雨是極不溫柔的。

滿地的殘紅,訴說著北方花朵的淒涼命運。就是這個時候,心緒會低落。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感受北方粗野的春雨,便會更加向往江南的和風細雨。

我想,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比。 於是無數次的夢中,我如失魂潦倒的詩人,不停的漫步在古樸的江南巷,尋找日夜思念的雨季。

還有雨天裏秀發如絲,膚如凝脂,臂如白藕的佳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我願在江南的雨中長醉,讓多情的楊柳喃喃的輕笑我。

我將不會覺得難堪,因為溫柔的雨,如體貼的佳人,撫平我執意的輕狂。這個時候,最怕見到比翼雙飛的燕子。

因為我會懷疑它們是故意在我的面前飛翔,故意要讓。

5. 作文《江南的景色》50字不會寫

江南的雨季

江南有著世上最最落寞的雨,看不到雨絲,卻可以感受到雨的輕柔,雨落在江上打出壹朵又壹朵雨花,如同蓮花綻開,破裂的聲音在白駒過隙的1瞬間便無影無蹤了,江面上的漁船在濃霧中撐起壹支長篙,向遠處漫溯。綠色的江面,遠處的漁火,絕美的水花在心中融成了壹幅年代久遠的水墨畫,飄浮在心中氤氳的水汽中。

天漸漸黑了,雨下大了,走在路上可以清晰地聽到江南的落水聲,滴答,滴答,就要到了,我卻迷失在江南煙雨中,不能自已,江南仿佛用雨聲對我輕聲訴說:“燈影漿裏,天猶寒,水猶寒。夢裏絲竹輕唱,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人未還,雁字回首,早過忘川,撫琴之人淚滿衫。落滿肩,笛聲寒,窗影殘,煙波漿裏,何處是江南?”江南,像壹片夢,我愛江南,那片夢遲早會帶我重返江南!

6. 贊美江南風景的作文400字

塘月色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壹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壹條曲折的小煤屑路。

這是壹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

路的壹旁,是些楊柳,和壹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壹個人,背著手踱著。

這壹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壹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壹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壹定要做的事,壹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

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 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壹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壹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壹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壹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壹般,靜靜地瀉在這壹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壹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壹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壹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壹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壹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樹色壹例是陰陰的,乍看像壹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壹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樹縫裏也漏著壹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

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

那是壹個熱鬧的季節,也是壹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壹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這樣想著,猛壹擡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麽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深深地戀上這朵蓮。 天,漸漸的涼了下來,風,也漸漸的壹陣緊似壹陣,所有落葉都已經飄飛殆盡,換來的,是天空中輕輕的,溫柔的雨飄,忽又風聲獵獵,吹的雨絲亂舞。

夜,是這樣的靜,靜的有些出奇。時鐘壹下壹下的,敲在這夜的心頭,空空的,空空的。

於是,寂寞襲來,深深的,黯然卻又那麽美麗,像紫蓮花開放,有著淺淺淡淡的顏色,壹朵壹朵,開滿落寂的心房,紫蓮花,那麽美,那麽傷。 有心事倏然浮上心頭,如壹支纏綿的舊曲,訴說著那不能忘懷的心聲。

又如壹個從那樣幽深的密林中走出的故事,纏綿緋側,密密麻麻的寫在淡紫色的紙箋上。 妳,走遠了嗎?怎麽心上還有妳的影子,遠了近了,近了又遠了。

於是在早上跑去看紫蓮花,投壹粒石子入水中,驚擾了池中紫蓮的睡夢,在水裏不安的,睜著那遑惑的眼睛,仿佛在譴責我,怎麽肯驚醒它那夢境中的憂傷。 紫蓮花,妳為什麽憂傷,妳又是為誰在憂傷? 壹粒精致的露珠從蓮蕊上滾落,倏然驚顫了壹下,滑下蓮葉,滑入池塘,晶瑩剔透,像壹顆玲瓏著小巧的心。

那是妳的淚嗎?怎麽會有著那麽晶瑩的傷? 用手輕撫上蓮葉,絲絲潤滑,仿佛帶著暴雨後的幽靜和淒婉,沈沈的,落入了夢鄉。但卻依然能看到壹滴滴蓮淚,晶晶亮亮的,掛在夢中尚無法沈穩的臉上。

是妳,給了它快樂和歡笑,讓它盡情迤邐的綻放,然後又吝嗇的收回,賦予它如此無法驅逐的憂傷嗎? 難道是妳希望欣賞到這樣的憂傷嗎? 所以,妳總是讓它綻放了又綻放,開到極致,而妳卻在那,像觀賞自已的傑作壹樣,帶著妳特有的笑容,靜靜的看著,殘忍的用依然是幻惑的眼光,去欣賞著它的憂。

7. 描寫江南的風景

憶江南 白居易

其壹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贈範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胭脂桃頰梨花粉,***作寒梅壹面妝。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應物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憶江南 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憶江南 劉禹錫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望江南 蘇東坡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壹城花,煙雨暗千家。雙調望江南 壽秋水 劉辰翁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壹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詞。籬下菊,醉把壹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記我壹聯詩。留著晚香時。

雙調望江南 壽張粹翁 劉辰翁七日後,董會是墾前。二月之間澤以此,余年河止萬三千。日擬醉華筵。歌白雪,除是雪地傳。看取長生部屢倒,眼前橘粟術何直。自唱鵲橋仙。江南好/憶江南 趙師俠天***水,水遠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月映水中天。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樂處景應妍。休與俗人言。望江南 朱敦儒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壹叢蓮葉畔,芙蓉香細水風涼。枕上是仙鄉

8. 圍繞蘇州的壹處名勝古跡的風景寫作文

蘇州寶帶橋寶帶橋是江蘇省蘇州市的壹個著名的景點.它又名長橋,與趙州橋、盧溝橋等合稱為我國十大名橋.它橫臥在距蘇州三公裏的古運河和淡臺湖之間的玳玳河上.它始建於唐元和十壹年至十四年,是馳名中外的多孔石拱橋.它的建造同我國歷史上的漕運關系十分密切.眾所周知,江、浙壹帶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歷代帝王無不以此作為征斂財賦重地.大業年間,隋煬帝開鑿江南大運河,將江浙糧食和珍寶通過船運往京都.唐代漕運已空前繁忙,但以蘇州到嘉興壹段運河載滿皇糧的漕船,秋冬季節要頂西北風行進,不背纖很困難.可纖道在淡臺湖與運河交接處卻有寬約三百米的缺口,需填土作堤;但這樣做會切斷諸湖經吳淞江入海的通路,且堤壩也會被水沖決.因而蘇州刺史王仲舒決定廣駁纖道,建橋湖上,並捐自己的玉質寶帶充橋資,寶帶橋因此得名.寶帶橋橋面寬廓平坦,下由五十三孔聯綴,孔長249.8米.全長317米,寬4.1米.橋堍成喇叭形,下端寬6.1米.橋兩端各有壹對威武的青石獅,北端還有四處碑亭和五級八面石塔.整座寶帶橋狹長如帶,多孔聯翩,倒映水中,虛實交映,有如蒼龍浮水,又似鰲背連雲;不僅為行人纖夫提供方便,還為江南水鄉增添旖旎景色.工程技術上它使用的是柔性墩,可防多橋孔連鎖倒塌.它的砌拱法采用“多絞拱”,這在古代建橋史上極罕見.元代僧人善住對它描述道:“借得他山石,還摒石作梁.直從堤上去,橫跨水中央.白鷺下秋色,蒼龍浮夕陽.濤聲當夜起,並入榜聲長.”從中看出,遠在元代,它不僅壹是壹座頗具規模的石拱橋,而且還肩負繁忙的運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