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兩個墨水瓶,壹紅壹黑,由此寫壹篇800字作文

兩個墨水瓶,壹紅壹黑,由此寫壹篇800字作文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紅色與黑色註定成為文史學家生命中的色彩。紅色,可圈可點,用來評判是非、糾正謬誤,黑色,累累史冊、萬千典籍,有的便是壹片丹心照汗青的氣魄。想必這是所有讀書人的色彩,而真正將深邃的哲思賦予它們的,是他。

紅與黑,兩種色調相反、反差極強烈的色彩的並列,在1830年成為了司湯達壹部小說的名字。自小說問世以來,書名壹直是眾多文學評論中必然提及的壹筆,也不斷地引領著讀者反復玩味,樂此不疲,引發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以兩種色彩的對立作為小說標題似乎是司湯達的獨特偏好,其另兩部作品《紅與綠》、《紅與白》(原名《呂西安?婁凡》)莫不屬於此類。書名乍壹看覺其模糊晦澀,不可捉摸,然將全書反復咬嚼之後再細細體味,深覺這兩種顏色確實濃縮了作品最精華的意義和價值。色彩的語言是無限豐富的,對美術有過專門研究並寫出過《意大利繪畫史》的司湯達想必深知這壹點。

紅與黑,作為兩種切實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說中出現了多次,為思考這兩種色彩的深層的象征意義和挖掘小說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紅與黑,首先表現為軍職和聖職的對立。於連生於拿破侖時代,呼吸過那個時代充滿了刀光劍影和光榮功勛的空氣,從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頭地的決心,做過無數英雄偉人的美夢,立誌像拿破侖那樣,憑借身佩的長劍擺脫卑微貧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於戰場而成為顯赫的將軍。然而,正當他即將進入英姿勃發的年齡,時代風雲變幻,拿破侖慘敗於滑鐵盧,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實現復辟,平民青年通過個人才智而飛黃騰達的道路即被堵塞。於連是那壹代人——今天被稱作“世紀兒”們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夢想與追求,他們生不逢時的悲劇與幻滅失落。

光榮與夢想和幻滅與死亡同樣化身為紅與黑兩種色彩。於連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對來世的恐懼,有的只是壹腔的雄心壯誌和滿腦子的冒險精神,生活對於他是壹場殘酷的搏鬥,要麽為榮譽、地位、財富及壹切現世幸福而生,要麽希望破滅粉身碎骨而死。個體的生命如壹顆流星,在光榮與死亡的較量中,在紅與黑的交纏中,從絢爛走向毀滅。

於連的不幸在於懷著熾熱的觀念走進壹個感情日漸冷漠的世紀。作為拿破侖的熱情擁護者,英雄業績、偉大事業和自由的向往者,他從充溢的感情出發尋找壹種比現實生活所允許的更高、更明智、更輕松的生存形態。而這個虛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卻滿懷敵意地始終站在他的對立面。

司湯達不同於巴爾紮克,在他眼中藝術的重要任務不是描摹宏觀世界,反映業已存在的現實,而是把個人的自我的微觀世界擴展成大世界。他透過於連的心靈折射紛紜繁復的現實關系,通過個體人物展現時代、社會的本質特征。反過來,也不難發現,存在於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矛盾、沖突與鬥爭也不可避免地內化為主人公自身的精神世界。於連自己就是壹個矛盾的集合體,就是紅與黑的化身。

若熾熱的勃勃雄心是“紅”,陰郁的虛假和偽善是“黑”,“紅”即不時為“黑”所玷染,“黑”又常常淡化、褪去本色,隱約透出“紅”的影子。紅與黑的主題在於連的身上既對立,又融合,在不斷地交戰、妥協與滲透中將人物的命運層層鋪開,將作品的主旨推向頂點。

紅,與,黑,從這兩種色彩中可解讀出無限豐富的內涵。矛盾,是所有解釋的***同本質。壹位現代詩人有兩句詩:這個世界充斥了色彩/ 色彩中存在著矛盾/ 所以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這幾句詩作為論斷來講在邏輯上很難說是經得起推理的,但卻給我們提供了壹個看待世界組成和運行的哲學的角度,頗有些味道。對於紅與黑,各人有不同的解讀,能從玩味和體驗中獲得些許審美樂趣,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