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詠懷詩(其四十五)·阮籍》原文與賞析

《詠懷詩(其四十五)·阮籍》原文與賞析

阮籍

幽蘭不可佩,朱草為誰榮?修竹隱山陰,射幹臨增城。葛藟延幽谷, 綿綿瓜瓞生。樂極消靈神,哀深傷人情。竟知憂無益, 豈若歸太清。

阮籍(210—263),生當魏、晉亂世,司馬氏陰謀篡奪曹魏政權,籍雖心懷不滿,但恐罹殺身之禍,只得表面上敷衍,“不與世事”,以“酣飲為常”。為躲避司馬炎的求婚,曾昏醉六十日,只得作罷。阮籍是“竹林七賢”之壹。

這是壹首揭露賢才遭到埋沒、庸才竊據高位的怨憤詩。它的主題思想和它所產生的社會背景跟左思的《詠史》詩差不多,但它的表現手法卻與左詩不同。

阮籍《詠懷》,喜用芳草美人的博喻手法,沈德潛指出“其原自《離騷》來”(《古詩源》卷六)。此詩前六句全以草木為喻,幽蘭、朱草、修竹以喻賢才,射幹、葛藟、瓜瓞以喻庸才。

幽蘭句直接來自《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原意是說楚國顛倒黑白、混淆香臭,家家戶戶將臭蒿子草插得滿腰都是,反而說充滿幽香的蘭花不可佩帶,以喻示楚懷王親近壞人、遠離賢人。阮詩將兩句濃縮成壹句,顯得更加精煉。

朱草句意思是說,朱草本該在聖王以德化天下時降生,如今是黑暗的亂世,妳朱草為誰開花呢?

幽蘭不受重視,朱草開花弄錯了時間,修竹埋沒於山陰,叠用三個比喻說明賢才不容於世,其怨憤之情,也隨著噴薄而出!

可是,射幹這種矮小的樹木卻面臨著高高的城墻,正如荀子在《勸學篇》中所說:“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以此來喻示庸才完全靠那出身高貴而攀附青雲。

跟上文壹樣,同時叠用射幹臨城、葛藟延谷、瓜瓞綿綿三個比喻說明庸人小人布滿朝廷,其不滿之意,也充滿在字裏行間。

由於詩歌的第壹段出現了壹連串對比鮮明的正反形象,第二段的直接抒懷就有了堅實的根基,顯得具體而真切。

“樂極消靈神”是說人歡樂到極點反而會耗散精神,但這是虛幌壹槍,目的是反襯出下面“哀深傷人情”句,因為面對著上述賢俊遭埋沒、奸庸踞高位的黑暗現象,詩人只能“哀深傷人情”而決不會“樂極消靈神”的!

“哀深傷人情”是這首詩感情的 *** 點,似乎無以復加了,誰知詩的結尾又寫出“竟知憂無益,豈若歸太清”兩句,意謂既然知道憂傷無補於事,不如去學神仙高蹈隱居吧,在表面的曠達下抒寫了詩人更加深廣的憂憤。“曰憂無益者,正憂之至也。”前人已經體會到了這壹點(引自黃節《阮步兵詠懷詩註》所引陳祚明語)。

沈德潛說:“阮公《詠懷》,反覆零亂,興寄無端,和愉哀怨,雜集於中,令讀者莫求歸趣,此其為阮公之詩也。必求時事以實之,則鑿矣。”(《古詩源》卷六)。我們則認為,可以求時事則求之,以便使詩意更顯豁;不可求則不必硬求, 以防穿鑿。這才是正確的解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