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王媛媛2012新舞作《野草》
改編自魯迅先生散文集《野草》
當我沈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
──魯迅
第壹樂章 死火Dead Fire
我夢見自己在冰山上奔馳。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凍雲彌漫,片片如魚鱗模樣。山麓有冰樹林,枝葉都如松杉。壹切冰冷,壹切青白。
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凍結,像珊瑚枝:尖端還有凝固的黑煙,疑這才從火宅中出,所以焦枯。
我的身上噴出壹屢黑煙,上升如鐵線蛇。冰谷四面。又登時滿有焰流動,如大火聚,將我包圍。我低頭壹看,死火已經燃燒,燒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作曲:蘇聰(德國)
鋼琴獨奏:何佩勛(臺灣)
第二樂章 影的告別
我不過壹個影,要別妳而沈沒在黑暗裏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並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然而我不願仿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裏沈沒。
然而我終於仿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幹壹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作曲家:生物圈(挪威)
作曲家:Kangding Ray(法國)
第三樂章 極地之舞
於是只剩下廣漠的曠野,而他們倆在其間裸著全身,捏著利刃,幹枯地立著;以死人似的眼光,賞鑒這路人們的幹枯,無血的大戮,而永遠沈浸於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作曲:王鵬
制作人、舞美及燈光設計:韓江 作品概況
法國象征派詩歌先驅波德萊爾的代表作《惡之花》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壹。作為對以布瓦洛為代表古典主義的反叛,粉碎了笛卡爾唯理論真善美統壹體的僵化形而上學道德世界,可謂是辯證倫理觀之先聲,其自然主義的交感論揭示出壹個矛盾心靈與隱秘世界深邃的渾然整體。
大地自在自為,而人性之善惡亦非截然之對立,采擷惡之花就是在惡中挖掘希望,從惡中引出道德律令。在《惡之花》序言中作者波德萊爾闡釋了“詩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區別開來,經過藝術的表現化醜為美,帶著韻律和節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滿了壹種平靜的快樂,這是藝術的奇妙特權之壹。”本著根植於靈魂深處對純粹美學理念的炙熱追求,經歷了人性剖析的陣痛洗禮,有限性的“原罪”終化腐朽為神奇,化淤泥為孕蓮之精神凈土。
超然於時空之縛,遙想當年濂溪先生托物言誌的愛蓮之情,恰似惡之花向其本然之種的溯源:決絕於黑暗現實的自我救贖與濟世情懷。延此脈絡回望中華千載歷史,士為四民之首,宋儒以來的士子皆以天下為己任,以社會良心自居,然則原有其“君子之德風”的自覺始失殆盡。這壹僵硬,壹緊繃,繃壞了民族的氣運,也僵出了中國文明之衰微。慷慨激昂,漸漸轉為憤懣乖戾。百年來生靈之塗炭,究其所以然乃文化精英性情之失其正所致,忘卻修己是壹切天下國家之起點,高潔君子蓮遂綻出惡花,結下惡果,縱然彰示了辯證史觀美學之大成,亦難以不令炎黃子孫扼腕嘆息。
藉由《惡之花》與《愛蓮說》中西詩人電光火石般的交鋒碰撞,今人與古人的遙相呼應,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新舞劇《惡之花》就在這壹翕壹闔,壹往壹復間應運而生。通過肢體之幾微變幻,舞動的風韻意象,構築出壹幅善惡間又超善惡的靈動圖景,其中既有著對於個體命運的人文關懷亦有著對中華大地復興使命的憂慮和指向性啟示。以審慎的藝術角度,摒棄不合時宜原著視點,運用舞蹈藝術的獨特張力進壹步踐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事業。
劇情簡介
序幕
混沌之處,紅黑蓮花孿生,似男女陰陽,剛柔相生相克。
第壹樂章
蓮出壹人子,始感自身的超人之力,與赤誠呼喚分道揚鑣,下至市井上至廳堂,為求縱橫馳騁,不擇手段。
第二樂章
徘徊於煉獄之階梯,誘惑精靈耳語呢喃,當象征罪惡的黑蓮亦絕塵而去,空余無限虛無。
人性之本質化作失衡天平,在似錦花雨中時而狂猛搖曳時而悄然止息,然而紅與黑的博弈終難止息,黑蓮重又咄咄逼人,紅蓮隨即隕損,自我虛擬的欲望成為了存在唯壹的執著和理由。
第三樂章
幻影消散,這是群氓的狂歡,詩人冷眼世人的輕蔑,鞭笞亦無涉謎樣的善惡。
塵埃落定,曾經純潔的理想徘徊聚首譜奏了壹首安魂曲,悲憫過後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