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壹篇清明節寫的散文。
永遠不要忘記。1947、12年6月,楊得誌、楊、羅瑞卿領導的軍隊打響了清倉戰役的第壹槍,拉開了解放滄州的大幕。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羅陽軍和渤海第壹軍壹師橫掃滄縣、青縣、吉星之敵,於15年6月淩晨徹底解放滄州。時隔59年的今天,我們懷著誠摯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來到滄州烈士陵園,悼念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烈士們。當我們把獻給烈士的花籃放在陵墓紀念碑前時,我的心情異常激動;當我讀到我的心靈永遠高遠、我的靈魂永遠高尚、我的步伐永遠堅定的誓言時,我的心怦怦直跳;當我舉起右手,光榮入黨宣誓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戰士們在血泊中奮勇殺敵的場景。走進展廳,生動的畫面仿佛重新詮釋了歷史,激昂的文字把我帶到了硝煙彌漫的戰場。站在這些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圖文中間,我突然有壹種拿起武器與敵人戰鬥的沖動。壹群小學生的入場打斷了我的幻想。看著他們無邪的眼神,聽著他們稚嫩的聲音,讓我更加珍惜我們安定的生活環境,更加敬佩和懷念我們偉大的先烈。墓碑上有壹段話:在解放滄州的戰鬥中,453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有293名戰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看到這個的時候非常激動。我以為,戰士們在為嶄新的中國而戰的時候,不會想到留下自己的名字。這種死,對國家的忠誠。特別是我們新壹代的黨員同誌,更應該認真領會和學習這壹偉大精神,用壹個黨員的先進性來捍衛今天的和平,創造明天的輝煌。未來墓地即將開放的時候,回頭望去,蒼松翠柏間,烈士手中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指引著我們的方向。標榜著我們奮鬥的目標。最後,我用毛主席的題詞來平復我澎湃的情緒:千千萬萬的烈士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面前英勇犧牲。讓我們高舉他們的旗幟,帶著他們的鮮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