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壹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壹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壹切。
--黎裏,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是妳價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萬水,質量也應永恒不變。
誠信像壹面鏡子,壹旦打破,妳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 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妳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創起誠信校園,樹起誠信學風,成為誠信學子。
誠信為本,學做真人。
誠信為榮,失信可恥。
最大限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誠實守信是面明鏡,不誠實的人在他面前,都會露出真相。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誠實是上策。
壹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誠信為先決條件。
不誠則有累,誠則無累。
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善於欺騙的人,永遠到不了橋的另壹端。
誠信,是壹股清泉,它將洗去欺詐的骯臟,讓世界的每壹個角落都流淌著潔凈。
誠信,讓心靈無瑕,讓友誼長存,讓世界美好!
有關誠信的古詩詞
●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壹切。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金有壹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壹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比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心性。
●人之生也直,心直則身直,可立地參天。明·王文祿《海沂子·真才》直:剛直,坦直。立地參天:腳踏實地而高入雲霄。心地剛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於世。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唐·孟郊《遊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三十二首》難為桃李顏:很難具有桃紅李白的鮮艷色彩。比喻為人孤傲正直,不願以謅容媚色取悅權貴。
●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深:指樹的根紮得深。比喻為人正直、行為端正,就什麽也不懼怕。
●無愧於事,不如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如無愧於心。清·石成金《傳家寶》為人處世最要緊的是問心無愧。
●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壹,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壹。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謂為人要光明正大、忠誠老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巧偽不如拙誠。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
●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 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
精彩素材4
前不久央視的《東方之子》欄目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進行了壹次專訪,丁教授面對記者緊追不舍的壹個簡單問題,連續幾個“不知道”,令人感慨。
記者提的是這樣壹個問題:“我感覺您對自己每壹個人生階段都有很明確的選擇。比方說小時候對科學、對科學家感興趣;大學的時候,就鎖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後每做壹個實驗也是力排眾議,自己堅持下來。壹個人怎麽能夠每壹次選擇都能這麽堅定和正確呢?”這位記者想要獲得的答案誰心裏都明白,因為在已經太多的名人訪談中,這樣的問題顯然都是為對方作秀進行的鋪墊。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卻是:“不知道,可能比較僥幸吧!”
記者不死心,又追問道:“在這裏面沒有必然麽?”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記者還是不死心:“怎麽才能讓自己今天的選擇在日後想起來不會後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為我還沒有後悔過,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記者無奈:“我發現在咱們談話過程中,您說得最多壹個詞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妳是絕對不能說知道的,我們那裏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妳不要猜。”
丁肇中的嚴謹態度,的確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這就是作為科學大家的丁肇中,他認為不知道的就壹定要回答“不知道”。
精彩素材1
1797年3月,法蘭西總統拿破侖在盧森堡第壹國立小學演講時,瀟灑地把壹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給該校的校長,並且說了這樣壹番話:“為了答謝貴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夫人約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獻上壹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只要我們法蘭西存在壹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給貴校壹束價值相等的玫瑰花,作為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征。”從此盧森堡這個小國即對這“歐洲巨人與盧森堡孩子親切、和諧相處的壹刻”念念不忘,並載之入史冊。
後來,拿破侖窮於應付連綿的戰爭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並最終因失敗而被流放到聖赫勒那島,自然也把對盧森堡的承諾忘得壹幹二凈。
誰都不曾料到,1984年底,盧森堡人竟舊事重提,向法國政府提出這“贈送玫瑰花”的諾言,並且要求索賠。他們要求法國政府:壹、要麽從1798年起,用3個路易作為壹束玫瑰花的本金,以5厘復利計息全部清償;二、要麽在法國各大報刊上公開承認拿破侖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法國政府當然不想有損拿破侖的聲譽,但電腦算出來的數字讓他們驚呆了:原本3路易的許諾,至今本息已高達1375596法郎。最後,法國政府通過冥思苦想,才找到壹個使盧森堡比較滿意的答復,即:“以後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法國將始終不渝地對盧森堡大公國的中小學教育事業予以支持與贊助,來兌現我們的拿破侖將軍那壹諾千金的玫瑰花信誓。”
也許拿破侖至死也沒想到,自己壹時“即興”言辭會給法蘭西帶來這樣的尷尬。但是,這也正說明了壹個道理:許諾只在壹瞬,踐約需要永遠——無論是凡人還是偉人。
精彩素材2
真實的高度
壹天,大仲馬得知他的兒子小仲馬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便對小仲馬說:“如果妳能在寄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附上壹封短信,或者只是壹句話,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許情況就會好多了。”
小仲馬固執地說:“不,我不想坐在妳的肩頭上摘蘋果,那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以避免那些編輯先生們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親聯系起來。
面對那些冷酷而無情的壹張張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仍在不露聲色地堅持創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寄出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震撼了壹位資深編輯。這位知名編輯曾和大仲馬有著多年的書信來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馬的絲毫不差,懷疑是大仲馬另取的筆名。但作品的風格卻和大仲馬的迥然不同。帶著這種興奮和疑問,他迫不及待地乘車造訪大仲馬家。
令他大吃壹驚的是,《茶花女》這部偉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兒子小仲馬。“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疑惑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說:“我只想擁有真實的高度。”
老編輯對小仲馬的做法贊嘆不已。
《茶花女》出版後,法國文壇書評家壹致認為這部作品的價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記》。小仲馬壹時聲名鵲起。
精彩素材3
曹操斷發
曹操是三國時期人,這個人雖然野心很大,有很多壞毛病,但是他卻在他統領的軍隊中留下了誠信的美名。
壹次,曹操親自統領大軍去打仗。行軍的路上,看見路邊的麥子都已經成熟了。原來老百姓因為害怕士兵,逃到外邊,不敢回來收割麥子。
曹操派人挨家挨戶告訴村裏人和各處看守邊境的官吏,說:“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討伐叛逆的賊人,為民除害。現在正是麥田的人,只要有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說到做到。父老鄉親們請不要害怕。”
老百姓們開始都不相信,仍舊躲在暗處觀察曹操帶領的軍隊的行動。
經過麥田的官兵,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地蹚過麥田,這樣壹個接著壹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壹個敢踐踏麥子的。
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歡喜稱頌的,望著官軍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謝。
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裏有壹只鳥驚叫著飛起來。曹操騎的馬受了驚嚇,壹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壹塊兒麥田。
曹操立即叫來隨行的官員,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行。官員說:“怎麽能給丞相治罪?”
曹操說:“我親口說的話,我自己都不遵守,還有誰會心甘情願地遵守呢?壹個不守信用的人,怎麽能統領成千上萬的士兵呢?”隨即抽出腰間的佩劍,想要自刎。眾人連忙攔住。
這時,大臣郭嘉走上前說:“古書《春秋》上說,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麽能自殺呢?”
曹操沈思了好長時間,才說:“既然古書《春秋》上有‘法不加於尊’的說法,我又肩負著天子交給我的重要任務,那就暫且免去壹死。但是我不能說話不算話,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
於是,曹操用劍斷自己的頭發,扔在地上,說:“那麽,我就割掉頭發代替我的頭吧。”
曹操又派人傳令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該斬首示眾,現在割掉頭發找替。”
現在的人覺得剪頭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當時的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是從父母那裏繼承來的。隨便割掉頭發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現。因此,在當時的人看來,曹操當眾割頭發和割腦袋沒什麽兩樣。
精彩素材4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系武漢市黃陂區李集街仰山廟村人,武漢東方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2010年2月10日淩晨,為搶在大雪封路前給已回黃陂的農民工發工錢,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漢,壹家五口不幸遭遇車禍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弟弟孫東林在大年三十前壹天,將多方籌措的33.6萬元工錢發到60多名農民工手上。
“信義兄弟”守信踐諾的事跡受到中央、省、市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省委書記李鴻忠近日親切接見了“信義兄弟”孫東林,稱贊“信義兄弟”為湖北人民爭了光。
孫水林、孫東林兄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人,建築商人。2010年2月9日(農歷臘月廿六),在京、津做建築工程的孫水林,駕車帶著妻子、三個兒女和26萬元現金從天津出發,準備趕回老家過年,同時給先期回漢的農民工們發放工錢。次日淩晨行至南蘭高速開封縣隴海鐵路橋路段時,由於路面結冰,發生重大車禍,20多輛車連環追尾,孫水林壹家五口遇難。
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顧不上安慰年邁的父母,在臘月二十九將工錢送到60多名農民工手中。由於哥哥的賬單多已找不到,孫東林讓農民工們憑著良心報領工錢,還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孫水林、孫東林兄弟20年信守承諾,被人們譽為“信義兄弟”。
2010年2月24日,湖北省總工會授予兄弟倆“湖北省五壹勞動獎章”;3月3日,湖北省文明委授予二人“湖北省道德模範特別獎”;3月26日,全國總工會授予兄弟倆“全國五壹勞動獎章”;9月,兄弟倆入選“中國好人榜”;今年1月8日,人民網“責任中國”評選委員會授予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及其母親“2010年度十大責任公民”;1月15日,湖南衛視攜手百度娛樂舉辦的2010年度沸點頒獎典禮,授予兄弟倆“最給力網絡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