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濟南有幾處名勝古跡。

濟南有幾處名勝古跡。

以下都是濟南的。

山東名勝之壹的千佛山。

千佛山位於濟南市南部,海拔258米,面積166公頃。它是濟南三大景點之壹。千佛山,古稱驪山,相傳是虞舜(舜是我國原始社會後期著名的聖賢之壹),在此耕種莊稼,故又稱舜耕山。隋煬帝開年間(581-600),佛教盛行,根據山勢雕鑿了數千尊佛像,修建了“千佛寺”,逐漸被稱為千佛山。唐朝貞觀年間,對其進行了修繕,“千佛寺”改為“興國寺”。自元代以來,廟會壹直在3月3日和9月9日重陽節舉行。戰後被毀,明清重建。建國後,1959建成公園。

風景秀麗的千佛山,山的北側有三條曲徑通幽,松柏環繞,濃蔭蔽日。如果走路不方便,也可以從山東周邊的山路坐車上山,那裏的名勝古跡很多。興國寺位於千佛山山腰,有大雄寶殿、觀音寺、彌勒殿、對花亭。千佛崖南側,有隋開帝年間佛像130余尊。從西到東依次是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和呂祖洞。驪山苑,位於興國寺東,是儒釋道三教的綜合體。有順廟、魯班廟、文昌閣和壹個亭子。在千佛山北麓,有壹個集四個石窟於壹體的萬佛洞。至此,遊客可以壹睹北魏、唐宋時期雕像的風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壹些零星的名勝古跡,如“湯懷亭”、“七言九殿”和“景雲禪觀”。爬上這裏,山下的春城盡收眼底。

千佛山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記載了無數的歷史典故。如唐代段在《酉陽雜酒》中記載了驪山的由來:“齊都與驪山相連,其上有古鐵鎖,大如人臂。巔峰時期的兩瓶左右。相傳在海中央,山神容易移動,所以海神鎖住它,鎖住它,飛到這裏。”在黔婁洞的石刻中還有壹個美麗的傳說:“黔婁先生去世時,他蓋了壹塊白布,非常小。當他蒙著頭時,他的腳露在外面,當他蒙著腳時,他的頭露在外面。孔子的弟子曾參的孫子曾Xi說:“如果妳把布斜著蓋,豈不是蓋得很緊?黔婁的妻子魏聰(音譯)說,“遮遮掩掩總比遮遮掩掩好。”。王先生活著的時候很挺拔,死後就歪了。這怎麽可能是王先生的本意呢?”這個故事作為佳話流傳至今。

近年來,千佛山公園有了很大的發展,包括桃花園、旅遊索道、方盈園、奇能滑道、十八羅漢、臥佛、高爾夫球場、大順石園、梨園和瀑布。1995被列為全省七大景區之壹,成為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以舜文化和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大型旅遊景點。

千佛山民風淳樸,每逢“重陽節”都會舉行山民大會。這個習俗沿襲了幾個朝代,至今依然存在。屆時將有商家前來開展經貿活動,各種地方特產,如山楂、柿子、花生等也將上市,場面熱烈。

靈巖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縣萬德鎮,距104國道8公裏,北臨濟南,南臨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它以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素有“不遊靈巖,不遊泰山”之稱。靈巖寺是中國的壹座古寺,唐宋時期有“四大奇觀之首”的美譽。靈巖寺初建於東晉,盛於北魏,盛於唐宋,居中國四大古剎之首。靈巖寺峰巒奇,景色秀麗,以幽深的景色和秀麗的泉石聞名於世。寺廟四面環山,深邃幽靜。寺內外的墨錠松、千歲潭、朗公石、“明鏡春曉”、“房山積食”、“孔明薛琴”等景點獨具特色。寺內古樹蔥蘢,奇石眾多,殿宇雄偉。靈洞曲劍和清風崔巒環繞著古寺,構成了壹幅多彩的畫卷。有千佛殿、墓塔林、碧芝塔、大雄寶殿等幾十處著名景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千佛殿中的40尊宋代彩色泥塑羅漢,是宋代泥塑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它們與真人大小相近,形態姿態各異,表情各異,栩栩如生,肌肉脈絡栩栩如生,壹直受到觀眾和專家的好評。梁啟超稱之為“天下第壹塑雕”;藝術大師劉海粟說:“靈巖以雕刻聞名,天下第壹,有血有肉,形象逼真。”此外,許多名勝古跡大多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畢達哥拉斯裝飾的“地獄中的蓮花”浮雕和“最後的半殿摩鹿加”,反映了阿育王的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