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假如我是壹只鳥詩歌朗誦

假如我是壹只鳥詩歌朗誦

《我愛這土地》

艾青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壹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寫於壹九三八年十壹月十七日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是壹篇情感真摯、深沈、濃烈的現代新詩佳作,壹次次喚醒我們對民族百年滄桑的回憶。

當我們把文字變成聲音,用朗誦傳遞對祖國的無限深情時,那份熱愛將感動每個人的心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壹切藝術感人的<BR>根本。張頌曾經說過:“態度、感情是朗讀根基的核心,是朗讀再創作的精華,是朗讀有聲語言的生命,是朗讀技巧的靈魂。”

作品寫於抗戰初期的1938年。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深沈的愛和對侵略者的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深情又激昂的詩——《我愛這土地》。

土地是我們永遠的故鄉,它養育了我們,給我們力量和夢想。詩中作者化身為壹只鳥,用激越深摯的歌聲唱出對這片土地執著的愛。

深沈的情感基調要求全詩在朗誦時應以稍慢、低沈的聲音為主,部分詩句稍輕柔、上揚。接著我們要循著詩人的情感基調,分析這種基調下豐富詩情的層次。

但所有技巧的前提是情感真摯,正如羅丹所說:“藝術就是感情。”只有真正理解詩人對土地的熱愛,理解詩人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至死不渝的深情時,技巧才能內化成感人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