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紅樓夢》裏。可見,在那個阿諛奉承的年代,作者感嘆紅塵中沒有人才彌補生命的浪費。由於長期的自嘆自嘆,悲觀厭世,產生了人生虛無的思想,於是有了《善之歌》,而《善之歌》所表達的人生虛無,與蘇軾在《念奴嬌》(不歸河)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壹樣的。“回想壹下公瑾,當小喬第壹次結婚時,他英俊而英勇。羽毛扇尼龍圍巾,有說有笑,都沒了。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法華。人生如夢,壹個個雕像還在月球上。”這是蘇軾被貶黃岡時感嘆自己無能的感受。由於他沒有機會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壹番事業,他只能在無助的心情下產生虛無主義的思想。曹雪芹既然看到清廷即將覆滅,自己無能無力彌補,深陷窮困潦倒之中,只能為自己的才華不足而嘆息。在《善之歌》中,他把功名、金錢、賢妻、兒孫視為虛無,即成敗,死後都是空的。這種虛無思想是極度嘆息和悲傷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