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余光中的思鄉詩句

關於余光中的思鄉詩句

1. 余光中思鄉的詩(幾首)

這個 沒有定數吧

不過 最出名的是 《鄉愁》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掉頭壹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著那片厚土”

2. 余光中的“鄉愁”全詩

全詩: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鄉愁 余光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創作背景:余光中的壹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賞析:全詩***四節。壹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壹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同的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壹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構思極為巧妙。

作者簡介: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余光中壹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7626134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沈,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 40 余種。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壹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3. 急需余光中寫的有關鄉愁的詩

詩歌評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壹,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壹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壹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

余光中作為壹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壹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壹枚郵票,那青年時的壹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壹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壹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壹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壹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

(《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

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壹條黃河的支流”。

美點追蹤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壹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

《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壹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湧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

它的形式美壹表現為結構美,壹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

統壹,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壹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

《鄉愁》***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註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回旋往復、壹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裏)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壹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壹枚”、“壹張”、“壹方”、“壹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寫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並考取了臺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余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

因此,他被譽為臺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壹。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壹首。

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沈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4. 余光中鄉愁詩

1、格律詩時期(1949-1956)

以《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為代表。大多數篇章均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韻。

2、現代化的醞釀時期(1957-1958)

以《鐘乳石》後半和〈西螺大橋〉為代表。開始衍出長短錯落的句式。

3、留美的現代化時期(1958-1959)

以《萬聖節》為代表。愛荷華大學的寫作訓練與藝術課程啟迪了余光中對現代藝術的接觸,並普遍吸收了西洋音樂,作品有抽象的趨勢。

4、虛無時期(1960-1961)

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為代表。這個時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憂郁蒼白裏創造英雄的幻覺,無法向傳統索取溫暖。作品中時常透露末世壹般的追悼,又始終無法自絕於傳統,而有「真空的感覺」。《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個人或詩壇的無依、空虛,也是壹個文化、民族對傳統的懷疑和對接受外來沖擊的疑惑。

5、新古典主義時期(1961-1963)

以《五陵少年》後半、《蓮的聯想》為代表。無論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單軌句法和雙軌句法的對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規則的分行之間的變化上,《蓮的聯想》都以二元手法將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推向另壹個高峰。

6、走回近代中國時期(1965-1969)

以《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題、同壹主題的兩面探索、性與戰爭的交相對映,均承載深刻。技巧及思考到達高峰。

7、民謠風格時期(1970-1974)

以《白玉苦瓜》為代表。作品吸收搖滾樂的浪漫精神,以回歸故土的民族意識面對眼前的現實。這個階段的余光中也掙脫了「我是誰」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許,期待自己經由生命的苦楚而臻於永恒的詩藝。

8、歷史文化的探索時期(1974-1981)

以《與永恒拔河》、《隔水觀音》為代表,詩作的知性漸漸多於感性,也較不刻意鍛字鏈句,而趨於任其自然。

9、寫實傷今、印證生命的秋收時期(1981以後)

以《五行無阻》、《高樓對海》等為代表。這段期間余光中既歌詠親情倫理、諷誦漢魂唐魄、參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鄉愁乘以文化的滄桑,由早年浪漫懷古轉為寫實傷今,成了低回的吟詠。

5. 余光中關於鄉愁詩歌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四韻》

《鄉愁四韻》 余光中

給我壹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壹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壹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壹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壹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壹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壹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壹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壹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壹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壹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壹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6. 余光中的生平情況簡介 以及有關鄉愁的詩句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灣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壹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壹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壹,壹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誌和理想的詩,壹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壹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余種。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