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10 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讓生活在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經過10多年的艱苦準備,終於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了。他對妻子蔣英說:“祖國解放了,我們該回去了。”
那時,錢學森已經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他的妻子蔣英也在音樂界享有盛名。但是祖國的召喚讓他們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壹切優越。
1950年8月,錢學森壹家準備乘坐加拿大航班離開美國。然而,美國國防部以莫須有的罪名通過海關扣留了他。之後美國司法部簽署了逮捕令,錢學森失去了自由。
在美國工作的10年間,錢學森為美國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專欄作家米爾頓·維奧斯特曾寫道:“金錢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壹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的壹顆亮星。”所以,當他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美國海軍副部長立即打電話給司法部:“無論如何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我寧願槍斃他,也不願讓他回家。”
錢學森沒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裏,他壹方面繼續他的科學研究,另壹方面堅持鬥爭,尋找回國的機會。1955年5月,他從海外華文報紙上讀到壹篇關於中國慶祝“五壹”勞動節的報道。其中,熟悉他家的世交陳叔同和毛主席壹起在天安門門檢閱了閱兵式。
錢學森立即給陳叔同寫了壹封信,請求祖國幫助他回國,這封信夾在蔣英給遠在比利時的姐姐的信中間,悄悄地寄了出去。陳叔同收到信的當天,就把信送給了周恩來總理。當時,中國和美國正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王炳南大使根據總理指示與美方進行了交涉。起初,美國拒絕承認拘留過任何中國公民,但當王大使拿出錢學森的信時,美國無言以對。最後,美國政府不得不勉強允許錢學森回國。
在美國的20年間,錢學森保留了他的中國國籍。他回憶說:“我在美國呆了這麽久,從沒想過會在那裏待壹輩子。”我這麽說是有依據的。因為在美國,壹個人參加工作,總會把壹部分收入存到保險公司,以備晚年之用。很多人都很驚訝我壹美元都不存。其實也沒什麽奇怪的,因為我是中國人,不打算在美國生活壹輩子。"
1955年9月,錢學森壹家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回國。臨行前,他告別了自己的老師——世界力學大師、美國超音速之父馮·卡門,並將自己的新書《工程控制論》送給了老師。馮·卡門看完書後對錢學森說:“妳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了!”
“外國人能做到,中國也能做到。”
歷經磨難,錢學森回到了祖國。
到達北京的第二天早上,他帶領家人來到天安門廣場。仰望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和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他無比激動。
1947期間,錢學森回到家鄉,在當時的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講授工程和工程科學,引起轟動。國民黨政府壹再挽留,但看到當時局勢混亂,他堅決拒絕,回到美國。現在,新中國誕生了,他的強國理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回國後不久,錢學森被組織到東北考察。壹路上,他參觀了新建的工廠、水電站、大學和研究所。從新中國成立六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中,錢學森切身感受到了中國* * *產黨領袖中國的強大,進壹步堅定了報國的信念。
訪問期間,錢學森參觀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陳賡將軍特地從北京趕到學院來接待他。陳賡熱情地對錢學森說,“哈爾濱軍工敞開大門歡迎錢學森先生”。在參觀壹個小型火箭試驗臺時,陳賡問他:“我們能制造火箭和導彈嗎?”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什麽不能做的?外國人能造,中國也能造!”
陳賡聽後哈哈大笑,激動地握著錢學森的手說:“妳要的就是這句話!”事後,錢學森才知道,陳賡是奉國防部長彭的指示來找他商量的。
回到北京後,錢學森經過慎重考慮,向中國科學院提出了成立機械研究所的建議。1個月後,力學研究所宣告成立,錢學森任所長。在周恩來總理的鼓勵下,他起草了《關於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提出了中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計劃、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錢學森的意見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中央軍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國家航空工業委員會,同時委托錢學森組建中國第壹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所。
1956 10 10月8日,錢學森回國壹周年之際,第五國防學院宣告成立。錢學森給新分配的156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開始培養新中國第壹批火箭、導彈技術人員。1957年2月,周總理簽署國務院令,正式任命錢學森為國防部第五醫院首任院長。
在此期間,錢學森還參與了1956至1967科學技術發展長期規劃綱要的制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壹個宏偉計劃。錢學森擔任12科學家組成的綜合組組長。計劃了57項重大研究任務,其中發展原子能、導彈、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和自動化技術是最緊迫的項目。這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新中國國防科技的主要奠基人之壹,錢學森做出了巨大貢獻。1960年,在他的具體領導下,中國研制成功了第壹枚導彈。之後,他親自主持了我國“兩彈組合”的技術研究和試驗工作,並於1966年成功發射了我國第壹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向中央提出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並於1968年擔任空間技術研究所首任所長。1970年,中國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新中國終於迎來了太空時代的曙光。
“我是中國* * *產黨黨員。”
當年,美國司法部逮捕了錢學森,說他是黨員。《紐約時報》後來報道說:“在1950到1955的五年裏,美國政府成了這位科學家的迫害者,把他作為外星* * *制作人逮捕,試圖改變他的想法,違背他的意願拘留他,最後把他流放到他的國家。”
1955年9月,錢學森回國途中在菲律賓馬尼拉港口停留時,有記者問他,“妳* * *是不是黨員?”錢學森回答:“黨員是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我沒有資格當黨員!”
錢學森是愛國科學家,為回歸祖國而奮鬥;錢學森不是黨員出身,卻因為愛國而被指責“生產黨”。但回國後的親身經歷,讓他產生了加入中國* * *制作黨的強烈願望。
1958年初的壹個晚上,錢學森來到中國科學院黨委書記張勁夫的家裏,鄭重提出入黨要求。1958 10,錢學森回國的第三年,力學所黨支部通過了他的入黨請求。1959 65438+10月,經中國科學院黨委批準,錢學森成為中國* * *生產黨預備黨員,同年6月112轉正。這壹天,錢學森激動得徹夜難眠。30年後,他回憶說:“建國10周年,我被接納為中國* * *生產黨的壹員。這個時候我很激動。我是中國* * *制片人黨員!我激動得睡不著覺。”
從此,錢學森以* * *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他說:“我在美國學的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我壹心要用我所學的科學技術來救國,我不懂政治。”“回到祖國後,我慢慢學習了馬克思主義,也學了壹點政治,覺得科學和政治必須結合起來。”
“即使是純技術性的工作,也有明確的政治方向。否則,技術工作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動力。”在給朋友的壹封信中,他寫道:“我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已近30年,並始終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
錢學森非常重視自己的思想建設。他是壹位偉大的科學家,壹生都在寫作。在他的書房裏,不僅有現代科技方面的書籍,還有很多哲學、政治、經濟、文學理論方面的著作。讓人肅然起敬的是,他的書房裏有《做壹個像雷鋒壹樣的人》、《雷鋒詞典》之類的書,他都認真讀過。他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對雷鋒的思想和行為進行了細致的歸納和總結,試圖提煉出具有規律性的壹般原理。
錢學森壹生榮譽無數,但他最看重的是做壹名優秀黨員。199110 6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壹級英雄模範獎章”。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楊親自為他頒獎。但是,錢學森在演講中說,“我今天不是很興奮,”他說。“就在這壹年,我讀了王同誌為《傳》所寫的序言。他在這篇序言中說,中組部把雷鋒、焦尤魯、王進喜、史來賀、錢學森作為黨員的優秀代表,解放四十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我非常興奮。我現在是勞動人民的壹員,和勞動人民中最先進的分子有聯系。”
“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錢學森說:“作為壹名科學家,我活著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終對我的工作滿意,那就是最高的獎勵。”
力學所成立期間,他按照技術科學的思路主持成立了各專業學科組,積極倡導學術民主,在科研面前不分尊卑壹律平等。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現代力學系,並兼任系主任。在給學生講課時,他發現很多工農子弟因為經濟困難買不起計算尺等學習工具,於是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新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中文版的稿酬捐給了系裏,幫助貧困學生購買學習工具。
作為我國國防科技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他不僅肩負著把握總體技術的重任,還經常在現場進行具體指導。在“兩彈組合”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期間,他盡壹切努力確保人民的安全。導彈上有成千上萬個部件,任何壹個部件出現故障都可能影響導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晶體管、電位器、電容、開關插座、螺絲和螺母。這對於需要思考很多重要事情的技術指揮官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很多了解錢學森的人都說他是壹個偉大的科學家,但他心裏永遠裝著人。20世紀60年代是中國國防科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全民生活十分困難的時期。為了保證科技專家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盡力照顧他們。聶榮臻元帥特地送了壹些豬肉給錢學森補充營養。有壹天,廚子看錢學森太累了,給他做了壹碗紅燒肉。平時開朗的錢學森突然沈下臉,批評工作人員:“妳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生活困難嗎?連毛主席和周總理都不吃肉。妳居然給我做紅燒肉。黨性在哪裏?”不僅如此,錢學森還將自己新發表的兩篇科學巨著的稿費作為黨費上繳。他說,我要和全國人民共度難關。
錢學森在領導國防科技工作期間,經常深入大漠戈壁的實驗基地。那裏惡劣的自然條件和人民生活的艱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他仍然關心著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思考著如何用科學改變那裏的環境。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發展沙產業的設想。他說:“中國的沙漠和戈壁大約有6543.8+0.6億畝,有農田那麽大。沙漠戈壁不是什麽都沒有長。”"沙漠和戈壁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沙產業是在‘不毛之地’從事農業生產的,是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這可以說是又壹項‘尖端科技’了!”他亦捐出港幣六億五千四百三十八萬元的何李基金獎予沙產業發展基金會。
錢學森現在已經94歲了,依然關心國家的長遠發展,思考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今年3月29日,在解放軍總醫院的病房裏,他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壹次長談。他說:“我今天叫妳來,是想和妳談談我最近壹直在思考的壹個問題,就是人才培養的問題。”我想說的不是普通人才的培養,而是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他從美國的大學教育談到了他的老師馮·卡門的教育方法,從他自己的科研經歷談到了中國很多著名科學家的成長經歷,從‘兩彈壹星’的研制成功談到了我們國家的長遠發展。他深刻地說:要“培養會動腦、有非凡創造力的人才。”回國後感覺國家很重視我,但是社會主義建設更需要錢學森,國家才會有大發展。”“我今年90多歲了。這是我思考中國長遠發展時所擔心的。"
這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