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 必背文學常識

中國 必背文學常識

第壹編 先秦文學(36學時)概況(1學時) 1、先秦文學的範圍。 2、我國文學的開端;原始歌謠和上古神話;神話是中華民族童年的百科全書,我國文學遺產的最早珍品。 3、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作為古代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無論在文學表現的對象和手法上均有開創的意義。 4、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了散文的興盛。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輩出,為我國散文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的詩人,以《離騷》為代表的優秀詩篇,充滿崇高的思想情操,愛國主義的激情和浪漫主義的神奇色彩,開辟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思考題:先秦文學的概況如何?第壹章 上古神話(2學時) 1、神話與神話的產生。神話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神話的產生與原始人的生產力水平及思維能力有密切關系;神話產生的途徑通常包括勞動生產和宗教活動兩個方面。 2、神話的內容。我國古代神話是非常豐富的,種類也十分齊全,諸如宇宙生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以及各種有關神格種類、習性、形態等描繪性神話,壹應俱全。 3、神話的藝術及其民族特色。上古神話是原始人浪漫主義精神的體現,它用誇張幻想的手段表達原始人對自然、社會的理解和想象。我國神話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內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表現不屈不撓、頑強執著的追求,贊頌壹往無前的獻身行為,具有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在藝術上色彩濃郁,富於幻想。4、神話的意義和影響。思考題:1、上古神話的內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系如何?第二章 周代詩歌與《詩經》(13學時) 1、古謠諺、咒語與周詩的形成。在《詩經》之前,我國古代詩歌已有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古謠諺及古咒語是早期詩歌的兩種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詩歌的前驅。周代是我國古代詩歌大繁榮的時期,除《詩經》外,保留在《周易》、《左傳》等書中的詩歌也為數不少,可與《詩經》相比勘。 2、《詩經》的體制與編纂。《詩經》***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首。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詩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東等省的全部或壹部分。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壹部分為貴族、士大夫的創作,絕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詩經》的收集整理,過去有種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獻詩之說、采詩之詩及孔子刪詩之說三種。今人多以為《詩經》的匯集成編,大約是由朝廷及地方諸侯及樂師***同完成。《詩經》在先秦只稱為《詩》或“詩三百”,漢以後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為《詩經》。3、《詩經》分類概述。①周部族史詩;②政治諷刺詩;③賦役詩;④農事詩;⑤情詩;⑥雜事詩。《詩經》是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反映,周代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情感均在《詩經》中有所印證。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長的歷史;有的表現貴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隸對社會政治的憂慮或不滿;有的表現貴族禮制生活及燕享酬酢、節日慶典;有的表現小國與小吏不堪驅使、抨擊勞逸不均的社會現實;有的展現周人農業生產的情況;有的表現愛情與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寫了周代婦女遭棄的社會問題;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關系與友情。總之,《詩經》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內容,是壹部現實主義的力作。 4、《詩經》的藝術成就。①《詩經》的現實主義藝術特征及手法;②敘事、說理、抒情、寫景、議論諸體兼備的藝術手段;③《詩經》的句式與章法;④《詩經》的語言藝術;⑤《詩經》的賦比興手法。思考題:1、何為六義、四始、毛詩、四家詩、變風變雅? 2、《詩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3、《詩經》的主要藝術特色是什麽? 4、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在《詩經》中有何具體體現?第三章 先秦歷史散文(5學時) 1、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基礎。社會大變革;思想文化領域的新空氣;社會發展對史書體例的新要求。 2、殷商至春秋時期的歷史散文。甲骨文、金文為古代散文體制的起源;《周易》為占蔔之書,其中也表現了壹定的歷史內容;《尚書》為最早的記言體的史書;《春秋》是最早的編年體歷史大事記。 3、《左傳》。《左傳》的作者;《左傳》的體例與內容;《左傳》的藝術:《左傳》雖然是壹部歷史著作,但具有豐富的文學性,它敘事註重故事性、戲劇性,有緊張動人的情節,長於寫戰爭,特別是城濮之戰、鞌之戰、肴之戰、長勺之戰,都記述得脈胳連貫,首尾完整而又變化多端,有聲有色。《左傳》尤其善於寫行人辭令。 4、《國語》。《國語》的體例及內容;《國語》的藝術:《國語》的成就遠不如《左傳》,不過其中也有寫得對話風趣、故事生動、人物性格刻劃得較為細致的出色篇章。 5、《戰國策》。《戰國策》的體例;《戰國策》的成書過程;《戰國策》的內容與藝術:《戰國策》所反映的是戰國縱橫家的思想,所刻劃的策士形象活躍生動,書中對政客及策士的權謀、譎詐進行了客觀的描寫,也記載和歌頌了某些有政治遠見、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人物和他們的生動事跡。《戰國策》在藝術上喜用誇張、比喻、寓言的手段,人物形象及故事均饒有風趣;語言風格縱橫恣肆,善用排比句,造成語言強勢,再加上辭采絢麗,生動傳神,語言能力比起以前的歷史散文,有了新的提高和發展。思考題:1、試分析《左傳》在描寫戰爭方面的成就。 2、試分析《戰國策》的語言風格。第四章 先秦諸子散文(5學時) 1、士的興起與諸子百家。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與士這壹階層的興起有密切關系,由社會各個階層轉化而來的士,成為此期活躍於政壇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風雲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與早期道家的格言體散文。《孫子兵法》謀篇布局的特點;《孫子兵法》的語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孔子的思想;《論語》精粹的語言藝術;《論語》對人物性格及語態的描寫。 4、對話式論辯體散文《孟子》和《莊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論辯特點;《孟子》的語言藝術;《孟子》的寓言藝術;《莊子》的思想;《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特點;《莊子》的寓言藝術。 5、論說體散文《荀子》與《韓非子》。《荀子》說理文的藝術;《韓非子》的寓言藝術。思考題:1、試析《孟子》散文的論辯技巧。 2、試析《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風格。第五章 屈原和楚辭(10學時) 1、楚文化與楚辭的產生。楚國社會政治背景;楚辭的產生與楚地民歌俗樂的關系;楚辭的產生與楚地巫系文化的關系;楚辭的產生與中原文化的關系。 2、屈原的生平與作品的真偽。早年得誌,任楚懷王左徒,與楚國貴族舊勢力的矛盾,奪稿、被讒、流落漢北,再放江南,自沈汩羅。屈原的作品《漢書?6?1藝文誌》著錄有25篇,其中某些恐為偽作。 3、心靈的回旋曲——《離騷》。《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壹首彪炳千古的長篇自傳體政治抒情詩。全詩深刻表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及其與楚國舊勢力之間的矛盾,傾吐了他的心理痛苦與傍徨,他對故土的熱戀與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成為氣壯山河的人間正氣。《離騷》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情緒激昂、格調高亢,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他還善於嫻熟地利用神話傳說的材料,馳騁想像,其中天界的巡遊,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此類描寫的經典篇章。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對後世的詠懷詩、詠史詩、懷古詩產生巨大的影響。 4、流亡漂泊組曲——《九章》。《九章》的編輯與得名;《九章》的內容;《九章》分篇解析;《九章》的藝術。 5、祭神組曲——《九歌》。《九歌》的內容;《九歌》的藝術。 6、屈原的其他作品及其影響。《天問》、《招魂》及其他。 7、楚辭的流變及其他作家。宋玉及其《九辯》、《風賦》等;楚辭對漢賦的影響。思考題:1、楚辭這壹新詩體產生的原因是什麽? 2、楚辭有何獨特的風格?如何表現? 3、《離騷》與《九歌》藝術風格之異同。第二編 秦漢文學(24學時)概況(1學時) 1、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二壹年統壹了長期分裂的中國,但不到十五年就覆滅。秦在文學上幾無建樹,只有統壹前的《呂氏春秋》、李斯的《諫逐客書》稍可稱道。 2、漢是中國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之壹。漢武帝時代的中國,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物產最豐富、國力最強盛的國家。但統治者的奢侈,對外的擴張,使人民付出了“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兩漢王朝後期的社會矛盾均異常激烈,各地起義暴亂不斷。這個時代背景對漢文學的發展有極大影響。兩漢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兩漢散文、漢賦、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 3、 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是兩漢史傳文的代表作。特別《史記》是紀傳體通史的鼻祖,是中國文學最傑出的散文作品之壹。兩漢的政論文也相當發達,漢初的賈誼、晁錯,宣帝時桓寬,東漢時的王充、仲長統都寫出的政論文。 4、漢賦是壹種新的文體。它主要從楚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文體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形式以主客問答為特點,韻散間用,善於鋪敘。漢賦雖在內容上多為漢帝國歌功頌德,但也不乏諷諫意義。在文體上漢賦對六朝文學影響頗大。 5、兩漢的樂府詩主要是底層人民的作品,多為“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風格質樸,長於敘事,其五言的形式對文人五言詩產生巨大影響。 6、東漢以後五言詩漸趨成熟,在詩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思考題:1、兩漢文學的概況如何?第壹章 秦及西漢前期散文和辭賦(3學時) 1、秦代文學。秦在文學上幾無建樹,只有統壹前的《呂氏春秋》、李斯的《諫逐客書》稍可稱道。《呂氏春秋》的體例;《呂氏春秋》的寓言藝術;《諫逐客書》在文體學上的意義。賈誼和漢初散文。賈誼的生平;賈誼散文的三種類型;晁錯的散文。 2、西漢的賦作家。賦體源流;騷體賦——以賈誼賦為對象;散體大賦的奠基者——枚乘及其《七發》;散體大賦的代表作家司馬相如及其《子虛賦》、《上林賦》;西漢的其他賦家——東方朔、楊雄。思考題:1、簡述漢賦發展的三個階段。 2、如何評價散體大賦?第二章 司馬遷和他的《史記》(6學時) 1、司馬遷的生平。他出生在壹個歷史學家的家庭,少年有家學淵源,誦古文及《尚書》、《春秋》等;青、中年時期的三次漫遊增廣了他的見聞,他也借機搜集了不少有關的遺事傳聞,對他寫作《史記》有直接幫助;開始寫作《史記》“草創未就”之時遭李陵之禍,進而發憤著書,並最終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2、關於《史記》其書。《史記》的體例;《史記》寫作的目的;《史記》的歷史觀。 3、《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內容。《史記》如何選擇傳主;《史記》如何寫傳主;《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傾向性。 4、《史記》人物傳記的歷史真實性與文學的藝術性。 5、《史記》人物傳記的文學成就。《史記》敘事生動傳神,描寫富於形象性。在史實的基礎上,常能通過取舍剪裁材料,突出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文章氣勢磅礴,又富於抒情色彩。並往往在書中借史事以舒寫憤懣,傾註入自己的感慨。魯迅先生曾盛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6、《史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思考題:1、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寫作的關系如何? 2、簡論司馬遷歷史散文的思想內容及藝術成就。 3、《史記》的論贊法和互見法如何表現第三章 東漢的散文和辭賦(2學時) 1、班固和《漢書》。《漢書》的體例;《漢書》的思想及藝術成就;《史》、《漢》比較。 2、東漢的散文。3、東漢的辭賦。思考題:1、如何評價《漢書》的思想及藝術成就? 2、東漢時期有何著名的散文作家及作品? 3、東漢辭賦的概況如何?第三章 漢樂府民歌(8學時) 1、關於樂府。樂府的機構及任務;樂府涵義的變遷。 2、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①表現富有階層生活的作品;②反戰作品;③表現農民與市民生活的作品;④表現愛情與家庭生活的作品。樂府民歌乃“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其作者大多身份地位不高,所以頗具有“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特征。詩中無論是寫上層人的奢華,還是寫下層人的窘況,均能以歌者本身的眼光去看,所以體現出鮮明的平民色彩和現實主義精神。3、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題材多取資典型事件或某些場景;敘事詩的體制,富於戲劇性的獨白和對話,具有壹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詩體形式自由,整散不拘,五言為主,夾以雜言;語言風格樸素自然。思考題:1、樂府民歌的思想價值有何體現? 2、簡論樂府民歌的藝術特征。 3、樂府民歌在詩體發展史上的意義如何?第三章 五言詩的起源和發展(4學時) 1、五言詩的起源。首先在漢代民歌中出現,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張衡、秦嘉、趙壹等都有五言詩作。五言詩比四言詩在言誌狀物方面更有優勢,也更易於再現詩體韻律的抑揚頓挫之美。 2、《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它反映了東漢末年士人的離別相思之苦與仕途失意的苦悶感傷。它的藝術特色是長於抒情,善於用平淡而優雅的語言表達深摯的感情。思考題:1、簡述先秦兩漢詩體的發展概況及《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發展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古詩十九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