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寫體現出了在家鄉看到的星空與海上的是同壹片星空,體現了作者懷念家鄉之情。此文通過對星空、繁星的細致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作者也通過寫景抒發了淡淡的離情。全文語言雋永清麗,耐人尋味,讀著這樣的文字,感到很親切,很自然,令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作品中三次寫繁星,由於主觀條件(年齡、閱歷、心情)和客觀條件(時間、地點、氛圍)的不同,表現出的意境和感受就不同。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1927年作者赴法留學途中。
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壹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壹步發展。
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後同船的中國學生計九人。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壹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護所。
2月18日,“昂熱號”郵船抵達馬塞。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三十八則。《繁星》是其中的壹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