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2古詩(大意)

2古詩(大意)

西江月亮

地平線上的月亮升到樹頂,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上城:稻花香裏,說是豐年好,聽聽蛙聲。

七八顆星在天邊,兩三分雨在山前。

下潭:舊日在茅店社區林邊,路轉到溪頭,忽見。

這個詞用的是西江月的詞牌,要求:

(1)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都是四句,1和2句都是六字,而且要求對仗。第三句是七個字,第四句是六個字。

(2)第二、三、四句的最後壹個字必須押韻。(幻燈片2中的文字為“蟬,年,片;前面換顏色,側面看。)

第三,欣賞這首詩

1.詩人描繪了壹幅盛夏江南山村的月夜畫卷,詩情畫意,景色優美動人,氣氛寧靜宜人。充滿了鄉土氣息。讓我們壹起來讀這首詩。

學生大聲朗讀整首詩。

2.這首詩是詩人退休隱居時的作品。辛棄疾詞具有悲壯激昂、豪邁奔放的風格特征。但他的作品也能呈現出美麗動人的景色,透露出活潑自然的情調。這首《西江月》是壹首很美的詞,就像壹首夏日的小夜曲,給人浪漫的享受。那我們就來仔細分析壹下這個詞。

“不驚明月,清風夜半吟。”(幻燈片5圖:山村月光圖,有樹枝,有鳥,有蟬。正文:同上)

問:這兩首詩描繪了壹幅什麽樣的畫面?

分析:先寫喜鵲驚月。明月出來,枝頭的喜鵲見光就飛。每次都寫蟬,半夜蟬鳴,可見天熱,為下壹部電影埋下了雨。本來走在黑暗中,明月出來,眼前壹亮,天氣悶熱,有微風。此時此刻是多麽愉快啊!驚喜鵲,對比詩人的從容,蟬鳴,使人感到鄉村越來越寧靜。

“稻花香中有豐收,聽蛙聲。”(幻燈片6圖片:池塘邊稻花盛開,金黃壹片,池塘裏有荷葉和青蛙。文字同上)

問:這兩首詩描繪了壹幅什麽樣的畫面?

解析:稻花香撲鼻,沁人心脾,蛙聲嗡嗡,嘈雜而安靜,鄉土氣息更濃。詩人為這位農民感到由衷的高興。稻香裏,不是別人,是青蛙。青蛙的叫聲好像是“豐年,豐年”。詩人自己也陶醉在豐收的喜悅中,覺得青蛙好像在為豐年歌唱。

問題:這是壹種什麽樣的寫法?(點擊幻燈片6後,文本出現:“側箔”)

分析:這是壹種側面對比的手法,給人的感覺是不懂人情卻懂得季節的青蛙也在為豐收而歌唱。青蛙如此,人更喜!作者通過擬人化和烘托的手法,表達了農村人的熱鬧氣氛和歡樂。

“天上有七八顆星,山前有兩三分雨”(幻燈片7圖:山中有雨,天上有幾顆星,路上走著壹個人)

問:這兩首詩描繪了壹幅什麽樣的畫面?

解析:如果上城是壹個陽光明媚的夏夜,它專註於事物;《下譚》是寫壹個夏夜的雨,著重寫人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話描述了壹場暴雨即將傾盆而下的天氣。烏雲幾乎遮住了天空,只有七八顆星星露在壹個角落裏,數目也很清楚。詩人寫星星不寫烏雲,只用星星暗示烏雲,既增加了畫面的美感,又不破壞景色。“兩三點就下雨了”,雨點很大,不緊,稀稀落落,把陣雨的前奏拍得惟妙惟肖。

問題:這張圖的組織有什麽特點?(幻燈片8:以漫畫的形式展示下面的作文)

分析:這幅畫的構圖頗有特色。上壹句,散落在雲外的星星形成壹個面,可見光線有多亮;最後壹句,雨滴形成線條,讓人仿佛聽到雨滴落地的聲音。前後兩句,從天空到山前,構成了壹幅美妙的立體畫面。這是壹句話,也像壹幅畫,有意象有韻味,字裏行間滲透著深刻的詩意。

“以前茅店社區在森林附近,路轉到小溪邊。”(幻燈片9圖片:溪流盡頭,峰回路轉又見茅店。文字同上)

問:這兩首詩描繪了壹幅什麽樣的畫面?

分析:詩人此處跳筆,後舉筆,使文境起伏,感情動搖。“豁然開朗”二字透露出“毫無疑問,沒有路,還有另壹個村子。”

4.這個詞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什麽?

解析:此詞最大的藝術特點是以“數”入詩,構成壹種優美的意境。在最後壹部電影中,數字“半”用來表示午夜。用“壹”字形容青蛙遍地都是。下壹部《七八顆星出天際,雨山前兩三點》,寫的是壹個夏夜的雨,真的很生動。天上有七八顆星,烏雲有縫隙;山前雨下了兩三點,大雨還在下。(幻燈片2上面提到的數字變色)這些數字運用的很巧妙。星星多了,就不可能有雨;如果看不到星星,可能會下大雨。只有稀稀落落的幾顆星,稀稀落落的小雨,構成了壹種清幽的境界來襯托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可見,數字不僅可以輸入文字,還與文字的境界有很大的關系。這個詞在這方面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啟發。

第四,分析話語中包含的情感

這首很好理解的小詞,沒有典故,沒有議論,用的是速寫的手法,清新活潑,搖曳多姿,描繪了壹幅鄉村夏夜的閑適寧靜的畫面。為什麽詩人描寫農村生活如此令人向往?

解析:由於辛棄疾以汙濁混亂的官場對抗寧靜祥和的鄉村,在官場受到迫害,卻能在鄉村獲得暫時的慰藉,尋求精神寄托(幻燈片2加詞:詞中閑適恬靜的田園生活是辛棄疾向往寧靜祥和生活的精神寄托)。就像他的朋友陸遊說的,“農家農家不比城市爭惡。”正是在這種復雜的情感下,辛棄疾寫出了“西江月夜走黃沙路”這樣鮮活的鄉土詞,聯系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抱負,才能更深刻地領略這些詞的美。

天井沙的秋天(1)

(元)白樸

孤村的夕陽②,

西部寒鴉,輕煙老樹,

壹個小小的飛影(4)。

青山綠水,

白色的草,紅色的葉子和黃色的花。

[註釋]

①天凈沙:曲牌名稱

②日落:日落。

③西部寒鴉:寒冷天氣返回森林的烏鴉。

(4)洪飛的陰影下:大雁的影子掠過。

天邊的晚霞把夕陽染成了黃色,籠罩著遠處壹個孤零零的村莊。黃昏中,烏鴉棲息在古樹光禿禿的樹枝上。這時,壹只鴻雁飛了進來,在地上投下壹個小小的影子。我順著它的身影望去,遠處是藍山綠湖,還有點綴其間的白草、紅楓葉、黃菊花。秋天是多麽荒涼壯麗的景色啊!

雖然與馬致遠的《秋思》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前兩句以《孤獨的村莊》為引,刻意渲染秋暮的冷寂。《壹個小洪飛》給冰冷的靜態畫面帶來了活力,引起歌曲表達情感的轉移。然後詩人用藍、綠、白、紅、黃五種顏色,由遠及近、由高及低、多層次、多側面地立體描繪了美麗的秋景,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這首歌充滿了藝術張力,壹筆兩寫,成功地將秋天的蕭瑟景色與明媚艷麗的景色結合起來,以賞心悅目的秋景作為歌曲的主旋律,是又壹首寫秋的佳作。

前兩句描述了第壹張圖。作者捕捉了村落、太陽、夕陽、炊煙、樹木、烏鴉這六種自然景物,然後用孤獨、墜落、殘疾、輕盈、蒼老、寒冷這六個帶有相同情感色彩的詞語去觸摸它們。六個意象的並置,使整個畫面籠罩在壹種蕭瑟的氣氛中,讓人感受到壹種強烈的秋意,照顧到了“秋”這個話題。《夕陽西下》不僅指出是在傍晚,還傳達了壹種“夕陽無限好,被即將到來的黑夜掩埋”的無奈和惆悵。孤獨的小村莊,樹木枯槁蒼老,烏鴉出沒,毫無生氣,還有蒙蒙的“輕煙”,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到心酸和迷茫。在這裏,作者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了壹個荒涼、蕭瑟、荒蕪的秋景圖。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此荒涼冷清。再看“影中小飛”的場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這張圖色彩鮮艷,明亮,充滿活力,在環境氛圍上與上壹張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也是壹片秋景。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反差?作者想表達什麽樣的思想感情?對比這兩張圖,我們找不到明確的答案。如果聯系到元代白樸不想做官的態度,答案就不難理解了。圖中的“小”是李白《送裴十八圖南去嵩山二》中的壹句:“舉手指向,難談。沒有早晚,水是清的。”小說中的“洪飛”也有同樣的效果,都是作者本人的隱喻。白蒲並不想在朝廷謀職,而是希望自己像壹只展翅高飛的天鵝,飛離那個蕭瑟、寒冷、毫無生氣的地方,找到壹片自己滿意的、充滿生機的樂土。所以陰影下的“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地,可以理解為作者的隱居之地,是他心中的景象。意境開朗平和,沒有消極的感覺,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應該屬於想象性寫作。在這首樂曲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把“心中的情景”與當時的真實環境放在壹起,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