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就畫風而言,康熙琺瑯彩瓷器的外墻都是彩畫,沒有白底,沒有詩詞。
在內容上,改變了康熙朝單調的有花無鳥的繪畫方法,畫花鳥、竹石、山水等畫面,配以相應的詩詞和書法優秀的藍印,成為瓷與書、詩、畫相結合的藝術瑰寶。
第二,
底錢方面,康熙朝的底錢多以康熙禦制、宋制為主,有藍、紅、料,其中以藍料居多,黃錢以紫砂器為主。
雍正朝的底款多為宋體、雙排藍料,少部分為楷體、雙排清華。
乾隆朝底錢多為雙排藍錢,字體多為宋體,少數為四字或六字篆,未見紅黃錢。
◆設備類型
傳世的康熙琺瑯沒有放大鏡,瓶狀物體高度不超過25厘米。多為盒、碗、盤、杯、壺,其中碗所占比重最大。
◆胎釉
康熙琺瑯主要采用景德鎮燒制的素白瓷為胎。為了達到銅胎畫琺瑯的效果,以內壁有釉外壁無釉的逆瓷為胎,在胎外壁塗琺瑯色,然後入窯燒制逆瓷,再進行彩繪。瓷胎比銅胎更細膩潔白,把色料襯托得更加鮮艷潤澤,其繪畫效果也比銅胎畫琺瑯色好。
◆繪畫
傳世的康熙琺瑯彩有紫琺瑯彩、紅琺瑯彩、綠琺瑯彩、黃琺瑯彩、藍琺瑯彩。此時的琺瑯色與銅胎琺瑯色具有相同的特點。有色材料都是進口的,其中以玫瑰紅和胭脂紅顏料最為突出。
◆裝飾品
康熙琺瑯彩瓷器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花紋主要模仿青銅胎琺瑯。裝飾圖案多為花卉,有牡丹、荷花、菊花、玫瑰、牡丹、牽牛花、繡球、石竹等。琺瑯彩繪花卉中還有“萬”、“壽”、“長”、“春”等吉祥句。
◆金錢知識
康熙搪瓷器底部標有書法篆刻,“康熙禦制”四字框用藍色或胭脂紅書寫。黃琺瑯本《康熙禦制》四字盒為紫砂壺底、碗蓋;此外,還用紅寶書《康熙禦制》在永樂白胎上繪制琺瑯器物。只看到壹個四字刻物,就是胎腳刻的“康熙禦制”,是康熙燒制的紫砂琺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