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壹、十大將領之壹,粟裕的壹生充滿了許多傳奇,從壹個出身優越的富家子弟,到壹個在全軍享有盛譽的傳奇名將。尤其是他和妻子楚青的夫妻恩愛,更是讓很多人羨慕。
1907年8月10日,蘇宇出生在湖南懷化市會同縣龍符鎮楓木樹腳村。從小就壹邊練武壹邊練武。作為湘西山區的武術少年,他不僅有過硬的真功夫,更是壹位學識淵博的書生。
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之壹,粟裕的名字盡人皆知,但作為壹直站在他身後的妻子楚青,她也應該被世人所知。她和粟裕壹起戰鬥生活了四十多年,也為黨和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923,10年3月,楚青出生在壹個銀行家的家裏。她的祖籍和出生地是江蘇省揚州市。作為進步人士,他的父親詹克明早年就參加了革命。楚青受我父親的影響,很早就走上了革命的征程。
1939年3月,楚青加入了中國* * *制作黨,此時她還只是壹個16歲的姑娘。楚青在老壹輩革命家中很年輕,但抗戰時期加入革命隊伍的人,幾乎都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
作為年輕女兵的代表,楚青比其他女紅軍更有見識,更有文化。像楚青這樣的革命女性,壹生默默無聞。如果不翻看他們的簡歷,任何人都很難知道他們有如此波瀾壯闊的人生。
楚青,原名詹,小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立揚州中學。1937年2月揚州淪陷,第二年楚青加入皖南新四軍。因為有文化,語言能力強,在部隊表現很好。後來進入新四軍教導總隊第八支隊,在新四軍速記訓練班學習。
壹次極其驚險的經歷,堅定了楚青的革命信念。
其實有壹個關於楚青參加新四軍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揚州失陷後,日軍到處燒殺搶掠。為了躲避日軍的殘暴,楚青和全家人躲在家裏的柴房裏。這個房子裏有壹個小隔間,通常在隔間前面放柴火,然後堆壹些雜物。
有壹天,壹個日本人來到楚青家,在屋前屋後轉悠,終於找到了這間柴房。於是他用刺刀挑柴火,結果在撥弄柴火的時候被木棍戳到了眼睛。就這樣,初晴壹家僥幸逃過了這次搶劫。後來,楚青的父親詹克明通過關系給美國壹家教堂捐款後,壹位美國牧師親自來接他們脫離危險。
後來,楚青到上海後,進入揚州中學上海派班,但她對學習已不再感興趣,決心參加抗日救國,報效祖國。次年秋天,楚青和妹妹瞞著父母,和壹個同學的朋友去了新四軍。雖然被父親和四叔制止,妹妹被迫回家,但楚青還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這段經歷讓楚青深刻認識到,沒有國家就沒有家,只有把日本鬼子趕出去,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晚年,楚青談起自己的革命經歷,就像壹個心胸寬廣的人壹樣平實自然,從來不談個人的政績。
令人驚訝的是,每當她說起粟裕將軍,都會壹改往日的用詞,小心翼翼地選詞,卻表現得像個很幸福的小女孩。看得出來,楚青和蘇羽是情深意切,多年後在她記憶中依然記憶猶新。戰爭年代,她和丈夫粟裕相親相愛,苦難與* * *結下了深厚的夫妻感情。
粟裕將軍的愛情故事
鐵人也有溫柔的壹面。1939年,粟裕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這個時候,蘇羽還是單身。按照現在的話來說,32歲的他,簡直就是大齡男。為了找壹個賢惠的女人來照顧粟裕的生活,新四軍領導對粟裕的婚事格外重視。
蘇羽沒談過戀愛,其實平時也沒時間想,所以很多領導都自告奮勇幫他著手介紹對象。有時候,緣分就是這麽奇妙。粟裕在皖南新四軍教導隊工作時,認識了壹個女孩,印象特別好。這個女孩就是當時只有16歲的革命女青年楚青。
蘇羽遇到楚青後,對她來說是壹見鐘情。為了不錯過這種緣分,蘇羽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但出乎意料的是,楚青壹開始拒絕了。蘇羽甚至因為這件事吃了壹段時間的苦頭,但最後,幸運的是,她如願以償的找回了美貌,成就了令人羨慕的革命夫婦。
蘇羽的女神楚青。
楚青與粟裕相識於皖南1939年春。此時的楚青剛入伍,正在軍部學習速記。而正巧蘇羽回軍區參加會議,在他們第壹次見面的時候,初晴還以為領導們應該和自己談談工作分配的事情。於是楚青告訴粟裕,希望把自己調到前線。粟裕見了,說:“妳好有野心!”。
壹個多月後,蘇羽主動給16歲的楚青寫信。信的具體內容我們就不透露了,但可以確定是壹封求愛信。
蘇羽在信中明確表達了對楚青的愛,但楚青似乎並不在意,因為她覺得自己還年輕,目前的重心在工作上,所以根本沒有給蘇羽回信。
但是已經愛上初晴的蘇羽並沒有氣餒。他放下手中的領導權,給初晴寫了第二封信,並請江南指揮部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將這封信當面交給初晴。王集成把信遞到楚青身後時,開玩笑地說:“妳要請我吃糖果,我給妳帶了好東西!”
沒想到,王集成這樣做激怒了楚青。她連看都沒看,直接把信撕成了碎片。後來得知此事的蘇羽只能無奈地說:“我不能怪她,因為她有選擇的自由。”但他們兩人之間的緣分並沒有消失。從軍事速記班畢業後,楚青被分配到了位於粟裕的總部。
兩個人同時在壹棟樓辦公,也就是所謂的“低頭不擡頭”。這個時候,楚青的內心很矛盾。因為作為壹個革命者,她的誌向是能夠上前線殺敵,所以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男女之間的愛情。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楚青開始采取刻意回避的態度,盡量減少與蘇羽的接觸。
她原本想通過這種“冷處理”讓蘇羽放棄她。然而,蘇羽卻表現得若無其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非常嚴厲,在職場上從來不考慮子女的事情。每當楚青遇到困難時,他都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久而久之,乳臭未幹的楚青開始放松了對蘇羽的警惕。
其實楚青15歲參軍的時候,粟裕已經是31歲的小夥子了。他當時是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比楚青大壹倍多壹點。但是按照部隊的規定,蘇羽不僅已經過了部隊要求的結婚年齡下限,已經是壹個合適的大齡未婚青年了。
蘇羽第壹次見到楚青的時候,對她印象非常好,認為楚青是壹個很努力,很有戰鬥力的女學生。最重要的是楚青長得清秀帥氣,在眾多女兵中尤為突出。蘇羽對楚青壹見鐘情,但他沒想到的是,楚青壹次次拒絕了他。
後來,當蘇羽再次向楚青表白時,楚青給出了教科書式的回答:“國恨家仇未報,現在不想談個人問題。”就這樣,楚青冷淡的形象開始在職場中傳播。“太清高”“太驕傲”是學生對她的評價,其實都是在為蘇羽打抱不平。
陳毅甚至不得不面對蘇羽說:
“改就改,別急,我還在等婚宴呢。”
看得出來,陳老師沒有蘇羽那麽好的耐心,但是蘇羽卻說:“沒有,我已經把她掛在心裏了。”雖然第壹眼看上去很惡心,但卻表現出了鐵人的柔情。陳毅最後無奈地說:“妳,愛情的概念和指揮戰鬥是壹樣的。妳認準了目標,就不會改變。”
耐心地品嘗愛情,楚青被它感動了。
這是蘇羽“碰壁”後對楚青的肺腑之言。不要小瞧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壹百字,但是沈甸甸的。楚青似乎也感受到了蘇羽的真誠,也認定這位年輕的局長很老實。但想了想,她說:“首長,雖然妳是好意,但我現在還是不想想這件事……”。
粟裕則堅定地說道:
“我會耐心等待。”
就這樣,粟裕不急不躁,壹年又壹年默默等待著初晴,壹等就是三年。後來在多次戰鬥中,粟裕不僅指揮得當,還多次獲獎。渡江、戰黃橋、開蘇都讓蘇羽在楚青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楚青也對蘇羽有了更深的了解。
執著追求,贏得美人芳心
之後,楚青對蘇羽的傾慕油然而生,而蘇羽對楚青的追求更是堅定不移。1940的秋天,蘇羽適時再次向楚青提出了結婚的問題。他說,“有的女同性戀給我寫信,有的給我介紹別人,我不動心。當我遇見妳的時候,我覺得妳與眾不同。這是我理想中的情人形象和氣質。”
那時候的蘇羽確實有氣勢。愛壹個人,就要百折不撓,堅持到底。這壹次,楚青的態度終於緩和了下來。她說,“我追求自己的獨立,不想從屬於別人,也不擅長人際交往。這種性格不適合做首席妻子。如果我們結合,妳以後會失望,我會內疚。”
但是,蘇羽早已愛上了這個女孩,於是他追求她,說:“我會尊重妳的人格,保證妳的獨立。”蘇羽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後來楚青嫁給他後,粟裕在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真的幫助楚青成為壹個更合格的革命者和妻子,就像壹個哥哥壹樣。
1941年18年2月26日,18歲的楚青和34歲的蘇宇終於在戰友的祝福下,在江蘇黃海邊的小村莊石家莊結婚了。從此,夫妻攜手走過了40多年風雨飄搖的生活。從最初的抗拒到願意嫁給蘇羽,楚青不僅表現出了對愛情負責任的態度,更體現了承諾與妳相伴壹生的忠誠。
兩人的婚後生活很幸福,外表完美,和老公壹起唱歌,讓壹些還沒結婚的同誌很羨慕。蘇羽和楚青的愛情可以說是經得起考驗的。因為粟裕的鍥而不舍,楚青才會重新審視新四軍的重要領導地位。
據說楚青最初收到蘇羽的情書後憤怒地說:“妳作為新四軍的高級將領,不應該主動去討好壹個小姑娘。這簡直是不計後果!”
與蘇羽結婚後,尤其是在戰場上目睹了蘇羽創造的壹個又壹個戰爭奇跡後,楚青忍不住被丈夫的傑出才華深深折服。
為此,楚青暗暗慶幸自己嫁對了人。婚後,他們生了兩個兒子和壹個女兒,將愛情升華為長久的陪伴。從拒絕蘇羽到崇拜丈夫,楚青曾多次感嘆,蘇羽不僅是我的領導,更是我的兄弟和夥伴。我對他的敬佩和佩服是深深的,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楚青和蘇羽是43年的夫妻。蘇羽死後,楚青壹直對他念念不忘,給大家講蘇羽的事。
大將粟裕病逝,楚寫了壹篇悼詞:“寄吾心”。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享年77歲。蘇羽死後,最難過的當然是楚青。在丈夫的追悼會上,她親筆寫下了壹份追悼詞:“我記得我的長相,我的兄弟,我的伴侶。酸甜苦辣* * *品嘗,崎嶇坎坷,能不記得。”短短幾句話,寫出了相愛的夫妻感情。
其實,丈夫蘇羽離開她後,楚青的心很沈重,她永遠也忘不了他們在壹起生活的那段時光。為此,她還寫了壹首詩《對不起》:
詩的意境可謂真摯悠遠。楚青用這首詩寄托了她與蘇羽和* * *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深厚情誼。如果丈夫如此,妻子還能要求什麽呢!楚青在粟裕去世後,每當提起他們之間的往事,他都仿佛沈浸在過去的歲月裏。
蘇羽和楚青結婚後,不僅兌現了當初的承諾,蘇羽也壹直尊重楚青的個人意願。不管怎樣,夫妻二人都有商有量,特別支持楚青獨立外出打工。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奮戰,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績。
新中國成立後,楚青本來是調到外地的,但因為當時粟裕的情況和身體都不好,她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崗位。主動申請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也就是粟裕的工作單位,這樣就可以每天照顧粟裕了。從這壹點可以看出楚青對蘇羽的感情有多深。
15歲參加革命的老前輩楚青去世,享年93歲。
2016 2月21淩晨10: 05,楚青完成了人生的最後壹程。作為黨的忠誠戰士和無產階級革命家,她從不追求個人名利,生活中依然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默默地繼承了黨的工作精神和作風,為後人樹立了值得崇拜的榜樣。
有人評價楚青時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把她獻給* * *最壯麗的事業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楚青不僅嚴守個人底線,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猶豫,也贏得了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尊重和愛戴。
楚青作為壹個* * *制作人,即使在革命成功後,依然是壹名普通的軍人。雖然她是粟裕將軍的情人,但她從不冒充高級幹部的妻子。在實際工作中,我還是很努力,很認真的。她從未脫離人民群眾,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楚青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壹個革命軍人和黨員的人生追求和高尚品質。她和蘇羽在篝火之旅中結下了愛情的果實,壹生相愛。直到蘇羽去世,他們依然珍惜這段感情。
楚青作為千千萬萬革命女性的傑出代表,從她高尚的品格中可以看到所有革命女性的魅力。作為壹個中國女人,她對丈夫和孩子的愛更加珍貴。作為壹對經得起考驗的革命夫婦,楚青和粟裕用生命詮釋了愛情的本來面目。
她和老公蘇宇雖然16歲,但是兩人之間並沒有代溝。蘇羽不僅把楚青當老婆,還把她當小妹妹壹樣疼愛。楚青和蘇羽結婚後,夫妻二人雖然已經分居兩地,但正是因為距離拉近了彼此的心。
如果把足智多謀、聰明伶俐的蘇羽比作呼喚愛情的天使,那麽嬌小美麗、咄咄逼人的楚青就是懂得回應的天使。雖然兩人最初的接觸並不順利,還是楚因為年齡差距三番五次的拒絕了蘇羽。
好在蘇羽往前走了99步的時候,楚青向蘇羽邁了最堅定也是最關鍵的壹步,讓兩個人可以相擁,白頭偕老。
粟裕死後,楚青獨自走過了32年的春秋。她的余生,更像是丈夫蘇羽生命的延續。粟裕去世後,楚青整理出版了他的遺作,如楚青撰寫編輯的《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軍事文集》、《粟裕對中蘇戰爭的評論》等,為後人研究粟裕軍事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
有煩惱,有疏遠,有誤會,有隔閡,有陪伴,有堅定,有長情,有恒心。也許這才是老壹輩父母的真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