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7月7日,生於波希米亞卡裏施特。
1866年、開始學習鋼琴,教師維克洛林、布勞施。
1969年、受益於鋼琴師布洛羅什。
1870年、在伊格拉夫舉行第壹次公開演奏會。
1874年、13歲的弟弟恩斯特去世。
1875年、9月20日進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聲、作曲。開始創作歌劇《恩斯特·馮·斯瓦本公爵》
1876年、在鋼琴和作曲課中獲獎,在伊格拉夫和維也納舉行鋼琴五重奏和小提琴奏鳴曲。
1877年、再獲鋼琴課獎,在伊格拉夫通過中學結業考試。
1878年、幫助布魯克納將其《第三交響曲》改編成《鋼琴二重奏》,開始創作《悲嘆之歌》。
1880年、第壹次受聘擔任哈爾夏季劇院的指揮。
1881年、在菜巴赫擔任指揮。
1882年、在奧爾姆茨擔任指揮。
1884年、在卡賽爾擔任指揮,完成《旅行者之歌》
1885年、在布拉格擔任指揮,完成《青春之歌》第壹卷。
1886年、在萊比錫擔任尼基什的助理指揮,在此期間,應韋伯後人之請,根據《三個平托》的片斷編寫壹部歌劇。1888年、在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擔任指揮三年,創作《第壹交響曲》。11月20日,《第壹交響曲》在布達佩斯公演,
親任指揮,開始為《少年魔角》譜曲。
1889年、1月,在布達佩斯指揮《萊茵的黃金》和《女武神》的演出。
1891年、在漢堡歌劇院擔任首席指揮。
1892年、率漢堡歌劇院去倫敦演出瓦格納的《指環》和《特裏斯坦》以及貝多芬的《菲岱裏奧》,完成《青春之歌》第二、三卷。
1894年 開始創作《第二(復活)交響曲》,其間彪羅去世。
1895年、3月4日,《第二交響曲》在柏林公演,理查·施特勞斯任指揮。
1897年、皈依天主教,5月起,在維也納皇家歌劇院任指揮,至l907年止。完成《第三交響曲》。
1898年、完成《悲嘆之歌》。
1900年、開始創作《第四交響曲》。
1901年、6月,《第三交響曲》在克雷費爾德公演。11月25日,《第四交響曲》在慕尼黑公演,均親任指揮。
1902年、3月10日,與阿爾瑪·申德勒結婚,創作《第五交響曲》、《亡兒之歌》。
1904年、11月18日,《第五交響曲》在科隆公演,親任指揮。開始創作《第六交響曲》。
1905年、《亡兒之歌》和《呂克特的五首歌》在維也納公演,親任指揮,創作《第七交響曲》。
1906年、5月27日,《第六交響曲》在埃森公演,親任指揮。
1907年、創作《第八(千人)交響曲》,7月5日,大女兒瑪麗亞·安娜去世。幾天之後,發生壹次心力衰竭,年底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
1908年、1月 1日,在大教會指揮上演《特裏斯坦》,年底出任紐約愛樂樂團指揮。9月19日,《第七交響曲》在布拉格公演,親任指揮,完成《大地之歌》。
1909年、完成《第九交響曲》,開始起草《第十交響曲》。
1910年、9月12日,《第八交響曲》在慕尼黑公演,親任指揮。
1911年、5月18日,在維也納去世。11月20日,遺作《大地之歌》在慕尼黑公演,布魯諾·瓦爾特任指揮。
1912年、6月29日,《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瓦爾特擔任指揮。
2、德彪西法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在三十余年的創作生涯裏,形成了壹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73年入巴黎音樂院,在十余年的學習中壹直是才華出眾的學生,並以大合唱《浪子》獲羅馬獎。後與以馬拉美為首的詩人與畫家的小團體很接近,以他們的詩歌為歌詞寫作了不少聲樂曲,並根據馬拉美的同名詩歌創作了管弦樂序曲《牧神午後》,還根據比利時詩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戲劇創作了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他擺脫瓦格納歌劇的影響,創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表現手法。鋼琴創作貫穿了他的壹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貝加摩組曲》接近浪漫主義風格;《版畫》、《歡樂島》、兩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則是印象主義的精品。管弦樂曲《夜曲》、《大海》、《伊貝利亞》中都有不少生動的篇章。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壹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癥,於1918年德國進攻巴黎時去世。
3、勛伯格勛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響詩《光明之夜》、《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室內交響曲》、歌劇《期望》以及為朗誦、男聲合唱和樂隊而寫的《壹個華沙的幸存者》。此外還有幾首弦樂四重奏和許多鋼琴、聲樂作品等。 勛伯格除寫有大量音樂作品外,還有許多音樂理論著作,其中有《和聲學教程》、《和聲的結構與功能》和《風格與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勛伯格在美國的洛杉磯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4、巴托克巴托克,貝拉 (Bartok Bela,1881-1945),現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壹。生於匈牙利的納吉聖米克洛斯,自幼學習音樂,十歲登臺演奏自作鋼琴曲。1903年畢業於布達佩斯音樂學院,1907年任該院鋼琴教授。
1905年開始從事匈牙利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並將研究範圍擴大到東歐各國、北非和土耳其,收集民歌達三萬首以上。並對民歌的結構來源作了科學的分析,寫了三部論著和數篇文章。這對他的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形成了以民間特點為主,充滿節奏活力與豐富想象的獨特風格。
主要作品有歌劇《藍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劇《奇異的滿大人》,樂隊曲《舞蹈組曲》、《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的音樂》、《樂隊協奏曲》,三部鋼琴協奏曲,六部弦樂四重奏以及許多樂曲、鋼琴曲。其生活與創作道路坎坷不平,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由於法西斯迫害,於1940年流亡美國,生活淒苦,精神孤獨,終因白血病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