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親子活動大班遊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子活動大班遊戲教案1活動設計背景
該班孩子年齡大都在4歲左右,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下,過著唯我獨尊似的小皇帝、小公主似的生活。本次活動主要給幼兒壹個展示自己才能的平臺。增強幼兒參與意識,有利於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借此機會讓各位家長能夠親自看到並積極參與本次活動。拉近親子間的關系。讓孩子懂得長輩愛自己,自己也要回報長輩的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樂意與同伴、家長壹起參加遊戲活動,增進家園、親子情感。
2、感受父母***同活動的樂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孩子懂得長輩愛自己,自己也要回報長輩的愛。
活動準備
1、提前頒發通知,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準時參加活動。
2、音響、兩張紙板、收錄機、四個套圈、氣球五十個、八套積木等等。
活動過程
壹、師幼互動,早操展示。
1、《勾勾手指頭》。
2、《隊列隊形變換》。
3、《功夫》。
4、《汽笛操》。
5、《遊戲天使》。
6、《媽媽的寶貝》。
二、、兒歌、詩歌比賽。
1、準備好十五首兒歌、十五首詩歌。
2、幼兒可以采用個人搶背兒歌,搶背詩歌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幾人壹組的形式搶背搶賽;還可以采用全班齊背齊唱的形式等去進行才藝展示。
三、老師、家長、幼兒壹起***進午餐。
四、親子活動環節。
1、遊戲名稱:《活板橋》。
玩法:把家長和幼兒平均分成四組,每組人數相等,家長給幼兒搭橋,幼兒交替在紙板上跳,繞過終點和家長跑回起點,以接力形式將紙板傳給第二位家長,以此類推以最先傳完為勝者。
規則:幼兒前進時腳不能離開紙板,不能踩在地上。
2、遊戲名稱:《套圈》。
玩法:把家長和幼兒平均分成四組,每個家庭拉開距離排成縱隊,當老師發令開始時,每對幼兒將圈從頭上套入再取下交給家長,家長從頭上套入再取下交給第二個家庭,以此類推,傳完後,再從後以此回傳給第壹個幼兒,那組先套完為勝。
規則:每個幼兒和家長必須把圈套入腳下再取出下傳。
3、遊戲名稱:《螃蟹抱蛋》。
玩法:壹個家庭為壹組,六組同時比賽,老師發令後和幼兒手拉手將氣球抱著橫著走向終點,先到者為勝。
規則:要橫著走,氣球不能掉,掉了從起點重新開始。
4、遊戲名稱《搭積木比賽》。
玩法:選八組家長和幼兒,家長和幼兒比賽看看那壹組先搭好。取前三組為優勝者家庭。
五、總結整個活動過程及活動後的感受。
教學反思
11月8號早晨,小朋友們笑瞇瞇地拉著爸爸媽媽們的手,陸陸續續地趕到了學校。壹進教室,孩子們就驚呼不已,壹個個躍躍欲試,準備在今天大顯身手。9點正,活動開始了,孩子們進行早操展示時,家長們也站在孩子的身邊,模仿著自家孩子可愛的動作跳起了早操,孩子們可認真了,跳的早操比平時訓練時還要棒很多。然後就是孩子們的兒歌、詩歌等的才藝展示,孩子們積極的參與,在自己家長的面前表現得好極了。後來的親子遊戲活動更是把熱鬧的氣氛推到了高潮。在親子遊戲比賽中,更是把孩子和家長們的情緒調節到了最高點,每個孩子和父母,大膽的相互配合,在熱情濃郁的氣氛中,比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孩子因為沒拿到第壹名而哭鼻子的;有家長為了給孩子拿第壹而不小心滑倒的;有比賽完了還不想離開的……活動開展得很順利,也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認可。
時間轉眼即到,在孩子們的依依不舍中,他們告別了老師,牽著家長的手壹蹦壹跳地回家了。經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孩子們似乎和我又親熱了不少,他們大膽的向我述說他們那天的感受,並希望還想再玩壹次,我感覺孩子們和我們老師、家長的親密關系更深了壹層。
親子活動大班遊戲教案2遊戲背景:
本學期我們拓寬思路,抓住了“布”的教育契機,用廢布構建我們的園本課程,在布上做文章,並生成了“布”的主題活動。主題性遊戲《好玩的布》既有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提升,也是對生活的再現,更給幼兒提供了創造的自由空間,帶給幼兒無限的樂趣。
遊戲目標:
1、幼兒在遊戲中鞏固對布的認識,體驗布在生活中的運用。
2、幼兒能利用布的多種作用,互相合作,創造性地進行遊戲。
3、嘗試用布進行各種創作,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材料準備:
1、舊廣告布、舊條幅。
2、各式各樣的零頭布、布制玩具
3、設置“布藝壹條街”場景。
4、對布有壹定的認識。
5、玩過跳繩,踢毽子,舞龍、袋鼠跳、溜溜布的遊戲。
6、時裝表演用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壹、我和布兒做遊戲。
1、出示各種各樣的布(布制玩具),激發幼兒“玩”的欲望。
師:小朋友們,這段時間我們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布,而且還做了很多很多的布玩具
妳們都知道有哪些?(幼兒交流)
幼:溜溜布、布口袋。
幼:跳繩、沙包、毽子。
師:孩子們,和老師壹起玩起來吧!
(幼兒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玩舞龍,還有小朋友在玩袋鼠跳的遊戲。在開放的.狀態下,幼兒重溫著以往的遊戲。)
2、集體玩溜溜布遊戲
二、欣賞布藝
布貼畫:老師用零頭布制作的布貼畫。
布條加工廠:老師和幼兒用布條***同制作的玩具、畫等。
印染坊:收集的以及教師印染的各種印染布。
時裝設計苑:老師和幼兒用平時收集到的舊衣服、舊廣告布等設計的各種服裝。
民間布藝:家長和老師壹起收集到的民間布藝如:花布鞋、老虎頭鞋、手提
包、裝飾畫等等。
三、自選制作
(1)師:剛才妳們都看到了什麽?
(2)師:小朋友可以到各個“廠房”去試壹試,做壹做。(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嘗試制作。教師重點關註活動難度較大的區域,並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合作、交流等)
四、展示交流成果
(1)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交流、展示。
親子活動大班遊戲教案3活動準備
知道我國壹些城市的名稱。
活動目標
豐富對城市和地名的認識。
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並快速地接說遊戲兒歌。
學會與同伴壹致地進行對話,並隨兒歌輪流對答進行問答遊戲。
活動過程
壹、教師通過提問,引出主題。
二、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全體幼兒邊拍手邊進行問答遊戲。
2、開火車的人,邊拍手邊說:"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了"。
3、全班幼兒邊拍手邊問:"開哪裏?"和"誰來開?"
4、開火車的人必須隨兒歌的節奏迅速答出"開什麽地方"和"某某人開"。如果答不上來,就停止其遊戲壹次。
三、教師先扮開火車的人,與全體幼兒進行對答遊戲。
四、教師扮開火車的人,與個別幼兒進行"開火車"遊戲,鼓勵幼兒聲音響亮地與教師進行對話。
五、教師引導幼兒將火車開往全國各地,豐富遊戲的內容。
1、教師:火車除了能開到北京去,還可以開到哪兒去呢?
2、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教師先請壹幼兒扮開火車的,大家壹起邊拍手邊回答。兒童
親子活動大班遊戲教案4筷子遊戲
1 搬運乒乓球 給孩子壹雙筷子,讓他平著端好。妳在筷子上放壹些比較輕的東西, 如乒乓球,讓孩子平端著筷子從桌子的這壹邊搬運到另壹邊去。
效果:可以培養孩子的註意力,提高手臂肌肉的調節能力。
2 玻璃杯樂器組 準備幾個透明的玻璃杯,分別裝上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擺放。讓孩子用筷子去敲擊,註意聽水量不同的杯子,發出的聲音有什麽不同。
效果:可以讓孩子理解水量的多少和音高的關系,逐漸領悟音階的概念。
3 筷子“三角鐵” 用線繩把筷子的兩端綁在壹起,就能做成壹個三角鐵。然後,妳再讓孩子拿壹根筷子,去敲擊這個“三角鐵”。演奏開始了!
效果:用平平常常的物體,就可以制作出“樂器”,這可以激發孩子創造的欲望。
4 聽壹聽筷子的聲音 準備木頭、竹子、塑料等幾種不同材質的筷子,用它們來互相敲擊,發出不同的聲響。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對聲音的分辨力,還能鍛煉臂力。
5 夾豆子 準備2 個盤子,在其中的壹個盤子裏放上壹些豆子,讓孩子用筷子把豆子夾到另壹個空盤子裏。如果孩子還不太會用筷子,可以先讓他夾比較容易夾的東西,如棉花球、爆米花等。
效果: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提高精細動作水平。
6 堆高塔 準備多雙筷子。將每兩支筷子交叉擺放,交錯上升,慢慢地往上堆,就可以堆成壹座高塔了。如果搭得好的話,最後形成的會是四邊形的塔。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註意力,還能幫助孩子建立空間概念。
7 小小指揮家 給孩子放壹些平時喜歡聽的古典樂曲。讓他拿筷子,按音樂的節奏來練習指揮。如果有機會,不妨帶孩子參加音樂會, 讓他對音樂指揮有真切的感受。
效果:音樂指揮練習可以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鍛煉節奏感,還能讓孩子體會指揮家的感受,提高想象力。
8 鍋碗瓢盆交響曲 把廚房裏的鍋碗瓢盆拿出來,讓孩子用筷子盡情地敲擊,從中感受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效果:敲擊動作對釋放情緒很有好處,可以讓孩子得到充分的宣泄。敲擊不同物體時發出的不同聲音,還能提高孩子的感知力。
Tips: 1.孩子玩筷子時,壹定要註意安全,不要讓孩子拿著筷子到處跑。
2.經常讓孩子使用筷子做遊戲,可以讓他逐漸了解筷子的特性。
3.多讓孩子使用剪刀(兒童專用),對以後使用筷子也有幫助。
4.開始時要讓孩子夾大塊壹些的東西,讓他有成就感,熟練後再夾小的東西。
5.筷子用得好的時候,妳壹定不要忘記好好誇獎孩子壹番。
很多人會認為,叉子比筷子容易學,所以常常會忽視叉子的作用。其實,叉子用好了,同樣會對頭腦的發育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叉子遊戲
1 重塑橡皮泥 準備壹些橡皮泥,先讓孩子充分地揉、捏。然後把橡皮泥平鋪在盤子上, 再讓孩子拿叉子去盡情地壓、按、刮,看看橡皮泥會變成什麽樣子的。
效果:揉、捏橡皮泥的過程,可以鍛煉孩子的觸覺;用叉子在橡皮泥上雕刻出不同形狀的東西,可以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2 繞線繩 準備壹些線繩,繞成壹個小卷。教孩子把叉子叉在線繩卷上,然後將叉子按壹個方向旋轉,看看叉子是如何將線繩卷起來的。卷好後,再往相反的方向旋轉,慢慢地解開線繩卷。
效果: 旋轉線繩卷的動作,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手腕關節和肌肉的活動;正反兩個方向的旋轉,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3 用叉子作畫 帶孩子去沙土較多的花壇裏玩的時候,可以帶上壹把叉子,讓孩子用叉子在沙土上畫出各種圖案。在家裏,還可以在叉子上塗上不同的顏料,讓孩子拿著在紙上畫,看看會出現什麽樣的圖案。
效果:在沙子上畫畫,可以讓孩子了解沙子的質感。畫畫也是讓孩子表達情感的好方法。
4 叉食物 把胡蘿蔔、芹菜、蘑菇等質感不同的蔬菜裝在盤子裏,讓孩子用叉子分別叉起這幾種不同的蔬菜,體會它們各自不同的質感。
效果:由於蔬菜的質感不同,孩子在使用叉子去叉的時候,需要使用不同的力度,這可以鍛煉手部不同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