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與其他民族相比,阿拉伯古典詩歌具有很強的即興性、沖動性和思想的膚淺性。他們的詩人不願、也不善作認真仔細的思考,他們不是字字推敲的寫詩,而是即興吟詩,因此阿拉伯詩歌往往是神經質的、情緒化的,語言多於思想,情感多於理智,沖動多於克制。他們不能對事物和現象作全面的思考和觀察,眼有所見、心有所想,便發為詩。因此他們的詩沒有嚴密的邏輯結構和思想脈絡。
(3)阿拉伯詩歌缺乏豐富的想像,這大概是由於單調的沙漠環境限制了阿拉伯詩人的想像。他們的詩歌意象通常由他們最熟悉的幾種東西構成,即沙漠、小草、駱駝、馬等。狹窄的想像力使他們的詩歌缺乏新鮮生動的比喻,主題、題材、風格也被壹代代的重復,顯得單調。
(4)阿拉伯詩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功利性。蒙昧時代的詩歌兼用來記事,宣揚詩人自己,鼓勵團結部落,諷刺打擊敵人,用來談情說愛以及社會交往。帝國統壹後的詩歌,又密切服務於政治和宗教。詩人為獲取名利,競相用詩歌阿諛奉承、投機鉆營。這種詩歌工具化的傾向,妨礙了阿拉伯詩歌的進壹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