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壹萬首古詩的最後壹句用綠絲垂下

壹萬首古詩的最後壹句用綠絲垂下

最後壹行壹萬首古詩掛著綠色的絲綢掛毯,編起來有壹棵樹高。

原創作品:

柳樹/柳枝的歌詞

作者:何

碧玉扮作樹,垂下萬條綠絲掛毯。

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

詩歌翻譯

高大的柳樹披上了新綠的葉子,柔軟的柳樹垂下,像壹萬條綠色的絲帶在輕輕地飄動。

誰的巧手剪下了這片薄薄的嫩葉?原來是二月溫暖的春風。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文學鑒賞

第壹句話講的是樹,柳樹就像壹個被打扮得婀娜多姿的美人。柳,與碧玉單獨比較,有兩層含義:壹、碧玉這個名字與柳的顏色有關,下壹句話中的“綠”與“青”是互為表裏,相輔相成的。第二,碧玉這個詞永遠會在人們心中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壹詞用於典故,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壹首《碧玉曲》,其中“碧玉破瓜”成為名句。還有南朝蕭藝的《采蓮賦》,也很有名,後來形成了成語“小家碧玉”。“碧玉扮作樹”很自然地把這棵柳樹和古代淳樸美麗的窮姑娘聯系在壹起,和壹襲碧綠色的連衣裙聯系在壹起,可愛又充滿青春活力。

所以第二句就聯想到了下垂的柳葉,那是她身上婀娜多姿的青絲裙帶關系。中國是壹個絲綢生產大國。絲綢是天然纖維中的皇後,它以高貴、奢華、優雅而聞名。所以,這棵柳樹的魅力可想而知。

作者簡介

何(659~744),唐代詩人,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進入李正殿書院讀書,參與撰寫六經和文編。後轉任禮部侍郎,又轉任秘書監,故稱“何建”。心胸寬廣,豪放不羈,有“談情說愛”的美譽。唐天寶三年(744),退居道士。他與、張、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子”。全唐詩十九首。他的山水畫清新通俗,無心求工卻有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