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詩歌和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它們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先秦時期的詩歌仍然是以儒家,墨家為代表的入世思想為主,而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就變成了以道家為代表的出世思想為主。
先秦的文人士大夫們依舊積極的尋找改變國家的政策方針,所以是以入世思想為主。先秦最著名的詩歌主要是兩部,壹部是以《詩經》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文學,另外壹部是以楚辭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文學。而前者在先秦時期更受到大眾的推崇。因為他更強調壹個文人士大夫對於國家的貢獻,能為自己的國家、能為全天下的統壹奉獻多大的力量。這壹時期雖然也有壹些道家思想,但總體而言,依舊是以儒家為代表的入世思想,積極向上的這種成分為主的。
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受到了魏晉時期玄學的影響,更強調壹種道家道教的消極避世的思想,和先秦的積極入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過了東漢,三國,魏晉等各方面的國家分裂之後,到了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們對積極入世,對於國家的政體大多數,有的是壹種消極避世,想要隱居山林的思想。所以在他們的詩歌當中,大多數表達的也是這樣的壹種思想,比較出名的有東晉時期的陶淵明,竹林七賢等人對這壹時期的文人士大夫的影響,後面很多的文人士大夫在效仿他們。大多數選擇隱居山林,而不選擇出來做官。可以說他們對當時的世道,對當時的國家,已經徹底的絕望了。所以在詩歌上的表現壹種消極絕望的態度。
綜上所述,由於所處時代背景以及時代文人的想法不同,先秦詩歌依然是以積極入世的思想為主的,而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就已經表現得消極避世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