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寫作指導 巧用詩詞
中國古代詩文是壹座豐富的寶庫,它以深刻的思想內涵、高超的藝術手法熏陶了壹代又壹代文人學士.古人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典詩文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這無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創新"的壹條有效便捷的途徑. 1 詩意的題目在命題時善於引用,讓題目成為作文的焦點,讓讀者壹看就有壹種全文凝聚壹點,以此寫下去有壹瀉千裏的感覺.如果想表現英雄人物個性的多樣性,就可以"萬紫千紅總是春"為題,"萬""千"二字道出英雄代有才人出,"紫""紅"二字形象表明英雄人物鮮明的多樣化個性,"春"字寫出了英雄人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正是這壹朵朵姹紫嫣紅的"花"才裝扮了我們壹窮二白的內心世界.這些詩句因用的巧妙別致,富有詩情,令人拍案叫絕. 作文出彩自題始,眾多高分作文都很重視擬題,詩意的標題可以讓作文占盡先機,而我們只需要引用壹句恰當的詩詞即可. 2 詩化的結構古代文人詠詩做文都很講究章法.詩文都有其完整的框架結構與情感脈絡.再加上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構思文章的行文結構.不僅能使作文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壹點.2004年湖南高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這那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貫穿全文情感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作文行文轉換和情感推移的標誌,不僅巧妙地串起了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壹些生活細節,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結構放大開大合.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和感觸.作文如果想在高考中脫穎而出,除了立意高遠、語言優美外,巧妙的結構也是不可或缺的.化用古詩詞的情感線索來安排文章結構,會讓妳的作文綻放出創新的火花. 3.1 引用詩句引用名句能使本來蒼白無力的話變得生動形象,更容易打動人,有時候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名句的恰當運用,的確為語言增添了生趣,增強了傳情達意的功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名句無疑是使我們語言之渠清涼如許的活水. 恰當地在行文中引用詩詞名句,確能鑄就妙語美文,能把我們的積累化作才情,展現給別人. 例如"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我找到了壹份真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找到了壹種悠閑;"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我找到了壹份淡雅;"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找到了壹種悲壯. --《90後的夢》 這幾段文字,均選自學生作文.就是因為作者善用詩詞佳句,信手拈來,使得文章語言亮麗,富有詩風雅韻,如縷縷茶香沁人心脾,讓人心蕩神馳.也使作者的思想滲入了壹些古典情節,變的越發厚重.較好地體現考生的文學積累和修養,給人耳目壹新之感. 3.2 化用詩句圍繞作文主題,化用詩詞裏的故事情景、文學典故,名言名篇的意蘊,以自己之"意",融他人之"境",用自己對詩歌的獨特感悟,結合作文立意,以此構思裝點全文,可使文章意蘊深厚,產生厚重悠長的美感. 例如作文《我最愛的梅》妳站在懸崖百丈冰處,"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因為這樣的氣魄,所以艱難的長征中,妳把五嶺當作細浪,烏蒙當作泥丸,戰火硝煙的背景中,閑庭散步似的邁過無數如鐵的漫漫雄關,所有的艱險與挫折,只是妳枝幹的寒雪,抒寫妳絕世的風采和超凡的智慧.挺立絕壁之巔,妳給後人留下永不可企信的高度,使整整壹個民族,和著東方紅的旋律,高吟"待到山花爛熳時,她在從中笑",笑出的是坦蕩的梅魂.作者巧妙化用杜甫和 *** 詩詞原句,以自己對詩人作品的理解,緊扣題目"我最愛的梅"贊美或悲天憫人、或豪邁灑脫的精神氣質,從不同角度詮釋了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化用的詩句與文章內容相契合,增強了語言的表達力和感染力,補充、增添了原詩的意境,讀來瑯瑯上口,使全文氣勢更加恢宏,格調更加高遠.總之,寫作是壹個廣泛閱讀、不斷積累的過程.同學們在平時的練筆中若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不斷感悟,多積累傳統文化精髓,按上述方法化用古詩詞名句入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妳的作文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