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論蘇軾夜遊承天寺的心理活動

論蘇軾夜遊承天寺的心理活動

《承天寺夜遊》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寫的壹篇散文。選自《東坡支林》第壹卷,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當時因為烏臺詩案,作者被貶黃州。對月夜景色進行了優美的描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壹個片段。

本文表達了蘇軾的苦悶、自我解釋、自慰、自我解惑,同時表現了蘇軾樂觀的人生態度。

原文

Genpox,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脫衣服睡覺,正好看見門上的月光,高興的起來散步。想到沒有和我壹起玩的人,我去了天後宮找張懷民。人們沒有睡覺,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庭下,若水空,水中藻草交錯,竹柏掩映。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這麽自由的人。

翻譯:

2006年10月12日(或1083年10月12日)晚上,我脫了衣服準備睡覺的時候,正好看到月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去散步。我以為沒有人可以陪我玩,就去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睡,所以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院子裏滿是月光,像死水,清澈透明,水裏的水藻和薺菜混在壹起,原來是竹柏的影子。什麽夜晚沒有月光?哪裏沒有松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不在乎名利卻能從容四處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