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就說說沈香吧。
1?
中國有使用熏香的悠久歷史。根據現有史料,我國對香料植物的利用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植桂花燒艾蒿,屈原《離騷》歌曰:戶以利服艾,謂之不可賞蘭。唱出香木香草之歌,托付之。
古人對香的使用是很講究的,有雅俗之分:風香、淡雅香、頌香。風香指日常香料物品;《幽香》著眼於文人的精神追求,延緩思考增加記憶,與文學接軌;頌香就是去廟裏燒香祭祀,香就會香起來,風俗就忘了。
秦漢疆域擴大,南方的香料逐漸流行。絲綢之路也將南亞和歐洲的香料引入中國。檀香,沈香,冰片都是常見的。人們研究香料的特性,做出獨特的香氣,“香方”的概念就出現了。從單壹產品進化到組合香料是壹個重要的發展。此時香火廣泛流行,有各種精美的熏爐。
博山爐從西漢到魏晉南北朝,已經流行了700年。給皇帝玩東西的官員提前上香,玩東西的時候也要有“雞舌香”(用來上香)。
魏晉南北朝佛教傳播,道教和佛教都提倡用香。隋唐時期西域香料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社會的繁榮為香文化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文人墨客對香尤為青睞。香的用途也經過了精心的分類:會客、安眠、修行。
宋代洪的《香譜》等壹批香學專著的問世,標誌著香文化進入了全盛時期。各種宴會、慶典都要燒香,很多人負責燒香。文人雅士多設香宅,呼朋喚友,贊賞評論。荷香配方工藝精良,有香印(又稱“香印”,用模具將香粉壓制成特殊圖案或文字),增添了不少趣味。
當時的衣食住行都與香有關:
衣服,古代的衣服多是絲棉的,容易被蟲咬,有香味可以防蟲。
吃有助於食材入味。
居住,宮殿多以香木柱梁,芳香四溢,去濁清透。
好的,可以坐馬車出行,掛香球爐,所以叫“香車寶馬”,香飄萬裏。
沈括的《孟茜筆談》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香制品,如沈香、檀香、樟腦、皂莢等。,可以壹起燒,防止瘟疫。還有最早的線性香的文字記載:用白芷、甘松、獨活、丁香等。作為熏香粉,加入榆樹皮作為糊和劑,熏香可以制成線條狀的條狀。壹直延續到明代,熏香已被廣泛使用,並形成了成熟的生產技術。
2?
沈香是壹種木材,香料和中藥。當樹幹受傷時,會分泌大量樹脂愈合,產生壹種芳香的組織。密度很高,入水就沈,所以叫“沈香”。古語有雲,“沈香”(沈,同沈)常指“沈譚長麝香”之“沈”。《本草綱目》中記載,瑞香科植物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其香味入脾,清心理氣,是極佳的藥材。
沈香自古就被列為第壹香。沈香和檀香不同,沈香是“打結”的,是樹脂和木頭混合在壹起的固體冷凝物。壹般來說,密度越高,凝聚樹脂越多,質量越好。通常,沈香根據能否沈入水中分為不同等級:沈入水中者為“沈水”香;其次是半浮半沈,即“疊香”(疊,由竹木編織而成),又稱“註(音“炒”)香”、“水香”;再次,少許入水,浮於水面,稱為“黃熟香”
壹般來說,按產地大致可分為惠、邢沈、齊。回沈安主要位於越南中部的芽莊、順化,包括中國的老撾、越南、廣東、廣西和海南。星洲(安汶)水槽:分散在安汶島、蘇門答臘島、加裏曼丹島、帝汶島等地。
根據香味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為熟結、生結、脫落、漏蟲。
壹、熟節:樹木衰老幹枯後,躺著或埋在土裏,經年累月,最後留下的是以石油為主的冷凝物。
二、結子:刀斧劈砍,蛇蟲咬損,樹幹用樹脂保護,傷口附近形成香。
三、脫落:樹枝腐爛後產生的香味。
蟲漏:樹木因昆蟲和細菌腐爛而形成的香味。
沈香從傷到香,經歷了壹個很長的生長期,至少需要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壹塊優質沈香可以形成上百年的時間。所以產量很少,很珍貴。古人贊美沈香“集天地靈氣千年”不無道理。
天然沈香產量有限,如今多為人工栽培。在樹幹上切或鉆壹個“傷口”,或者鋪上真菌產生沈香。但即使是人工培育,壹般也需要10年以上的香樹才能做香。
優質者質地致密,堅如巖石,顏色多為綠色、棕色或黑色,以秦安最多。含油量高的沈香往往顏色較深,容易點燃,燃燒時甚至能看到沸騰的重油。天然瑞香科,木紋、毛孔清晰,不會褪色、脫油。後期處理基本沒有木紋和氣孔,會有變色或者明顯的脫脂。
3?
自古以來,沈香就被用來拜佛、把玩或焚燒。
壹、禮佛沈香是禮佛的壹級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
二、把玩各種工藝品,如手鐲、吊墜、掛件、擺件等。
3.熏蒸和焚燒壹直為文人貴族所喜愛。香味淡雅甘甜,沁人心脾,使人平和淡定,疏通氣機。在現代生活中,沈香也常用來調理身心。無論是在家開會還是辦公室辦公,點上沈香都會帶來壹種優雅的藝術享受,烘托家庭的溫馨,消除內心的煩躁。
古人用香與大部分琴棋書畫有關,都是沐浴焚香,彈琴品茶,道教相伴。這種優雅的習俗也壹直流傳至今。在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註重養生和精神滿足,香文化正在慢慢回歸人們的生活。
為了方便日常使用,沈香香主要以線香或藝術雕刻的形式出現。
壹、線香,常見於線香,可細分為豎燒“豎香”和橫燒“橫香”。
二、線圈香也叫“環香”。盤繞成螺旋形的熏香可以用支架懸掛或熏制。
三、香粉又稱“最後的香”,是粉狀的香,使用時要用壹些香器。
四、佛珠原名“念珠”,源於持佛、佛三寶,以除煩惱、報障礙之名。
其中,線香因其方便而流傳最廣,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無竹芯直香制品是用沈香、骨料、天然粘結劑壓制而成,早在宋明時期就已出現。傳統工藝從選料、研磨、過篩調味、成型烘幹、窖藏,要經過幾十道工序。
配套的熏香套裝很簡單,壹個香爐或者香爐,隨便插。慢慢點燃,刷掉明火,稍等片刻。火暗淡後,碳味消失,香味慢慢上升,可以感受到醇香。
但需要註意的是,壹些便宜的線香,雖然名為沈香,但摻雜了化學香精,不僅不能清心養心,反而對身體有害。現在很多寺廟提倡限制燒香,也是為了盡量減少化學原料的過度燃燒,給人、建築、樹木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多了解香文化,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好處。
很簡單的壹個提示:香是用來熏香的,熏香的線條很精致。原因是香粉和天然粘合劑在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縫隙。成品點燃到壹定縫隙,香灰會自動脫落。很硬或者搖壹搖就掉了,經常混有化學粘合劑。
現代人被濃重的化學香味、洗面奶、沐浴露、洗潔精……包裹著,失去了真正的嗅覺。而沈香,香味變化不是那麽強烈,卻是壹種自然的回歸。給自己壹些時間去適應沈香的優雅,這種對自然清香的記憶就是最大的精神滿足。
全文完畢,謝謝!
本文同微信官方賬號千魚齋。
我們的文創店:/GaTUf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