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據說與二戰後的“不結盟運動”有關。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印度總理尼赫魯提出“不結盟運動”,即廣大中小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會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壹個結盟。1961年,第壹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導國之壹,印度自我膨脹,自認為是除美蘇之外的“世界屋脊”。中國人嘲笑他們不自量力,叫他們“阿三”。
除了第壹種解釋,後面的解釋各有不同,但有壹個共同點,都與上海租界的印度警察有關。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迫開埠,外國列強在上海建立“租界”,是“國中之國”。在租界內,外國列強制定和推行自己的法律法規,中國政府無權幹涉。從1845到1943,上海的“租界”持續了近百年。在“租界”,列強設立自己的警察局管理治安,英國“租界”警察局(巡警所)雇傭大量印度人擔任基層警察(巡警),這些印度警察主要來自印度錫克族。至於原因,錫克族雖然在印度只是少數,但他們身材高大魁梧,有尚武傳統,作戰勇猛,所以是印軍的主要來源之壹。英國當局也願意雇用錫克教印度人當警察。
二、壹種解釋是,在上海租界,中國把列強國家中的外國人(如英、法、美、德)稱為“洋鬼子”,給外國人幹活的中國人稱為“二鬼子”,雇傭的印度警察稱為“三鬼子”。這樣印度人就和“三”聯系在壹起了,而上海人習慣在方言中單音節詞前加“a”,於是“三鬼子”逐漸演變成了“三”。
第三,另壹種解釋是,印度警察的臂章上有三個橫標,當地人俗稱“三個頭”。因為印度警察通常在中國普通人面前欺負別人,所以人們有時會斥之為“印度阿三”。
四、第四種解釋是“阿三”的“三”不代表數字三,而是英文“Sir”的發音。印度警察也會說英語。當時國內的人管他們叫“先生”(看過港片的都知道,香港人也管警察叫“先生”),但上海話習慣加“啊”,於是稱呼印度警察的“啊先生”逐漸變成了“阿三”,最後成為所有印度人的稱呼。
這個解釋也和英語發音有關,但這個解釋中的“三”是英語“說”的發音。印度警察作為基層警察,總是要和上海的普通人打交道,但是壹方面這些印度警察的英語不太好,另壹方面上海普通人的方言本地人也不太懂,所以不要說外國人。所以這些警察和上海人交流的時候,就像是“雞同鴨講”。雙方即使說了很久,做了很久的手勢,也不壹定能理解對方的意思。印度警察為了強調自己說的話,會反復說“我說”,用上海話發音,又變成了“阿三”!
另外有壹種解釋是,二戰前大印度地區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然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壹共三個國家;也有說是出自電影《西遊記》等等。
以上解釋,筆者更傾向於第四種和第五種。原因有二。第壹,“阿三”這個詞在漢語中出現得很晚,最多到100多年前。在中國歷史上,民間與印度的接觸是在近代,以上海為中心。第二,上海話裏有很多從英語音譯過來的詞。比如上海人把精於算計、會占便宜的人叫做“門檻精”,這個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ONKEY”的音譯。還有羅宋湯的“Russian”,來源於“俄語”的發音等等。所以“阿三”這個詞很可能來源於上海話中英文單詞的發音。
妳覺得哪個解釋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