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黍苗,陰雨膏之,[1]
悠悠南行,召伯勞之。[2]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3]
我行既集,蓋雲歸哉。[4]
我徒我禦,我師我旅,[5]
我行既集,蓋雲歸處。
肅肅謝功,召伯營之,[6]
烈烈征師,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出處:
中華詩詞-先秦-詩經
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壹匡天下。
壹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出處:
中華詩詞-魏晉-曹操
詠懷古跡五首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杜甫
秦中寄遠上人
壹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1]
北土非吾願,東林懷我師。[2]
黃金燃桂盡,壯誌逐年衰。[3]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孟浩然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