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煥
黃河遠在白雲之上,
萬仞是壹座孤立的城市。
強弟何須怨柳?
春風不經過玉門關。
[註釋]
1.涼州詞:當時流行的壹種曲調(涼州詞)的歌詞。
2.黃河上遊:看黃河的源頭。
3.孤城:指守衛邊境的孤獨城堡。
4.齊:古代長度單位。壹個氣相當於七八尺。
羌笛:羌族樂器。
6.柳:指壹首叫《折柳》的歌。唐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7.度:穿越。最後兩句的意思是,為什麽羌笛會奏出《斷柳》這樣悲傷的曲子,抱怨楊柳不開,春來晚了?要知道,玉門關外的春風是吹不起來的!
[簡要分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歌詞,不是詩名,而是盛唐時期流行的曲子名。開元年間,我國駐隴右使臣郭誌雲收集了壹批西域樂譜,呈獻給唐玄宗。玄宗把它們交給教坊翻譯成中國樂譜,用新的歌詞唱出來,以這些樂譜產生的地名作為曲名。後來很多詩人喜歡這個曲子,給它填了新詞,唐代也是如此。
王誌煥的詩,寫的是戍邊將士的鄉愁。它蒼涼而慷慨,悲涼而不失力量。雖極力渲染兵士不得還鄉的憤懣之情,卻毫無抑郁之感,充分顯示了盛唐詩人的曠達胸懷。
第壹句“黃河遠在白雲之上”抓住了俯視的特點,描繪了壹幅動人的畫面: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流而下,遠遠望去,猶如從白雲中流出。第二句“萬仞山的壹座孤城”描述了壹座邊陲的孤城。在群山和河流的包圍中,壹座孤立的邊境城市巍然屹立。這兩句話描述了祖國山河的磅礴氣勢。
在這種環境下,突然聽到羌笛的聲音,它奏出的曲子恰好是《折柳》,不禁勾起了守軍將士的傷感。古人有離別時折柳作為禮物的習俗。“柳”與“留作紀念”諧音。北朝樂府《過鼓角》有“折楊柳枝”,歌詞說:“上馬不捉鞭,與楊柳枝鬥。愁殺旅人。”歌中提到行人走了就斷柳。這種折柳送別之風,在唐代非常盛行。因此,柳樹和離別是密切相關的。現在鎮守邊關的士兵聽到羌笛演奏的《斷柳》悲傷的曲調,難免會心生悲涼,不恨。所以詩人用豁達的口吻解釋:羌笛為什麽總放那首悲涼的《斷柳》妳知道,玉門關外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所以沒有柳可以折!說“為什麽要抱怨”不是沒有抱怨,也不是勸警衛不要抱怨,而是抱怨沒有用。“何苦抱怨”這個詞的使用,讓詩歌更經濟,更有意義。
三四句,明代楊慎認為其中有諷刺之意:“此詩不如邊塞豪爽,所謂君門遠不止萬裏。”(《盛安詩話》)我國古代詩歌壹直有“以樂為樂”的傳統,更不要說“詩不可達”。我們認為讀者不能這樣理解,但也不能確定作者真的有這個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