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當時是至尊至貴的象征。在孔子的眼裏,老子的人格、思想無疑是無與倫比、至為珍貴的。《道德經》就是體載老子思想的光輝著作。它主要有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邦治國三個方面的內容。幾千年來,它給中華民族的強盛及個人的發展所帶來的益處,是無法估量的。
君王順著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個人奮鬥者依老子安身立命思想而行,則可寧靜致遠、淡泊明誌,窮時獨善其身,而不失壯誌,達進兼濟天下,亦不誤良機,腳踏實地,由平凡走向偉大,由黑暗走向光明。古往今來,《道德經》令無數人越過困弱的路途,走上成功的大道。
修道者順著老子修身養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道德經》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幹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後完成與道--絕對真理相合,都無所不及。正因為如此,《道德經》被稱為道家第壹經,盡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說及其境界壹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修身養性內容不僅成為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壹,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整理和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可是,人們對《道德經》久違了。
歷史發展到今天,像老子當時所見到的情景:紅塵滾滾,危機重重,厄難紛紛,生命欲望的無止境追求與物質資源的有限性構成尖銳的矛盾,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正在釀成滅頂之災。世界嘈雜的聲音講述著禍福興衰的故事,繽紛的色彩變幻著撲朔迷離的畫面。成對世界,面對社會,面對人生,怎樣追求才算合理?怎樣的計謀才是完善?怎樣的努力才能?怎樣的選擇才是正確?--而這壹切,從《道德經》裏都可以得到啟迪,得到答案。
《道德經》就是在壹背景下走向國際,走進現代社會。
《道德經》在當今早已被視為文化瑰寶。日本大型企業運用《道德經》思想來進行管理,美國前總統布什能詳知《道德經》裏的治國學問,悠然吟誦"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在國際上的地位可見壹斑。
現代歷史日益需要《道德經》,人類日益需要《道德經》。今天,張南君把《道德經詩譯》獻諸於世,應當是壹大幸事。
老子和他的《道德經》的中國蒙塵久矣。
在人類文明史上,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和中國的老子都曾懷著追求真理的強烈願望,以崇高的品格、堅韌不拔的精神,克服身心障礙,終於認識到宇宙萬物與人生的生命無能運動、發展規律,找到壹條脫離痛苦與黑暗,走向幸福與光明的大道。但是,由於他們自身的社會背景不同,兩位聖哲在當時與後世的境遇相去甚遠。處於重精神文化的古印度,釋迦牟尼是高徒十名,羅漢五百,弟子三千,從者如潮,王公禮拜,萬眾供奉,語必眾聞,言必成經。
處於官本位文化氛圍老子,卻門庭冷落,孤身獨行,"天下莫我知,莫我行",盡管他為人們鋪設壹條修身養性、完善自我、立身處世、安邦治國的大道,卻不被時代所認識、理解、接受,個人的生活成為悲劇,也成為那個歷史的悲劇。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令尹請他著《道德經》,莊子、孔子提到過他,韓非子為《道德經》作註,莊子在著作中中崇拜他,孔子的孫子孔思又積極學習他的思想,就再也找不出其他社會影響的痕跡,讀後感《壹本好書。
老子的思想的偉大與正確,使他在以後的時代裏,從帝王將相到在野隱士階層,都得到了理解和認可,被公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上法寶,認真研究和運用。其中,晉朝的王弼對《道德經》版本的完善及唐太宗李世民親自主持參與對《道德經》的研究與弘揚,貢獻最大,可謂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保存了《道德經》的本初風格。面在此前後其他在野之人所著之註疏,如《老子想爾註》、《老子河上公章句》等也有所貢獻,他們強調指出老子的思想是修身養性之道,這樣就實際上形成了在朝的治國之道與在野的修道之道的爭執。
進入現代,由於對歷史文化的淡泊面對哲學問題看得太緊,又有學者執著於老子哲學思想之爭。這此論大有隔靴搔癢之嫌,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人們並不重視哲學,只有壹定哲學方法隱含其中,哲學不是"先天地生"的學問,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副產物。和老子差不多同時代的釋迦牟尼,首先都不是哲學家而是洞悉宇宙萬物、認識自然真理的聖賢。如果從哲學角度去解讀他們,就本末倒置了。此外,修道是壹種身心實踐活動,古人既是修道所悟,我們如果不嚴格按人家的方法按人家的方法去"悟",實際上就沒有什麽發言權。
到了當代,隨著學術研究成果的積澱、道學文化的復蘇,對《道德經》的研究又有新的發展,哲學問題被淡忘,但朝、野兩派的爭執越來越大。代表傳統在朝思想的,首推陳鼓應和任繼愈二公。尤其是陳鼓應先生的關於老子思想的解註與評價方面最為豐富,大體上頗能服人。但無論從任何角度上看,各家都未能對修道內容有完全正確的解釋。在野的隱士派雖然對這些內容的解釋也頗能服人,但壹般都把與修道無關的思想方法論、立身處世、安邦治國的內容硬說成是修道內容,讓人更覺離譜。
從整個歷史看,《道德經》是當時的雜記體著作,內部雖有修身養性、辯證法、立身處世、安邦治國等方面的內容,但卻是以時間前後順序記錄下來的,沒按邏輯關系排布,故在整體上很難予以正確把握,它需要進行邏輯關系整理,各部內容應各歸其位。但在整個春秋至秦漢時期,人們沒有習慣去這樣做。此後《道德經》受到以李世民為代表的帝王的推崇,世人即使想得到,也不敢做。錯過這些機會以後,即使是智慧超群的後學,也沒法做。
正如張南君所看到的壹樣,由於《道德經》未按邏輯關系排列,所以讀起來就像走迷宮似的,整體上難以把握,字句上也就難免歧義叢生。有些重要字詞,如在當時文化背景下常用其本義,其引申義也人人心領神會的"玄牝"等詞,以及不大常用的合用短語"谷神"等等,自古以來就沒有壹次予以正確的註解,從而給好事之徒謬談"玄學"有可乘之機。
《道德經》又是那個時代的自由詩。從而蘊藉著"文約義豐"的獨有文化特色。而在朝派僵硬的註釋確實令人感到只做壹半的工作,在野派也有嘗試用詩來翻譯。但那那些七言詩翻譯出來更加僵硬,又讓人感到還不如散文式的直譯好。這樣,《道德經》的詩譯工作也成了壹大歷史遺留問題。
正是在在在朝派在研究前行無路之際,在野派顯得空前活躍,由於根本問題(邏輯關系)未予解決,在野派在修身養性方面確實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正確論據,但他們在其他方面都重蹈覆轍,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還故作驚人之談,例如把《道德經》全部說成什麽"隱語",於是乎肆無忌憚地胡亂猜測,這樣,對《道德經》的亂譯、謬談幾乎成時尚,老子思想的傳播就面臨著壹場嚴重危機。
張南君就是在這個時候,毅然站了出來。他所著《道德經詩譯》,對《道德經》作了邏輯關系排布,以正確無誤的直譯,真實地傳達出老子的思想,以傳神達韻的詩譯揭示出原作的.深刻含義和感情色彩,使《道德經》不再難懂,不再歧義叢生,不再給人以曲解、穿鑿附會的機會。今天,壹部閃耀著活生生的老子思想、感情,貫穿著嚴密邏輯脈胳的《道德經詩譯》出現在我們面前,這難道不是歷史的榮幸嗎?
張南君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是因為他站在許多前賢肩上,歷史不僅為《道德經詩譯》積澱了物質基礎,也在新的時空裏提供了新的文化基礎與心理基礎,此外,張南君個人的特殊涵養、智慧、人格,也是完成這壹巨大工程的重大因素。
在中國學術文化圈子裏,張南君是壹位曾經令人難以理解的人物,他少年時期即頗具才氣,青年時期迷上了寫作學理論,且深得業內權威人士之壹、中國青年寫作理論家協會主席馬正平教授的厚愛。正當他應有所作為之際,卻又轉向哲學研究,繼而又以治學《詩經》、《離騷》、《老子》為務。十余年間竟杳無音訊。當他拿出《道德經詩譯》手稿時,實在令人驚喜,驚喜之余,更為其壹絲不茍的歷史唯物主義及紮實的寫作美學、哲學功底而感佩!
1983年他開始研究《道德經》。在讀了大量前賢的註疏後,他深為不滿,繼而自覺承擔起使《道德經》脈清、義正、傳神、達韻的歷史重擔。這是幾千年來許多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何等繁難,可想而知。稍有不妥,不是流於平庸,就是功敗垂成。
作為壹個壹意求真的學者,他深知自己應當怎樣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完全按老子所說的悟道方式,拋開書本,遠離是非,自己以老子的方法,再度體驗老子的心態。十多年來,在身心合道的深切體驗中,他的頭腦壹次又壹次地閃耀著靈感,以至每壹個歷史上任何版本未曾解釋清楚的字詞,真實含義是什麽,依據何在等等,都壹壹詳盡。他仍不滿足,繼而又決定以最好的的詩歌藝術為《道德經》傳神達韻。實現這壹切,他依然是以空明的靈感在禪定中去完成美妙的建構,終於"面壁十年圖破壁"。現在,當人們讀到他莊重嚴謹無可挑剔的導論,讀著傳神達韻的詩譯,有誰能想到這完全出自身心合道的空靈呢?
作為壹個求真者,他忠實地進入老子情態、心境,而完全無意壹展才華。老子五千言文約義豐,感情豐富,歷史上各家各派解說出入甚大,但張南君理清了"修道--悟道--弘道"這個前後相續、因果相成的線索。以及"弘道"又分辯證思維、立身處世、安邦治國這幾個並列成分後,將每章各歸其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