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江吟(1)唐白居易殘陽蓋,(2)半江蕭蕭半江紅。(3)可憐的九月三更,(4)露珠如真珠,月如弓。(5)
壹抹余輝灑在河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條河的壹半是深藍色的,另壹半是紅色的。更讓人愛不釋手的是九月清涼露珠落的第壹個月夜。露珠像珍珠,月牙像精致的弓。
《木江頌》是白居易的“雜詩”之壹。全詩的妙就妙在拍了兩張大自然的美圖,並把它們組合在壹起。壹個是落日晚霞倒映江面的絢爛景象,壹個是月牙升起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人各有各的美景,放在壹起看就更精彩了。詩人還適當地在詩中加入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被迫遠離朝廷後的輕松愉快的解放心境和個性,使整首詩成為詩人在特定情境下審美心理作用的藝術載體。前兩句寫夕陽下的河。“壹輪夕陽在水中蔓延”,夕陽照在河面上,但說的是“蔓延”,而不是“拍照”。這是因為“夕陽”離地平線很近,幾乎接觸到地面,看起來真的像是“鋪”在河面上。“店”字也顯得委婉、溫柔,形容秋天夕陽特有的柔和,給人親切、閑適的感覺。“半江蕭蕭,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河水緩緩流動,河面上皺著細小的漣漪。接收更多光的部分顯示“紅色”;哪裏光線少,哪裏就有深藍色。詩人把握住了河面上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黃昏的河水波光粼粼,在夕陽下光色瞬息萬變的景象。詩人陶醉了,把自己的快樂放在了景物的描寫中。最後兩句寫的是新月升起的夜景。詩人徘徊著,直到初月升起,清涼的露珠落下,更好的境界出現在眼前。詩人俯下身,看到河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綠草上的露珠像珍珠壹樣鑲嵌在綠草上。用“真珍珠”的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也寫出了露珠在新月的光輝下閃耀的光澤。詩人再擡頭,壹彎新月升起,就像在藍天上掛了壹張精致的弓。詩人把天上地下的兩個場景濃縮成壹首詩——“露如真珠,月如弓”。從壹彎如弓的月牙,作者想起當時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而出對它的可愛的贊美,直抒胸臆,將自己的感情推向高潮,在詩歌中引起波瀾。[4]詩人通過對“露”和“月”這兩個視覺意象的描寫,營造了壹種和諧寧靜的意境,並運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對自然進行了精心的描繪和著色,描繪了它的容量,畫出了它的形狀,向讀者展示了壹幅美妙的畫卷。描寫夕陽河與贊美月露之間似乎缺乏時間聯系,而九月初三的夜晚無形中連接了時間,與黃昏、露珠、月亮聯系在壹起,意味著詩人從黃昏到月亮都在享受,蘊含著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熱愛。明代楊慎《盛安詩》評點:“詩滿韻。說是太陽在鋪水,河水的藍像沙沙的顏色;半條河紅,太陽倒映。可謂微畫。”評唐宋詩《酒》:“秋江畫卷,寫美景。”清代王士禛《唐詩萬首詩選》點評:“美,絕美而迷人。”此外,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也值得讀者關註。第壹,《暮光之河頌》並不總是寫“暮光之河風光”。如果只看《木江頌》的題目,這首詩似乎應該壹直唱到日落前後的暮色江景,但詩中的“夜”字“可憐九月三更”和“露如珠,弓如月”顯然是在寫“夜”。根據《辭海》中的解釋:“露水是由於空氣中的水蒸氣散發的熱量,使地面或地物的表面溫度低於空氣溫度(但仍高於0℃),而凝結在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水滴。多見於晴朗無風的夜晚或清晨。”可見這首詩的題目和內容並不壹致,並不總是寫暮色江景。在理解這首詩的時候,壹定要抓住這個特點,不能只從題目機械地理解內容。有人認為這首詩的題目在內容上與時間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用筆失誤。其實這種情況在唐詩中很常見。比如杜甫的《夕陽》,從黃昏壹直寫到“草露滴秋根”;賈島的《山村暮光》也是從日落到明月高掛寫的。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文學作品。其次,《暮光之河頌》主要講的是“暮光之河景”。《木江頌》詩中有四句。前兩句描寫夕陽斜照江面,是最真實的暮色江景。最後兩句,詩人徘徊,直到新月升起。詩中“九月初三”與“月如弓”緊密相連,描寫黃昏時的自然風光。這裏“九月初三”指出時間,“月如弓”是詩人所見。當然,這種景象只有在日落後不久才能看到,所以這兩句話主要講的是暮色的河景,而不是某些書上說的“美麗的夜景”。後兩句還是以暮光河風光為主,有其科學依據。根據天文學常識,九月初三,月亮位於太陽以東約45°處,形狀似倒C形,即“月如弓”。日落後出現在西部和西南部的低空中,可見時間限於日落後2至3小時。從詩中,作者看到月亮如弓,月亮的地平線高度不會很低。由於樹木、建築物和霧的影響,它太低了,看不見。在此基礎上,讀者可以推斷,作者看到“月如弓”的時候,是在九月初三的黃昏,太陽落山沒多久。從民間時間來看,還是屬於傍晚的範疇,也就是“黃昏”。第三,《木江頌》寫了三個不同的“時代”。通過以上分析,《木江頌》前兩句寫於日落前(短暫)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在日落之後(時間很短),也就是黃昏;最後兩句話也引出了晚上的壹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看順序,即作者在日落前看到了夕陽,日落後看到了如弓的月亮,夜晚看到了如珠的露珠。大部分材料認為“月如弓”和“露如珠”是作者晚上同時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乏天文氣象常識,忽略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如上所述,作者只能在日落後不久看到“九月初三”和“月如弓”。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地面散失的熱量並不多,清涼的露珠尚未形成;等到夜“如珠”時,如弓的月亮早已沈入西方地平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