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月光的詩句加賞析

關於月光的詩句加賞析

1.古今描寫月亮的詩句加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

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壹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

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

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該詞被譽為“中秋詞主”。

2.關於月亮的詩歌加賞析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原詩***四首,此為第壹首。抒發了壯誌難酬、宏圖難展、無人可與***語的極度的寂寞孤獨之情。

李白愛飲酒作詩。月下獨酌本是極孤獨苦悶極寂寞無聊的事,作者卻又歌又舞又醉飲,煞是熱鬧!月、影本是無知無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擬人化,視為知己,引為同調,與卑鄙齷齪的塵世相比,真可謂是無情勝有情了。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手中壹壺酒,只能是“獨酌無相親”,於是他舉杯,邀約自己畢生最喜歡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個人,舉杯***酌,於是冷冷清清的場面熱鬧起來了。

可是明月畢竟只是天邊的皎潔壹片,它不能解善飲的詩人之意,而影子也不過是隨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時,漸入醉鄉的詩人酒興發起,於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靜聆佳音;地下靜默的影子也轉動著仿佛與詩人***舞。醒時月影交歡,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與詩人壹往情深,於是又深情地許諾:“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的題目是《月下獨酌》,而李白豐富的想象,描述了壹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場面,表面看來,詩人真的能夠自得其樂,而背景則是無限的淒涼。詩的整篇,都給人壹種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成就了這位千古奇才。

3.關於月亮的古詩詩歌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菩薩蠻 (唐)馮延巳

梅花吹入誰家笛,

行雲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關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

雲斷澄霜月。

月影下重簾,

輕風花滿檐。

相見歡 (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有壹般滋味在心頭。

是壹首抒寫離愁的詞,從渲染孤寂淒涼的環境氣氛入手,形象的展現了心頭無可解脫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訴如嘆,淒婉動人,明白如話,句句精彩。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此詩通過對壹個美麗的月夜的細微體察,表現了人類永恒的母題——時光易逝生命無常及隨之而來的巨大孤獨感。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壹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相結合,便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壹種復雜感情。此詩充分表達了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的胸襟。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詩人在本詩中描寫了征戰邊疆的苦楚,展示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從而揭示出本詩反戰的主題。本詩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意境深遠,感人肺腑。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批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壹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由於境界優美,語言淺近,意脈流轉,讀來使人感到清新淡雅、委婉曲折而又情深有致。

4.有關月亮的古詩十首及賞析

月夜 詩人:杜甫 朝代:唐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祿山勾結史思明在範陽起兵發動叛亂。

第二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唐玄宗倉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肅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肅宗路上被叛軍抓住,因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攆出了軍營。

回到住處以後,看到城中破堪的樣子,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因為強烈地思念妻兒,寫下了這首名作。

詩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滿了深情也滿懷憂慮與辛酸。這無盡的思念與盼望能雙照淚幹的願望正揭示了離亂帶給人們的痛苦。

這首詩描寫形象,情深意切。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

起句高華渾融,歷來被人傳誦。望月念遠,相思難眠,夢中相逢,都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景,詩人委委道來,親切感人。

《增定評註唐詩正聲》引郭雲:"清渾不著,又不佻薄,較杜審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詩刊選脈會通評林》雲:"通篇全以骨力勝,即'滅燭'、'光滿'四字,正是月之神。

用壹'憐'字,便含下結意,可思不可言。" 鑒賞: 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

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 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

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 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 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

?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 橄欖,余甘無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5.關於月亮的古詩和鑒賞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 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 劉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 27.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 張先 《菩薩蠻》 31. 雲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 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 蘇軾 《西江月》 34.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宋 蘇軾 《前赤壁賦》 35.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 蘇軾 《中秋月》 36.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雜詩》 38. 壹夜夢遊千裏月,五更霜落萬家鐘。 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6.關於月亮的古詩詞和鑒賞

月夜 詩人:杜甫 朝代:唐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祿山勾結史思明在範陽起兵發動叛亂。

第二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唐玄宗倉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肅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肅宗路上被叛軍抓住,因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攆出了軍營。

回到住處以後,看到城中破堪的樣子,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因為強烈地思念妻兒,寫下了這首名作。

詩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滿了深情也滿懷憂慮與辛酸。這無盡的思念與盼望能雙照淚幹的願望正揭示了離亂帶給人們的痛苦。

這首詩描寫形象,情深意切。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

起句高華渾融,歷來被人傳誦。望月念遠,相思難眠,夢中相逢,都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景,詩人委委道來,親切感人。

《增定評註唐詩正聲》引郭雲:"清渾不著,又不佻薄,較杜審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詩刊選脈會通評林》雲:"通篇全以骨力勝,即'滅燭'、'光滿'四字,正是月之神。

用壹'憐'字,便含下結意,可思不可言。" 鑒賞: 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

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 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

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 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 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

?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 橄欖,余甘無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把酒問月①[1]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②,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③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④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⑤,月光長照金樽裏。

[2] 作品鑒賞 這是壹首應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全詩十六句,每四句壹換韻。

悠悠萬古,長存不變的明月,是永恒時空裏的奇跡,常常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思。前兩句以倒裝句式統攝全篇,以疑問句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困惑,極有氣勢。

詩人停杯沈思,頗有幾分醉意,仰望蒼冥發問道:這亙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存在的呢?這壹對宇宙本源的求索與困惑,實際上是對自身的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探尋,“停杯”二字生動地表現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的情態。三四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的微妙關系。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中以求長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卻依然用萬裏清輝普照塵世,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兩句寫出了明月既無情又有情、既親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蘊含著詩人向往而又無奈的復雜心境。

“皎如”兩句極寫月色之美。濃重的雲霧漸漸消散,月亮皎潔得有若懸掛在天際的明鏡,散射出清澄的光輝,照臨著朱紅色的宮門。

詩人以“飛鏡”為譬,以“丹闕”、“綠煙”為襯,將皎潔的月光寫得嫵媚動人,光彩奪目。“但見”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曉沒來慨嘆時光流逝之速。

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於西天雲海,如此循環不已,塵世間便在其反復出沒中推演至今。兩句中既表達了對明月蹤跡難測的驚異,也隱含著對人們不知珍惜美好時光的深沈嘆惋。

“嫦娥”兩句馳騁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發問,是詩人的第二次問月。白兔在月中年復壹年地搗著藥杵,嫦娥在月宮裏孤獨地生活著,到底誰來陪伴她呢?在對神物和仙女寂寞命運的同情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高潔的情懷。

“今人”兩句,在回環唱嘆中抒發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今人不見古時月”,實際是在說“今人不見古時人”;“今月曾經照古人”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

明月萬古如壹,而人類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結尾四句收束上文,進壹步表達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

古往今來的無數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壹個永恒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長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人生。人是壹棵葦草,但卻是壹棵能思想的葦草。

詩人有感於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人類無法改變這壹自然規律,因此就更應當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恒。結句雖暗含及時行樂之意,但總的基調仍然是積極向上的,展現了詩人曠達自適的寬廣胸懷。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

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並茂,富有很強的。

7.古今描寫月亮的詩句要有賞析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壹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壹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8.關於月光的詩句以及賞析

水調歌頭 作者: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回答者:27zhong - 秀才 三級 3-5 15:20 --------------------------------------------------------------------------------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文解釋 海上升起了壹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

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妳,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妳在夢裏相見。 詞語解釋 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戶。 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 詩文賞析 這是壹首望月懷人的詩。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壹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他是唐玄宗時壹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詩人,他為人正直賢明,詩風樸實遒勁,對扭轉初唐華靡詩風有貢獻。後人常把他與陳子昂並稱。

其《感遇》詩十二首,以寄興為主,諷喻時政,思想深刻。有《張曲江集》。

回答者:suisha - 秀才 二級 3-5 15:24 --------------------------------------------------------------------------------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回答者:zgsnzj - 舉人 四級 3-5 15:25 -------------------------------------------------------------------------------- 水調歌頭 作者: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還有就是李白的 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和他的月下獨酌 隊影成三人 杜甫的 月時故鄉明 回答者:最初夢想會實現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5 15:30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回答者:來澤冰 - 魔法學徒 壹級 3-5 15:37 -------------------------------------------------------------------------------- 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

壹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麽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其實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關月亮的數據數不勝數。以下的供妳參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李商隱《月夕》)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後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宿江邊閣》)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月斜。

夜來歸鳥盡,啼殺後棲鴉。(《遣懷》)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明月千裏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進壹層。

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壹層。鬢濕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至。

(《杜臆》)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

9.賞析關於月亮的詩句,急

1.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嬋娟代表月亮,千裏之遙的人望月寄相思,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

2.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以為是白玉盤掛在天上,孩提時幼稚的猜想,表達出詩人對小時候無憂無慮時光的眷戀。

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月如鉤,非滿月,詩人獨自壹人在西樓上觀看月景,表達出詩人亡國後的痛苦及無盡的悲涼。

4.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月亮圓缺有時,現在圓滿終究會有缺損的那天,深沈的思考引發了詩人對家鄉家人的想念,表達了無法與親人團聚的無奈與悲哀。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亮落去已是天明,詩人對著搖曳的漁火,自然引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光皎潔鋪在地面上,緩緩鍍上銀輝,擡頭冷清的月,低下頭,對家鄉家人的想念自然湧上心頭。

呼~~~終於答完了,不知道妳用不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