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蒲寧《墓誌銘》愛情詩鑒賞
〔俄—蘇〕 蒲寧
我死的時候還是個年輕姑娘。
他曾經對我說過,我長得很漂亮。
對於愛情,我有過癡心的幻想,
我短短的壹生中懷著熱烈的期望。
在壹個四月的日子我離開了人世,
我順從地、默默地玉殞香消——
然而我壹生並沒有白白度過,
在他的愛情中我活著,沒有死掉。
在這裏,林蔭墓道上壹片寂靜,
只有輕風在朦朧的微睡中吹拂,
向我低聲講述著春天和幸福。
在古老的墓園中彈奏愛情的樂曲,
傾訴著對我永遠不忘的思念。
林蔭道上空是壹片靜靜的藍天。
(張草紉 譯)
《墓誌銘》是蒲寧於1902年寫的壹首愛情詩。盡管詩人在家庭生活方面多次受到沈重的打擊,但他是個愛情理想主義者,終身向往著純潔無瑕的忠貞的愛情。這可說是他寫作這首詩的動因。在蒲寧為數不多的愛情詩中,這首詩有其獨特之處。首先,墓誌銘是人死後刻在他墓碑上的銘文,這和愛情詩似乎是很難聯系在壹起的,可是詩人卻用寫墓誌銘的形式來歌頌忠貞的幸福的愛情。其次,這首詩從內容來看似乎不帶自傳的成分。詩人選擇了壹個獨特的視角:不是寫活著的人對去世者的愛慕和懷念,而是由去世的人敘說情人對自己深切的愛。詩人的這種獨特構思使這首短詩不落俗套。此外,這首詩還充分說明,蒲寧寫的即使是最快樂的題材(壹對忠貞戀人的愛情),也充滿了悲哀的情調。
全詩***14行。前兩段歌頌了忠貞的愛情。第壹段寫壹位美麗的姑娘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壹位忠誠的男子曾熱烈地愛上了她。姑娘在短暫的壹生中對於愛情也“有過癡心的幻想”,並“懷著熱烈的期望”。第二段寫姑娘是在壹個四月的日子——春天悄悄地離開人間的,但她短短的壹生沒有白白地度過,因為在她心愛的人的心中,她永遠活著。詩的後兩段轉為詩人對墓地上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性的描寫,以進壹步襯托純潔愛情的幸福和美好。詩人只用寥寥數筆就為我們描繪了壹幅清新、淡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春天的圖景。姑娘長眠的墓地的林蔭道上是壹片寂靜,輕風仿佛在朦朧的微睡中吹拂著,向姑娘低聲地講述著春天和幸福。在古老的墓園中彈奏著愛情的樂曲,傾訴著對姑娘永遠不忘的思念。詩的最後壹句是:“林蔭道上空是壹片靜靜的藍天”。這句話似乎為這幅春天的美景添加了最後壹筆,為歌頌純潔忠貞的愛情的樂曲畫上了最後壹個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