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煙火,最撫人心》這本書中精選了汪曾祺老先生42篇文章,從生活的五個不同側面反映出汪曾祺老先生的快意人生:讀壹本好書,吃壹頓好飯,看壹片好風光,認識壹些草木魚蟲,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壹草壹木、壹食壹味,人間值得。
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幹凈、美的同時更接地氣,人間雖苦,但是當妳真心去感恩生活的時候,人間煙火並不是由壹地雞毛組成,而是由我們真誠地眼睛,看到的世間萬物的美好,用我們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生活。人間煙火,最撫人心,從我們的日日三餐開始。
壹、人間煙火、吃的味道
正直夏季中伏期間,太陽的光都格外的油膩,記得小的時候住的地方胡同多,家門口的大樹多,樹蔭下總會有賣西瓜的,那時候的西瓜好吃,也便宜,也是夏天的必備。
北方人的夏天還有壹道飯食是芝麻醬面,因為天熱沒什麽胃口,煮好的面過水撈出,抓壹把切好的黃瓜絲,澆點花椒油,當然芝麻醬是必須品,簡約不失美味。
到了秋天,人們胃口大口,便把夏天的損失補回來,北方人稱之:“貼秋膘”。而“貼秋膘”還有這特殊的含義便是:“吃烤肉”。
汪曾祺老先生說北京有三家很有名的烤肉:烤肉季、烤肉宛、烤肉劉。他經常去烤肉宛,離家近,有時的也會讓孩子帶個飯盒烤壹飯盒,買幾個燒餅,壹家子壹頓飯,就解決了。
不管是芝麻醬面、烤肉、還有四川的蘿蔔、昆明的菌品、內蒙古的手把羊肉等等,都在人間煙火中有著自己的獨特味道,於是,我們的生活也在味道中增添了真實的煙火。
二、人間煙火、行的味道
壹九三九年汪曾祺老先生考大學來到了昆明,在他壹生中去過最多次數的圖書館便是那裏的翠湖圖書館,圖書館不大,行制有壹點像壹個道觀,非常安靜整潔,在壹個側園裏種了許多的白茶花,那裏的茶花不管有沒有人來看它們,它們都會安安靜靜地欣然地開著。圖書館裏最妙的人便是圖書管理員,他來就是開門時間,他走便是下班時間。也正因為這個圖書館才知道昆明人把壹切不大的紙片都叫作“飛子”,例如:郵票、汽車票等。
除了昆明,還有合肥的菊花、冬青樹;還有屯溪,在華山賓館裏有三江樓,即“三江在望”;四川好氣候養百谷,還有眉山的“三蘇祠”,樂山大佛、川菜、川劇等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還有閱人無數。這就是人間煙火,不都是壹地雞毛也不全是人間仙境,而是在壹地雞毛的生活中,依然感受得到人間仙境。
三、人間煙火、精神的味道
壹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壹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汪曾祺
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幹凈更真誠,文章中帶有自己獨特的味道:“自己的思考”。
人間的衣食住行是煙火中的必備,而為人間煙火增添色彩和味道便是我們的精神世界。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中有生活、有山河遼闊、還有他的精神世界,那就是有壹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在在張家口市小說創作座談會上,回答了作家主觀與客觀世界的關系。他說:“我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生活是熱烈豐富的。強調寫自我的年輕人,個人內心活動不壹定是高雅、深奧?應該看到我們周圍的世界有很多美的、真實的東西。作家要有壹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要比別人看到的多,對於很平常的東西,要能從中看到詩,對周圍的事情充滿興趣。善於感受是作家應具備的。作家永遠保持對生活的新鮮感,保持對生活的驚奇。”
汪曾祺老先生喜歡記錄,記錄生活中壹些感動的事情,讓人生產想法的事情他都會記錄下來。在他的作品《受戒》裏寫到了壹個和尚,很多人以為他當過和尚,其實並不是,而是他在小廟中住過壹段時間,讓他知道和尚也是人,寫出來的同時引導青年人壹種純潔健康的情感。
還有《大淖記事》很多的情景便是汪曾祺老先生的家鄉的樣子,很多的作品都是源於生活,而作品中有真實的壹面,更有積極向上的壹面,帶給人思考,也帶個人娛樂。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壹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間的煙火,不止那些裊裊炊煙,雲霧繚繞的場景,劈劈啪啪地燒火聲,開水聲、和炒菜聲,孩童的嬉鬧聲,還有我們大自然的賦予的四季、高山流水、壹樹壹花等等,都組成了我們所看到的人間煙火。
讓汪曾祺的這本書《人間煙火,最撫人心》帶領我們遊遍浩瀚星空、高山流水、人間情味。
如果給人間煙火賦予壹個意義,那就是真誠地對待生活,因為生活無處不在,而人間煙火便是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