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與意思相近的詩是什麽?

與意思相近的詩是什麽?

和《雖有山珍海味》壹文意思差不多的壹句詩是:拿到紙上終於覺得自己淺薄了,不知道該怎麽做。

《雖有山珍海味》壹文的中心意思:即使有好吃的菜,不吃也不會知道它們的美味;即使有深奧完美的道理,不研究也不會明白它的好處。所以,只有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教導才能感到迷茫。知道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反過來可以嚴格要求自己;感到迷茫,才能孜孜不倦地學習。因此,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紙上得來的東西很淺,妳永遠不知道自己必須要做。意思是: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終究是簡單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物的本質,還是要自己去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實踐技能。

這句話的哲理:紙上得來的東西,感受總是不太深。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往往來自於我們自己在生活實踐中的真實體驗。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接觸過,吃過苦,走過彎路,才真正明白道理。

雖有山珍海味,但節選自薛稷(《禮記》,中華書局,1989版)。標題是編輯加上的。《禮記》又稱《戴孝禮記》,是儒家經典著作之壹,也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勝所編。

本文用類比引出需要澄清的壹點,指出教與學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即“教與學相得益彰”,告訴我們實踐真知的道理和工作、學習、實踐的重要性。

關於作者:

戴勝,字二君子,西漢官宦學者,漢代經學先驅,梁國綏陽人。生卒年不詳,他被稱為戴孝。他和他的叔叔大德在後倉寫了《禮記》。宣帝大夫時,曾參與石渠亭議,任九江太守。這部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壹),也就是戴孝的《禮記》,是戴勝傳下來的。《漢書》成書於漢初七年(公元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