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勉勵讀書的古詩賞析
勸學詩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壹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註釋
學:學問,學業、事業。
壹寸光陰:日影移動壹寸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輕:輕視,輕松放過。
未覺:沒有感覺、覺醒。
池塘春草夢:東晉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歌詠南國早春的句子。
階:臺階。梧:梧桐,落葉喬木。
賞析
本詩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戒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銳、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壹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以更鮮明的體現,給讀者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全詩通過夢未醒、梧葉已落來比喻光陰轉瞬即逝,告誡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嘆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壹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偶成》南宋朱熹的壹首七言絕句。告訴我們青春易逝,學問難成,且珍惜這年少光陰,莫輕易錯過。
2.關於勉勵讀書的古詩賞析
勸學
顏真卿〔唐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三更挑燈夜讀,五更雞鳴即起,這壹早壹晚正是男兒讀書的好時候。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註釋
更:古時夜間計算時間的單位,壹夜分五更,每更為兩小時。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發: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頭發白了,這裏指老年。方:才。
賞析
《勸學》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的詩歌中,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壹事無成,後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詩歌以短短的28個字便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達到了催人奮進的效果。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第壹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正是男兒讀書時”為第壹句作補充,表達了年少學習時應該不分晝夜學習,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報家報國,建功立業。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句子中“黑發”,“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後悔了才去學習。從結構上看,三、四句為對偶句,“黑發”與“白首”前後呼應,互相映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誌氣的人,要註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從學習的時間這壹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後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後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
3.關於勉勵讀書的古詩賞析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宋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學習知識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學習知識這件事還必須親自實踐。
註釋
示:訓示、指示。
子聿(yù):陸遊的小兒子。
學問:指讀書學習,就是學習的意思。
遺:保留,存留。
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壹點保留,不遺余力、竭盡全力。
少壯:青少年時代。
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始:才。
紙:書本。終:到底,畢竟。
覺:覺得。
淺:膚淺,淺薄,有限的。
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行:實踐。
躬行:親身實踐。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於公元1199年(慶元五年)於山陰寫給二十壹歲小兒子陸聿的。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
賞析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贊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壹番事業。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壹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詩人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系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壹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詩人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壹步獲得升華。
這是壹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本詩通過寫陸遊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壹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4.關於勉勵讀書的古詩賞析
勸學詩
趙恒〔宋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譯文
想要讓家庭富裕不需要買肥沃的土地,讀書就可以獲得許多稻米。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書中就有黃金打造的房子。
出門不要怕沒有人跟隨,讀書做了官就能享受車馬的簇擁。
娶妻不要害怕沒說媒,考取功名後自然能擁有美人。
男人如果想實現平生誌向,就趕緊勤奮地在窗前讀書吧。
註釋
千鐘:極言糧多。
安居:安定地生活。
簡析
“黃金屋”指代榮華富貴的生活,“顏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概括了過去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和追求。其實列舉這兩者只是壹種借代的說法,它們是壹朝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後代表性的收獲,這裏也就代指出人頭地。古代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求的就是壹個出人頭地。所以人們也就常用這句話鼓勵別人或子女讀書。
字裏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壹條出路。用現代理念去解釋,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壹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群。
5.關於勉勵讀書的古詩賞析
觀書
於謙〔明代〕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註釋
故人:老朋友。此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擬作“故人”。
“相親”句:晨昏:即早晚,壹天到晚.晨:早上。昏:黃昏。憂:愁。每:時常。親:近。
三千字。此為泛指,並非確數。此句說明作者讀書多且快,同時也寫出他那種如饑似渴的情態。
胸次:胸中,心裏。塵:雜念。這句說作者專心讀書,胸無雜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其壹)詩中:“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
逐:挨著次序。
金鞍:飾金的馬鞍。玉勒:飾玉的馬籠頭。此泛指馬鞍、籠頭的貴美。
廬:本指鄉村壹戶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為村房或小屋的通稱。這裏指書房。
賞析
該詩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作者於謙,是明代著 名民族英雄、詩人。他生性剛直,博學多聞。他的勤學苦練精神與他的高風亮節壹樣名傳後世。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詩的首聯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頷聯用誇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壹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是極言讀書之多之快,更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心情。胸無壹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誌,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壹種讀書方法。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註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花柳逐時新”化用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說勤奮攻讀增長新知,就像東風吹開百花,染綠柳枝壹樣,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尾聯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真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裏,這美好之情之境,豈是玩物喪誌的遊手好閑者流所有以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