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明朝]
桃花塢桃花寺,桃花關桃花仙。
桃花仙子育桃樹,折花枝作飲。
醒來的時候只坐在花叢前,喝醉了就要睡覺。
花前月下,日復壹日,醉醒年年。
我希望我老死,我不想在車馬前低頭。
車塵馬腳趣,酒花窮。
如果財富勝過貧窮,壹個在地下,壹個在天上。
如果妳把貧窮比作車馬,他將不得不趕走我的閑暇。
世人嘲笑我,我看不透。
我記得五大功臣的墓,沒有酒,沒有花來耕田。
三月弘治醜桃花寺主人唐寅。
翻譯:
桃花塢裏有壹座桃花廟,下面有壹個桃花仙子。
桃花仙子種下桃樹,折下桃枝付酒錢。
當妳醒來時,妳只是坐在桃花前。醉了就睡桃花下。
日復壹日的桃花旁,醉了又清醒了壹年又壹年。
我只想花壹生的時間在賞花喝酒上,不想在豪華的車馬面前俯首稱臣。
坐車馬到處跑是有錢人的樂趣,沒錢的人找酒燈花。
如果妳把富有和貧窮相比較,那是天壤之別。
還記得五陵英雄墓前沒有花,沒有酒,現在都被鋤成了田。
弘治醜年三月桃花寺主人唐銀座。
做出贊賞的評論
全詩畫面華麗典雅,格調清雅俊朗,旋律回天舞雪,意味醇厚深遠。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芬芳的字眼,並無低俗之意,但筆法直透紙背,讓人恍然大悟。這是唐寅詩畫的強項,這首詩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詩層次分明,語言淺顯委婉,幾乎是民間獨白。然而就是這種獨白,卻蘊含著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無盡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詞中的極品。
這也暗合了韓愈的“和平之聲弱,哀樂之聲妙;喜字難作,窮字易作好”(《凈談唱和詩序》)。
這首詩中最突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見於文學作品,最初寫於《詩經·周南》中的“姚濤”,意在表達壹種自由奔放的情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壹出,桃花更多的是用來表達自己的隱逸情懷。
桃在古代也有驅鬼辟邪之意,“桃”因有避世之意,與“逃”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