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從小就非常聰明,據說他六歲的時候就能作詩,可謂是神童,到了九歲,王勃就能指出《漢書》裏的錯誤,十二歲開始,王勃到長安城學醫,後回到家鄉,找機會做官。
到了668年,王勃在科舉考試中,被授予朝散郎,成為年紀最小的官員,正是由於王勃年少成名,所以未免有些恃才傲物,所以不免招來禍端。
有壹次,沛王李賢跟英王李哲鬥雞,王勃為此專門作了壹篇《檄英王雞文》,以討伐英王的雞,給沛王助興。不久之後,這個事情傳到了唐高宗耳中,他很憤怒: “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就這樣,王勃被罷免了。
後來,不甘心的王勃再次在朋友引薦之下,回京做官,可這次遇到更大的麻煩,王勃殺了壹個叫曹達的官奴,因為大赦才沒有被處死。有記載說王勃之所以遭此橫禍,是有人設計陷害,純屬被同僚妒忌。但不管怎麽說,王勃的進仕之路是徹底斷了。並且,這此件事還牽連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因此被貶為交趾縣令,就是壹個不毛之地,這對王勃打擊甚大。後來王勃出獄,朝廷宣布恢復其舊職,但心灰意冷的王勃沒有接受。
後來,根據史書記載,王勃在去看望父親的時候,路過了滕王閣,並在此作出流傳後世的《滕王閣序》,再後來,王勃到了交趾,見到父親。在返回時,因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嚇過度而死。
王勃的死,真的很可惜,妳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