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勛新笑壹笑,喚舟斷煙津。
不厭其煩地爬上沈重的櫃子,談談這輩子認識的偉人。
春鏡滿綠,浪不作寶。
開始知道神力是無窮的,劉璋·黃金果是渺小的。
宋四年(1177),範成大遊淩雲山,寫下《淩雲九頂》:
聊為東坡乘酒遊,萬堪迎我登峰。
河搖九風暴,雲飄日夜。
古佛斷水流,行人知歸歇。
下午睡方丈枕,笑起來自由自在。
明弘治(I488-1505)在嘉定守曾傑的《慈岑雲》詩中,對樂山大佛的雄偉作了如下描述:
什麽時候古寺廟住在上遊,洪飛建了壹個多層建築。
兩輪明月與山峰,四季煙遮佛頭。
明弘治十八年(1505),樂山學者潘安的《靈雲寺》詩中也寫道:
誰用雲朵鑿金身?聽說魏高進蜀。
殿內千層,只在殿前放碑。
傅園三年(1100)黃庭堅遊歷樂山,參觀了淩雲山的樂山大佛。他深切地領略了淩雲山的秀美風光,回顧了30多年的曲折經歷,寫下了《淩雲之旅》:
淩雲笑看桃花,三十年才到家。
從那以後,在春風和春雨之後,混亂已經隨著水飄到了世界的盡頭。
阿明萬歷學者李世華遊歷四川,到樂山後寫下《靈雲寺》壹詩:
荷花自岸上起,禿鷲嶺倚雲。
月過青衣水,煙沈爾雅臺。
松樹吹來,江浪背天。
菩提樹在哪裏,就搬到度假村去種吧。
明萬歷十四年(1586),進士、雲南助使羅毅(樂山人)所作的《象石》壹詩,表現了人們對樂山大佛的崇敬,也反映了人們對樂山大佛“永不滅”的願望:
鎮江絕對不可能幹涸,中流砥柱孤軍奮戰。
石壁從天疑,雲根半在水中。
金身直立於綠雲旁,玉樹只在天見。
不死的幹坤不要滅,諸神榮耀壹開始就完了。
清順治進士,刑部尚書王世貞也寫過“深夜渡羌水,行淩雲絕頂”:
真是淩雲酒遊,西州韓最好了。
九峰對著太陽唱著河的葉子,三水過潮擁抱著郡樓。
山好自伏翁亭畔,泉從古佛髻流。
東坡老得想不到蜀中,而不願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