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求蘇州美食指南?

求蘇州美食指南?

蘇邦的名菜,春季以螺螄蝦仁為主,夏季以筍脯、西瓜雞、炒三蝦為主,秋季以吸肺湯、大閘蟹為主,冬季以油雞、青魚甩水為主。蘇州小吃也是世界聞名的。蜜汁豆腐幹、松仁糖、玫瑰瓜子、蝦醬、棗泥燒餅、豬油年糕等。都是眾所周知的美食,必須品嘗。

紅燒豆腐

鹵汁豆腐幹是蘇州豆制品的著名特產,不僅可以作為蜜餞品嘗,還可以作為家常菜或宴席。色澤醬紅,香味獨特,鹵汁飽滿,鮮甜綿軟,有鹵菜和蜜餞兩種風味。

綠楊餛飩

蘇州的青楊雞湯配蟹粉餛飩,皮厚餡大,湯清亮,還有幾根細細的豆腐幹,很是誘人。湯清澈如水,沒有壹絲面粉的渾濁,卻很新鮮。餡軟,有醬香,融合了南北方的風格。

蝸牛蝦仁

用太湖流域的活河蝦和洞庭東、西山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具有濃郁的蘇州地方特色。

東山地區的白蝦是蝦的最佳選擇。主要方法是把活蝦擠出來,加入精鹽、蛋清、幹澱粉做成的漿液。當熟透的豬油鍋煮至五成熱時,蝦仁會滑至乳白色,瀝幹漏勺的油,再用猛火翻炒。此時加入事先泡在5克碧螺春茶中的茶葉和味精。不要翻炒,翻幾下就可以了,然後拿出來放在盤子裏。同時用泡過的茶葉點綴,綠白相間,形狀鮮美清新。

白醬雪蓮

大鯢其實是壹種甲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尤其是春天的“花菜甲魚”和秋天的“桂花甲魚”。所以蘇州人有春秋兩季吃“白醬魷魚”或“燉甲魚”滋補強身的習俗。

白醬是蘇州傳統名菜,是將甲魚切塊,加入山藥、竹筍、香菇、蔥姜、鹽、酒等調料制成。

西瓜雞

以肥母雞為主料,將雞肉放入西瓜中,倒入雞湯,加入切好的火腿、竹筍、香菇等。,加入原湯,蓋上瓜蓋,蒸幾分鐘即可食用。西瓜雞好吃又香,湯清瓜香,營養豐富。這是蘇州的傳統時令菜肴。

糖醋桂魚

此魚色澤醬紅,外脆內嫩,酸甜可口,曬幹後食用大受贊賞,松鼠魚聞名遐邇。現在松鼠魚都是用鱖魚做原料。鱖魚肉嫩,骨頭稀。被切開油炸後,它的頭大張著,尾巴翹著,裏面像只松鼠。當它被澆上蝦、筍幹和番茄醬時,它會發出像松鼠壹樣的冷笑聲。

提醒:唐詩中有“桃花流水,鱖魚肥”,所以每年三四月份是品嘗糖醋鱖魚的最佳時間。

蒓菜皮糖片

以太湖特產蒓菜(又名普菜、水魁)、塘鱧(俗稱塘鱧、原生魚、虎鯊)為原料,是蘇邦名菜中的壹道湯。

蒓菜是壹種多年生水生植物。它的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背部分泌壹種類似瓊脂的粘液,富含蛋白質、葡萄糖等成分。可以煮,可以炒。它不僅是壹種風味獨特的珍貴蔬菜,而且具有清熱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的功效。

唐片,即去除鱖魚的脊骨和頭部後,制成幹凈的魚薄片。加入紹酒、清鹽和蔥花,拌勻,然後放入豬油和高湯熬成的湯中。加入紹酒、火腿絲、味精,然後倒入蒓菜碗裏,淋上雞油,就成了回味無窮的美味湯汁。

乞丐雞

叫化雞是江蘇常熟的名菜,又名黃泥燜雞。相傳明末清初,常熟虞山腳下有壹只雞,卻沒有炊具和調料。被宰殺弄臟後,抹上皮毛,放進柴火堆裏烤。煮熟後,泥殼被敲掉,雞毛隨殼脫落,香氣四溢。恰好隱居在玉山的大學生錢穆齋路過,試了試,發現獨壹無二。當他回到家,他命令他的家人稍微調味,這使得它更加美味。從此成為壹道名菜,流傳至今。

雌性油雞

又名炸雞,是常熟王思餐廳的傳統菜肴。選用肥嫩的“四黃”新母雞作為油雞,配以郁亮、肉桂、八角、茴香、山奈、姜黃等配料精心制作而成。吃的時候淋上油鹵,蘸上醬油。

太湖新銀魚

春秋戰國時期,太湖盛產銀魚。清朝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梅子、白蝦並稱太湖三寶。銀魚形似玉簪,色澤象牙色,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鐵、核黃素、鈣、磷等多種成分。日本人稱之為“魚參”。銀魚可以煎、炸、蒸、做湯。銀魚炒雞蛋、銀魚湯、銀魚丸子、芙蓉銀魚都是蘇聯美食中的名菜。

啞巴鍋貼的創始人是壹位年近八旬的“啞巴大叔”。現在他把自己的手藝和家業傳給了女兒的女婿,店面也從以前的巷子搬到了觀前壹帶。煎出來的包子外脆裏軟,肉汁很好吃。推薦品鑒地點:平江區林頓路文家庵12號交通:觀前街東公交55路、929路、811、市立醫院東側。

普菲湯普菲湯是蘇州木瀆時嘉酒店的傳統菜肴。以石斑魚的肝臟為原料,輔以火腿、香菇、竹筍,用雞湯烤制而成。石斑魚腹部白色,背部藍灰色,有條紋,能像球壹樣膨脹,浮在水面上。這是蘇州的特產。這種魚每年秋季上市,肉質細嫩,風味獨特,湯鮮。時嘉酒店:位於吳中區木瀆鎮鐘石街18號,乘坐502路、69路、4路公交車均可到達,電話0512-66261351。營業時間:11: 00-14: 00,17: 00-21: 00【典故】原名“半幹堂”。上世紀20年代的中秋節,著名書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攜夫人到太湖賞月。在回家的路上,他經過木瀆,他去鎮上的時嘉酒店吃晚飯。為了招待於先生,店家特地做了道班肝湯。沒想到於先生吃了之後對這種湯情有獨鐘,贊不絕口。他即興作詩壹首:“老桂花遍天下,看遍太湖花,歸木瀆,猶可回味。感謝時嘉普肺湯。”魚肝在民間俗稱“魚肺”。當時,針對詩中的“賦”字,有人在報紙上撰文諷刺於先生分不清“點”與“賦”,引發了壹場筆墨官司。誰知,報紙上議論紛紛,而“班安湯”的名聲卻越來越大,最終成為名揚全國的瑰寶。

速食鮮肉月餅

很少有南方人不吃蘇麗珂風味的月餅。它們看起來金黃油亮,吃起來脆脆的,吃起來又甜又鹹。甜餡包括松子、核桃、玫瑰和紅豆。鹹味餡料包括火腿、蝦和韭菜。其中,鮮肉月餅大概是最值得回味的了。在老字號的攤位前,常年可以看到等待月餅發售的隊伍,中秋節更是供不應求。

馮振大碗面

很少有壹碗面能像豐鎮面壹樣給食客帶來香噴噴的酒香,因為湯裏除了常見的肉骨頭和鱔魚骨頭,還加入了酒糟和螺絲。澆頭是壹塊紅燒肉,但也不同於普通紅燒肉。又白又復雜,燉菜裏不能放醬油,只能用鹽調味。所以紅燒肉肥美可口,入口即化;湯面鮮滑,酒香醇厚。

雞頭米湯

蘇州人吃“水中人參”雞頭飯很講究。第壹,吃南塘的雞頭飯,質量最好;二是買少量,壹次吃完,是帶著水的味道的鮮;第三,我們必須在中秋節吃它。壹旦錯過,就只能等明年上市了。

糖粥

“賣糖粥”的童年童謠深入人心,糖粥的綿軟香甜同樣令人難忘。蘇州的糖粥挺有名的。先將紅糖糯米粥放入碗中,表面撒壹層紅豆沙,有紅雲覆雪之美。吃的時候拌勻。辣、甜、香、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