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語錄2.魚我所欲也 孟子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4.曹劌論戰 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6.出師表 諸葛亮7.桃花源記 陶潛(陶淵明)8.雜說(四) 韓愈9.三峽 酈道元10.陋室銘 劉禹錫11.小石潭記 柳宗元12.嶽陽樓記 範仲淹13.醉翁亭記 歐陽修14.愛蓮說 周敦頤15.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25.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 李白26.望嶽(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淒涼地) 劉禹錫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賀35.赤壁(折戟沈沙鐵未銷) 杜牧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為期) 李商隱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範仲淹41.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晏殊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45.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遊46.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辛棄疾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 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我是河南考生,不知道必備壹樣不壹樣,但是全國課程標準是壹樣的,也就是這五十篇的大部分在全國各地都是要背的,這都是我壹個字壹個字敲出來的,樓主給分啊!!!!。
2. 中考必背古文都有什麽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壹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春天的: 壹、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二、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三、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四、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五、早梅 唐·張謂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六、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七、漁歌子 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八、行舟 唐· 李益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上望鄉樓。
夏天的: 壹、有約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路燈花。
二、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三、閑居初夏午睡起(其壹) 宋·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四、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過華清宮 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七、題君山 唐·雍陶 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八、夏雨後題青荷蘭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壹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我所選的都是比較陌生的詩詞,但是想像力都是非常豐富的,夏天有名的詩詞還有《宿新市徐公店》、《題西林壁》、《小兒垂釣》、《憫農》、《早發白帝城》……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借江中之景抒發詩人旅途的寂寞和愁思。)煙渚——江上霧氣籠罩的小沙洲。
芙蓉樓送新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秋雨。) 從軍行(其二) 唐·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歌從描寫邊關軍營中的宴樂場面表現了戍邊將士守邊和思鄉的復雜情感。)
登高(節錄)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詩人秋日登高,聽急風怒號,山猿長嘯;看群鳥飛旋,落葉紛紛;俯視腳下長江之水洶湧澎湃,滾滾而來。這是多麽壯觀的景象!) 秋天的還有: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壹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描寫冬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 為有暗香來. 作品:江南弄四首 內容: 春意動。
池塘初解凍。花間啼鳥驚人夢。
綺戶微開曙色明。沈香火暖曉寒輕。
夭桃半吐傳芳訊,新鶯百囀感中情。感中情。
憐淑景。思君望斷-------春 寒威薄。
繡帷人未覺。啄蕊爭枝喧凍雀。
錦箋呵筆寫迥文。玉箸長垂不見君。
北去馬蹄沖塞雪,南來雁字隔衡雲。隔衡雲。
消息斷。思君但把------冬 秋聲起。
庭院收殘暑。涼蟬抱葉鳴疏雨。
玉簫吹徹人倚樓。銀漢迢迢度女牛。
梧桐落翠露華冷,絡緯啼寒月影流。月影流。
秋無限。思君不見--------秋 炎光熾。
枕簟涼如水。芰荷覆沼雙鴛戲。
香飄水閣藕花開。簾上金鉤燕子回。
霄露清塵臨上苑,朝雲暮雨過陽臺。過陽臺。
別神女。思君心如------夏。
3. 求中考必背文言文課標初中生必背古詩文85篇 目錄 上篇 文言文 下篇 古代詩歌 周次 序號 篇目 周次 序號 篇目1 6 出師表 ——諸葛亮 5 12 行路難 ——李 白1 8 三峽 ——酈道元 5 19 觀刈麥 ——白居易2 15 記承天寺夜遊 ——蘇 軾 5 23 泊秦淮 ——杜 牧2 16 送東陽馬生序 ——宋 濂 6 13 望嶽 ——杜 甫3 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 子 6 14 春望 ——杜 甫3 11 石潭記 ——柳宗元 6 16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4 7 桃花源記 ——陶淵明 6 20 錢塘湖春行 ——自居易4 18 與朱元思書——吳均 7 46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5 14 愛蓮說 ——周敦頤 7 47 滁州西澗——韋應物5 19 口技——林嗣環 7 49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聚)——李清照6 2 魚,我所欲也 ——孟 子 7 60 蔔算子·詠梅——陸遊6 10 陋室銘 ——劉禹錫 小 8 32 浣溪沙 ——蘇 軾7 21 傷仲永——王安石 8 33 遊山西村 ——陸 遊7 23 湖心亭看雪——張岱 8 38 山坡羊 ——張養浩8 4 曹劌論戰 ——智《左傳》 8 59 觀書有感——朱熹8 13 醉翁亭記 ——歐陽修 9 9 使至塞上 ——王 維9 5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9 1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9 17 愚公移山——《列子》 9 22 赤壁 ——杜 牧10 9 馬說 ——韓 愈 9 39 己亥雜詩 ——龔自珍10 20 公輸——《墨子》 10 25 無題 ——李商隱11 12 嶽陽樓記 ——範仲淹 10 36 過零丁洋 ——文天祥 11 25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10 37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12 22 孫權勸學——司馬光 10 40 歸園田居——陶淵明12 24 滿井遊記——袁宏道 11 43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13 1 論語十則 ——孔 子 11 45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下篇 古代詩歌 11 48 約客——趙師秀周次 序號 篇目 11 57 望月有感——白居易1 35 破陣子 ——辛棄疾 12 41 渡荊門送別——李白1 42 朝天子·詠喇叭——王磐 12 44 終南別業——王維1 50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12 51 龜雖壽——曹操1 58 商山早行——溫庭筠 12 54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2 2 蒹葭 ——《詩經》 13 26 相見歡 ——李 煜2 5 木蘭辭——《樂府詩集》 13 28 浣溪沙 ——晏 殊2 7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13 29 登飛來峰 ——王安石2 8 過故人莊——孟浩然 13 1 關雎 ——《詩經》3 10 黃鶴樓——崔顥 13 52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3 18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14 53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3 21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14 55 逢入京使——岑參3 31 水調歌頭 ——蘇 軾 14 56 春夜洛陽聞笛——李白4 17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14 3 觀滄海 ——曹 操4 27 漁家傲 ——範仲淹 14 4 飲酒 ——陶淵明4 30 江城子 ——蘇 軾 15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4 34 西江月——辛棄疾 15 24 夜雨寄北 ——李商隱5 11 聞王昌齡左迂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這是廣東的85篇。
還有壹種是72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