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了歌》
曹雪芹(清)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壹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出處:《紅樓夢》
譯文: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
古往今來的文臣武將如今都在哪裏?只剩下壹堆被荒草湮沒的墳墓。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戀著那金銀財寶忘不了!
壹天到晚抱怨聚斂的還不夠多,等到聚斂多的時候自己卻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
妳活著的時候她天天對妳說如何恩愛,妳壹死她就立刻跟隨了別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那兒孫後代忘不了!
自古以來癡心的父母不計其數,可是孝順的子孫又有誰真看見了?
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
佚名(先秦)
出處:《蓼莪》
譯文:爹爹呀妳生下我,媽媽呀妳餵養我。妳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3、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顏之推(南北朝)
出處:《治家》
譯文:大凡風俗、 教化,從上面領導開始,而後表現在下面群眾的行動上;從先輩開始,而後施行於後輩。 因此,父親不能慈愛,則兒子不能孝順;兄長不能友愛,則弟弟不能恭敬;丈夫不講情義,則媳婦不能順從。
4、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金纓(清)
出處:《格言聯璧·齊家類》
譯文:父母親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繼承;父母親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5、《觀村童戲溪上》
陸遊(宋)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出處:《陸遊集》
譯文:
雨後的溪水幾乎要跟堤相平,閑來觀看村童們在剛放晴的傍晚的種種嬉戲。
竹馬在地面上奔跑,跑來跑去晃晃悠悠連人帶“馬”沖進了爛泥塘裏,好不掃興;風箏在空中飛舞,左搖右擺,又飛又叫,好不驕橫。
冬季的三個月中就讓兒童入學跟塾師讀書,而在農忙時節村童就跟隨父兄力田耦耕。
識字勉強能夠應付租稅勞役,何必為了做官而辛辛苦苦地打拼搏鬥呢?
6.《北郭閑思》?
曹鄴?(唐)
山前山後是青草,
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
來看野翁憐子孫。
譯文:我家山前山後到處長滿青草,我整天都出門在外,家裏的門是關著的。常常想念自己的親骨肉遠在天邊,只好出來看看鄉村老頭是怎樣與子孫盡享天倫之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