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位於江蘇省北部,隸屬宿遷市,轄38個鄉(場),全縣面積2298平方公裏,耕地204萬畝,人口654.38+0.74萬。是全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積最大的縣。沭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春秋時屬魯國,戰國時建。西漢武帝設後丘郡,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設沭陽郡。因縣城位於蜀水之陽而得名。顏集鎮是絕世妃子的故鄉,霸王別姬的故事流傳千年。宋代大科學家沈括是沭陽主簿,領導人民治理沭河、六塘河,政治聲音遠播。清代詩人袁枚在擔任沭陽縣令時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她的親紫藤(袁公藤)至今仍在盛開。清朝末年,沭陽才女劉青雲帶著10冊傳說到了江南,江浙名流為之傾倒,作為美談流傳。晚清學者李創作了中國第壹部軍樂。建國前後,沭陽誕生了著名攝影家、作家吳印鹹,京劇表演藝術家、“活媒人”白燁,魯迅研究專家王士敬,著名歷史學家葉繼生,兩院院士李德意,新時期“活雷鋒”張子祥。他們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做出了貢獻,為沭陽人民贏得了榮譽。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今天沭陽現代化的寶貴精神財富。沭陽交通發達。京滬高速、新長鐵路、205國道、245省道、324、326線在縣城交匯。東到連雲港白塔埠機場40分鐘,西到徐州觀音機場1小時。沭陽縣水路暢通,新沂河縱貫東西,胡愛書新河縱貫南北。我省內陸港口20強之壹的沭陽港,年吞吐量300多萬噸。它橫跨淮河與長江相連,並通過舒心河、薔薇河和博古到達連雲港。沭陽資源豐富。沭陽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商品豬基地縣、科技先進縣。年產糧食654.38+0萬噸,油料2.3萬噸,棉花654.38+0萬噸,年出欄商品豬近200萬頭。沭陽以花木聞名,總面積25萬畝,花卉苗木品種3000多個,盆景80多萬盆。是中國最大的花木基地,有“東方之花”的美譽。1999至2002年,全縣花卉銷售收入連續四年達到6億元,2003年全縣實現花卉銷售收入12億元。蘇北花卉盆景公司被譽為省內花卉銷售龍頭企業,擁有國家二級園林設計資質。2001年,該縣顏集鎮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新河鎮2000年被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沭陽是傳統林業縣,楊樹60萬畝,林網200萬畝,植樹9000多萬株,立木3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6.5%。沭陽水產資源優勢明顯。全縣水域面積62.2萬畝,養殖水面1.2萬畝,盛產青魚、鯉魚、鰱魚等淡水魚。沭陽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產9種,能源礦產1種,其中藍晶石、水晶、磷、雲母、黃沙、粘土等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
以前沭陽河邊建了很多街道,沿街建了小巷。明朝鄭德七年(1512)建土城,萬歷四十四年(1616)重建磚城。農村集鎮多建於元代,明清時期逐漸擴大,分布規律。城鄉房屋簡陋,道路有晴有塵有雨。新中國成立後,老城區逐步改造。城區在1956向南擴展,在1981向東和向西擴展。到1987,城區面積6平方公裏,建成街道20條,人均居住面積5.91平方米。近年來,沭陽全面實施“集群城鎮崛起、拉動內需、集聚車馬、增強輻射、聚焦月亮、形成體系、城鄉壹體、促進發展”戰略,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要求管理、高速度發展,城市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走上發展快車道。到2003年底,“星月集群”式城鎮體系逐步形成。市區新鋪水泥路53.7公裏;小城鎮新鋪水泥路14.6 km,全長139.6 km。配套設施進壹步完善,完成南京東路、廣州路、上海路等16路段無桿化改造,安裝路燈2238盞、路燈5986盞。鋪設16公裏天然氣主管道和20公裏支線管網;新建和改造132水沖式廁所;建成廣場38個,城市綠化面積71.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5.2%。如今的沭陽城鎮,街道寬敞,樓房鱗次櫛比,綠地、鮮花,環境優美,管理有序,人氣旺盛。基本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的目標,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目前,沭陽縣正按照中等城市標準進行規劃,積極啟動工業園區建設。縣城基本形成了與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的載體,城鎮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
沭陽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但文化成果在明朝以前就失傳了。自明代以來,沭陽在文學創作、戲劇、音樂、曲藝、繪畫、書法、攝影、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沭陽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中的懷次方言,是壹個過渡方言區。但受北方方言的影響,縣內各地語言、音準存在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劇種,如淮海戲、銅戲,以及、快板、鼓鑼等音樂品種。沭陽民間文藝繁榮,花船、高蹺、舞龍、舞獅、舞財神、秧歌、腰鼓、跑驢等藝術形式深受群眾喜愛。還有很多長期形成的禮儀習俗,比如祭竈、元旦、二月二、六月六等。,也有壹些婚禮,葬禮,接待客人,以及出生和生日慶祝儀式和宴會的程序。沭陽地區屬於淮揚菜和魯菜的中間地帶,既有淮揚菜的風味,又有魯菜的特色。嚴濟的“潮牌”始於明代。馬場吉家饅頭曾被慈禧太後選為貢品。顧佳的吊爐餅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清朝宰相柳永曾寫道“吊爐餅為沭陽數壹數二”。軟炸長魚是沭陽的名菜之壹,清乾隆皇帝和革命前輩劉少奇都曾吃過。廟頭千張百葉簾起源於明代,曾被清代大詩人袁枚寫進陪園食譜。馬場五香花生風味獨特,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香港和澳門。酒文化特別深厚,沭陽芝麻香、榆次大曲久負盛名。
沭陽位於江蘇北部,沂沭、泗水下遊,屬於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的過渡地帶。縣城在北緯33° 53 '至34° 25 '之間,東經118° 30 '至東經119 10 '之間,東西60公裏,南北55公裏。東臨連雲港,南接淮安,西接宿遷,北接徐州,是徐、連、淮、蘇四市的交界處。縣城地形不規則,呈方形,西高東低,大部分地面標高在7-4.5米。縣內最高峰寒山海拔70米。除楊桐、毛偉、劉集、悅來等鎮的部分丘陵外,土地平坦,河網密布。境內有新沂河、槐樹新河等29條河流貫穿。
作為黃淮平原上的壹座古城,沭陽位於南北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商品集散地,有“商賈雲集之地”之稱。數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商賈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給沭陽帶來了繁榮昌盛,促進了沭陽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沭陽具有了獨特的地方民俗和居民個性特征。沭陽人在日常交往中熱情大方,彬彬有禮,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好客,又有南方人的細膩感情。沭陽的民間文藝既有北方的豪邁、古板,又有南方的清新婉約。民國初年,現代文明新風吹進沭陽。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傳統健康的民俗得以保存和傳承,陳規陋習得以摒棄,新風尚在縣城逐漸形成。據記載,具有沭陽特色的民俗被保留了下來:在節日上,有六月六、冬季至日、祭竈等。飲食方面有壹些說法,比如“無酒不成席”、“無狗肉”。民間傳說,朝南的主屋叫“主屋”;禮儀,老人生日“九而十”,生日提前壹年;文化上有淮海戲、銅戲等古老的戲曲,也有高蹺、秧歌、腰鼓等民歌和民間舞蹈。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進壹步解放,西方和港臺文化進入了沭陽人的生活,沭陽古老的民俗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內容,更具現代特色。
夏商時屬徐州,周屬青州,春秋晚期屬魯南,戰國屬楚,秦初屬,後屬譚。西漢時期的後丘郡隸屬於東海郡,建立了尹平和建陵兩個侯國。三國建立東海時,領著後邱、尹平、建陵等11郡。南宋文帝元嘉四年,並入本相,另設壹郡。梁武帝田健督五年,廢郡而設郡。東魏孝景帝武定七年(549),改沭陽縣。北周建德七年(578),定沭陽縣名。隋文帝年間,屬海州;唐高宗元年(668年),屬泗州;鹹亨五年,屬淮安府;清世宗二年(1724),屬海州府;民國二年,屬徐海道;17至37,屬東海專員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國29年秋,中國淮海地委對地域劃分進行了重大調整,成立了隸屬淮海地區專員公署的四樹縣、楊桐縣、東海縣、灌雲縣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5月,東海、楊桐、泗蜀三縣撤銷,原轄區劃歸沭陽縣,宿遷部分劃歸沭陽,隸屬淮陰行署。65438年至0983年,市管縣,屬淮陰市。65438+8月0996蘇北是新設立的地級宿遷市。